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后,该如何养生?

 jaky1 2016-04-10


清明时节,天清地明,天气渐暖,是春季里最受人们重视的节气之一。清明,不仅与扫墓习俗有关,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


过完清明节小长假,在未来的这段时间里,

该如何养生,才能达到强身健体、健康防病的效果呢?


“两多一少”很重要




多吃“柔肝”的食物

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如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


多吃“祛湿”的食物

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如白菜、萝卜、芋头等。


慎吃“生发”的食物

中医认为,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故不宜进食竹笋、咸菜、鸡、海鱼等“发物”。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


两种养生茶可以常喝


推荐两款清明养生茶,大家不妨多喝一喝~




黄芩茶


  • 做法

黄芩3克,绿茶3克,将黄芩用200毫升水煮沸,然后用它来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


  • 功效

具有清热燥湿、泻肺火、解毒、降压等功效。



枸杞菊花茶


  • 做法

枸杞15-20粒,菊花4-5颗,用沸水冲泡,最好将红枣划开。


  • 功效

具有养肝血、明目、清热等功效,主治目赤、目无干涩。



穿
宜宽袍大袖


中医建议清明时节宜“披发缓形”。“披发”就是指该生发时就不要有约束。要做类似于不把头发扎起来,而随其披散着的事情,以此适应生发之机。“缓形”就是在形体上也不要有约束,穿着宽松的衣服。


此外,肝主令的季节是春季,相对应的颜色是青色,春天的打扮也应该向蓝和绿靠拢,可以稍微带点红,尽量别穿白色。


夜卧早起,辰时起床吃饭


春天重在生发,不能总睡觉来阻碍身体气机的生发,应从起卧时间上做起,尽量做到夜卧早起。


当然,这里说的晚睡,并不是让人熬夜,早起也非“起得比鸡早”,而是相对于冬天的早睡晚起而言,适当地晚睡早起能让人神清气爽,睡觉最晚别超过23点。


早晨7点-9点是辰时,胃经最旺,可以在此时起床并进食。


多动少静,春练别赶早




清明自然界阳气升发,养生重点在养阳,关键是要多“动”,切忌“静”,不可闭门不出,更不可坐卧太久。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老人春练不要太早,应在太阳升起后。


另外,外出踏青,“动”宜适度。心脏病、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等病人,不要逞强登山。春天是最适合放风筝的季节,这时候放风筝,顺应了天地之气,最有益于身心健康。


清明要防这些病




防感冒

清明时节乍暖还寒,细菌、病毒容易滋生,如果这个时候出门不注意保暖,很容易引起感冒。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要过早脱掉衣服。


防心脑血管病

天气的多变再加上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悲伤、心情不好、情绪低落,可能会导致和加重一些心脑血管患者的症状。


因此,有心脑血管疾病、血压偏高的人更要注意不要过度劳累或伤心,要多提醒自己稳定情绪。


防情绪病

由于清明前后天气忽冷忽热、阴晴不定,因此精神疾病、皮肤过敏患者明显增多,同样也成为抑郁、焦虑等精神疾患的高发期。因此,一定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


防腹泻

清明时期出现腹泻的几率很高,所以饮食上需要遵循抗病毒原则。


踏青和祭祀期间应多喝水,要注意摄取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比如小白菜、油菜、胡萝卜等。另外还应注意多食富含维生素E的食物,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比如蛋黄和豆类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