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元文明起源论/第四章关于文明起源的理论与学说/比较文明学

 RK588 2018-01-10

                             多元文明起源论

 

    我们主张人类多元起源,是说人类在世界多个地区独立形成。同时也主张文明的多元起源,这也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说文明是在世界不同地区独立形成,另一方面是说,文明形成的条件是多种的,并不能单纯以某一种条件来作为文明成立的绝对标准。这两者之间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并不是同一事物。

多元起源论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学说,并且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支持。英国剑桥大学教授丹尼尔(G.Daniel)是颇有影响的当代西方学者,他所提出的世界古代六大文明是埃及、两河流域、印度、中国、墨西哥(包括奥尔梅克文化与玛雅文化)和秘鲁,但是埃及文明与两河流域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传承关系是众所周知的,所以不能看成是独立起源文明。如果这样看来,真正独立起源的可能只有五种。也有的学者发表这样的看法,认为美洲文明从发展形态与连续性、以及所达到的文明程度来说,都不能与旧大陆文明相比,只能说是次文明形态。但是这种说法显然是不合适的。我们应当承认,以上六种文明至今为止没有确凿证明有互相濡染关系,应当说都是独立起源的文明。如果说古代文明,那么美洲主要文明应当说都已经达到高级文明社会程度。

文明是不是连续的,这也是一个有分歧之处。一般来说,西方学术界认为,古代文明大多数已经灭绝。埃及文明、两河文明都是起源最早但也过早地消亡了。埃及古国从公元前4000年前开始统一,到公元前12世纪前后的新王国后期,埃及帝国终于衰落。人类历史上的尼罗河时代在拉姆塞斯三世(公元前1182年-公元前1151年)时期突然结束,使得这一伟大文明实际上不再继续。公元前4000年到3000年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文明之花绽放,苏美尔人等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传统。但是好景不长,公元前2006年,埃兰人就攻破了乌尔第三王朝的城邦,从此,苏美尔人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也标志着两河流域文明的衰落。这两种文明可以说都未能持续多久。

关于印度文明是否为持续文明,目前还有一些分歧。传统的理论认为,古代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早已经灭亡,可能早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之前,哈拉巴与略有不同的印度河-恒河文明已经不存在了。所以印度文明其实是后来的雅利安人重新建立的起来的,雅利安人所创建的吠陀经典为中心的文明持续至今,这样就不能说印度古代文明是持续的。而且印度历史上屡经异族征服,穆斯林与西方国家的入侵极大地改变了印度原有文明的中心地位。这些都有可能成为印度古代文明灭亡的证据。但有些研究印度文明的西方学者近年来发表看法,认为印度文明是一种持续的文明。如A.L.巴沙姆的《印度文化史》等著作中,强调作为一种民族的文化传统来说,印度是最古老的持续文明。他写道:

 

没有一个国家象印度那样,有如此漫长而绵延不断的文化。虽然世界上还有更加古老的文明(以埃及和伊拉克地区的最为著名),但这些文明实际上已被那里的居民遗忘,并且被新入侵的文化所掩盖,以致没有人还能记诵《死者之书》或《吉尔伽美什史诗》,在现存的传说中也没留下任何关于拉美西斯二世或汉谟拉比这些伟大帝王的记录。……另一方面,印度的婆罗门却至今还在每天祭拜时反复诵唱3000多年前编写的吠陀颂歌,而传说则使人们追忆起在大约同一时代的那些英雄式的首领,以及他们进行的伟大战役。在文化延续的时间长短方面,中国次于印度,而希腊仅列于第三。

 

       如果说巴沙姆对于印度文化传统是从具有雅利安人特性的吠陀时代算起,那么美国的乔纳森·马克·基诺耶(Jonathan Mark Kenoyer)就连印度河文明都算上了,他也认为:

 

Jonathan Mark Kenoyer

印度河和历史时代早期城市间的许多连续性,可能是人们生活类似环境、有类似原料的结果。但是其他连续性明显是社会和意识形态连续性的反映。这些变化表明,文化进化的动态过程导致出现了社会经济组织和政治复合体的新形式。2

 

        这位作者可能是把文明的“持续”概念与“影响”概念没有作严格的区分,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范畴。文明的持续一般是指这种文明占主导地位,不曾有过间断。而影响则是指这种文明的作用力的存在。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民族文明的影响可以说是永恒的,它一般不可能消失,如埃及文明对于当代埃及、两河文明对于今日的伊拉克社会的影响都不会完全消失,“拉美西斯与汉谟拉比二世”这些伟大帝王对于这些地区的历史作用也不会无影无踪的。但是,这些地区古代文明传统的中断是一种历史事实,远在古代就已经由于军事征服或是经济衰落或是中心转移等各种各样的原因而产生了。总之,两者相差甚远,不宜混淆。具体到印度文明而言,经历了三次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同于中国文明经历蒙古人、满清时代,印度文明实现了较大的文明形态转换。公元前1500年前后的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灭亡了印度河文明;公元12世纪末期,伊斯兰教民族战胜印度教,统治印度;从17世纪起,英国人进入印度。这三次大的文明形态转换,对于印度留下了深刻的印痕,永远无法抹去。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世界关注中国文明的起源?夏鼐先生曾经有过一种说明:

夏鼐 

…荷兰著名考古学家法兰克福(H.Frankfort)在五十年代初便指出,世界范围内独立发展的文明可能只有三个:近东(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和中、南美(墨西哥、秘鲁)。后者远在新大陆,与旧大陆遥隔重洋,一般认为它们的起源与旧大陆无关。只有中国文明的起源这一问题,成为传播论派和独立演化论派的争论的交锋点。它不仅是中国史学和中国考古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1

 

      此可谓要言不烦,一语中的,最清楚地说明了中国文明起源在两种文明起源论之中的关键地位。

在简述了文明起源的理论之后,我们要重申的是,文明多元起源与人类多元起源一样,是我们所坚持的理论观念。同时,我们认为,文明的起源应当在一个更为广阔的视域里来看,以往的文明起源论主要是从政治经济学、历史学、哲学、考古学等方面来研究,所以有标准与条件的不同。如今,在比较文明学发展的当代,我们应当以文明为主要对象,从比较文明学学科本身出发,进行关于文明起源、发展与终结的研究,这就会有新的认识与新的理论。这是一种以文明为本位并且以文明为本体的研究,是文明研究回归自身的必然。

原创文章,转载需显要位置声明

方汉文学术

公众号:Fanghanwenxueshu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