佛教为何以乞讨为神圣,中国雅名叫“化缘”。 中国人讲自食其力,自力更生,其基础是种地。整体而言,对不劳而获的乞讨是持鄙视态度的。只是对不可抗拒的遭遇重大变故的乞讨给予同情和理解,譬如旱涝火灾、大病等。 而印度的佛教,以及之前的婆罗门教都是鄙视农业,以乞讨为神圣、高尚。对此,很多中国人应该很费解。 要理解这一点,必须知道印度古代社会的基本背景。 印度也位列四大文明古国之中。有很多人被印度文化的神秘性所迷惑,认为印度文明比中国更古老。这其实是因不了解历史而造成误解。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度最年轻。 现在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实际上,放在一个更古老的历史框架下,相对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中国而言,印度也是一个移民国家。 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世界上存在五个发达的农业化地区:古埃及、古两河、古中国的仰韶文化、古中国的大汶口文化、古中国的大溪、屈家岭文化。这时印度依然处于鱼类采集社会,没有规模化农业。印度最早的规模化农业遗存是哈拉帕文明,大约始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这个文明不仅是古两河-埃及文明的翻版,而且仅限于印度半岛的西北区域,现大部属巴基斯坦。印度半岛的绝大部分区域依然没有农业化,而处于渔猎采集状态。 现在,一般认为印度文化的真正开端始自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雅利安人入侵,大致于中国的商朝同期。 雅利安人进入时,印度大部依然处于渔猎采集状态,和欧洲人进入美洲和澳洲时的情景基本类似。不同的是,雅利安人的规模相对要小的多。 所以,印度文化实际是本地土著原始文化和雅利安文化融合的产物,而且主体是狩猎采集的原始文化。 渔猎采集实际上也是乞讨,是向大自然乞讨,这是印度文明开始时的主流生活方式,可以说事印度人的古老传统。也因此,印度文明是一个鄙视农业文明。 |
|
来自: 青莲花星 > 《人类起源与远古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