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喜欢拿别人的东西 儿童心理学分析研究,孩子喜欢拿别人东西有两种原因。一是孩子占有欲强,而是从别人的手里获得东西,能让孩子有种胜利的快感。小孩子的内心对己有的观念很模糊的,如果家长不多加引导,孩子此种行为有可能演变成偷窃。因此,家长要明确让孩子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拿。这个问题让不少家长很头疼,因为孩子还小,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对此,专家表示,当众斥责孩子是不明智的,正确的做法是问清原因,然后向孩子明确自己的态度,告诉孩子别人的东西是不能乱拿的。另外,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主客体意识。 第二、假装听不见你说话 收拾玩具、自己拿水喝,当你提醒孩子做些他不爱做的事,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他仍然像没听见一样,这时你不能忽视了。因为这样下来传递的信息是漠视大人的指令无所谓。一次又一次提醒孩子等于是在训练他可以等待提示,而不需要注意你的第一次指令,如果你纵容孩子继续这种行为,你的孩子很可能会变得目中无人,并极有控制欲。 第三、孩子不遵守规则 如果孩子能自己拿小吃,自己放DVD,当然很方便,但是有些吃的,比如糖果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吃的,也不能一整天都在家里看DVD。专家认为放任孩子不遵循规则做事情绝对不是好办法。制定几项家庭纪律,并经常和你的孩子谈论这个话题,比如,告诉孩子:“你得问问可不可以吃糖,因为这是规矩。”如果孩子在规定时间以外的时候就打开电视,告诉他把电视关掉。并且大声清楚地陈述规则,这将有助于让孩子铭记在心。 第四、孩子不讲道理,喜欢使小性子 每当孩子得不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哭闹不止,喜欢耍小性子,对他说教他会顶撞回来。遇到这种情况,就说明你家孩子的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全面,他会下意识的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而家长要做的,就是心平气和的与孩子讲道理。 |
|
来自: 郑公书馆298 > 《父母学习与社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