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可忽视的脉络——“背影”

 江山携手 2016-04-10

近来韩军老师《背影》一课的教学,掀起了语文界的大规模论战,论战的核心就在于文章是否“处处充溢着生命与死亡意识”。支持者以为这一认识符合语文教学的人文意识,亦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经典背后的内涵;反对者以为这一认识脱离文本的实际内容,并且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我认为,争论源自教学,要摆脱主观臆断,就必须从教学本身入手,分析韩老师在教学中强调了什么,忽略了什么,再来对照文本的内容,分析其强调与忽略是否符合文本内涵,才是客观地评价这节课的应用态度。

“生命与死亡意识”自然是这节课的重点内容,韩老师是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出这一意识呢?简而言之韩军老师在教学伊始就提示学生们从祖母、父亲、作者及作者的儿子四代人的生与死入手,再着重分析了对于父亲背影的描写,结合文中作者的四次流泪的品读,感受作者对于祖母已逝生命的悲痛,对于父亲衰老生命的感叹,进而体会时间的流逝。最后,韩老师将“背影”一词一拆为二,重点诠释“背”字的含义,以此来引导学生体会父亲生命的压力,进而感受生命意识的沉重。平心而论,韩老师对于文中的重点内容——父亲翻越火车站台的“背影”的分析是到位的,并且整堂课主线明确,讲练兼备,不失为一堂好课。但是,问题在于,韩老师在教学中为了突出“生命与死亡意识”,有意强调了文中对于死亡及新生的只言片语,却忽视了“背影”一词在文中的作用,只将之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景来解读,忽略了其在文中的线索作用,以点代线。特别是在教学的最后将“背影”两字拆开分析,只有“背”与“影”的理解,而没有对“背影”的解读,从而使其蕴含的主题被忽略,进而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果,这才是这节课的症结所在。

傅庚生先生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指出:“摛藻抒情者,其意必有所守,其纲必在于纲;欣赏之者,首宜求其旨意,次必寻其脉络,然后乃可以探骊得珠也。”“摛藻抒情”,指铺陈描写,抒发情感,这都必须围绕主线展开,寻到主线,方能发现文章的主题,这是阅读的基础。本文以“背影”为题,背影在文中出现四次,贯穿全文的各个事件,亦是文章描写的重点,就是文章的主线,而探究文章的主题,不能离开这条脉络的。

背影有何含义?首先,背影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距离感。正如龙应台先生在《目送》中那段经典的描写:“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背影作为文章的线索,在文章四次出现,均与父子之间的隔阂相伴而行。

文章开头写出“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这一句已经在暗示父子之间的隔阂。试想一下,此时中国社会还算基本太平,父子之间怎会两年多不见呢?而这一暗示随着文章的展开渐渐明显起来。下面四段都是背景描写,作者描写了家中惨淡的光景。接下来,不可忽视的是,作者详写了父亲送他去南京乘车北返时的种种情景,这里两次写出了作者的“聪明”,并且还写了他的“笑”。此处的“笑”是嘲笑之意,是在嘲笑父亲的“迂”,“说话不漂亮”,此处的描写并非简单地写出作者当时的不懂得家中的境况,而是客观地写出了父子在认识事情时的不同意见,这就是父子之间的隔阂。但正是父亲背影的出现让前文的“笑”变成了情不自禁的“泪”,改变了他的情感。而在文章最后,作者通过“家中琐屑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不同往日”一句点明了父子之间已经有些激化的矛盾。此刻背影再次出现,前文所写流泪时的感动得到了升华,成为了对父亲的敬重,还带有了惭愧之情,也同样表现了弥合矛盾的渴望,而这正是本文的写作缘由,是不可忽视的。

其次,背影蕴含着父亲的深情,也是树立在作者面前,引领他前行的榜样。背影的出现与作者的情感变化息息相关,父亲买橘子背影的出现,改变了作者的情感。作者在文中写了自己在“暗笑”,这实际上与下文看见父亲背影时的流泪是形成鲜明对比的。当时的“笑”,是因为觉得父亲“迂”,还把自己当做小孩子看待。从这一点来看,他的确还是有些小孩子样的心态,总觉得自己已经是大人了,总想自己独立来安排自己的生活。但当他看到父亲的背影时,泪水“很快地流下来了”。因为,正是通过这里的背影他真实地感觉到了父亲的衰老以及他所承担的压力。此刻再联系前面的描写,当他第一次流泪时,父亲安慰他“天无绝人之路”,他让父亲不必去送自己时父亲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父亲只离开一会儿仍不忘嘱托他“不要走动”,他感受到了父亲在承受生活重压的同时,仍将所有的爱都给予了自己,这令他情不自禁地流泪。此刻的作者还没有真正体会到父亲身上沉重的压力,前文就写了他总觉得父亲“说话不漂亮”,但当父亲衰老的身体还在极力为他做事时,却从内心感动了他,可见父爱的深厚,感人之深。他“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此时的作者已经开始自觉地承担起责任,不让父亲看了再伤神了。

随着人生阅读的增加,作者对背影中包含的内容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一段最后的流泪的确是因为父亲离去,亲人的爱也在远去,但在文末所写的流泪已是时隔多年,有着更加深厚的内涵。在最后一段,作者一面写出了父子之间的矛盾,另一面也写出自己此刻也如同父亲一样,“都是东奔西走”,换而言之,此时的作者也在艰难地支持一个家庭,为着家庭“出外谋生,独立支持”。此刻眼前再次浮现的背影,正可以说是他今日生活的榜样,让他方才真正感受到了父亲的不易,支持家庭的艰难;也使他真正为当年的行为感到后悔,忏悔自己当时过于“聪明”。而日渐衰老的父亲也在想着他,想在衰朽之年弥合与儿子的裂痕。此刻,背影再度出现,与开头相比,作者特意写出了父亲的衣着,更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到父亲当时所承受的压力之重,内心之悲,父亲将重振家声的希望寄托给他,但他却一直无法承担起这一重任,自然也会产生愧疚之情。

由此可见,作者之所以选择背影作为文章的主线,是因为背影衬托出了父子之间的隔阂,直接引发了他的写作;还因为其中蕴含了父亲所承受的压力,父亲对自己的深情;更是因为,也是他追随的榜样。前后背影的对照,与数次流泪时的情感的变化息息相关。由此也可以明确地认识到文章的主题,表达的是父子之爱,以及作者希望以此消除父子隔阂的渴望。

再来分析韩老师的教学,《背影》一文中有无生命与死亡的意识,这是可以讨论的问题。但是,解读文本是不应离开文章的主线的。韩老师的课有意识地忽略了父子在南京送别时的种种情景,并且将“背影”一拆为二,分别解释,很明显地错过了文章的主要线索。我赞成对文本进行深度的解读,并且也认为对于初中生谈生命与死亡意识无可厚非。但是,我不赞成忽略主线及主从关系,由此进行偏离文本的延伸与诠释。韩老师解读的基础之一是建立在祖母之死与作者的儿子之生上的,但是文章中仅仅一笔代过,而且作用也不相同。前者是为表现家中境况之惨,此时作者的流泪不仅因为祖母,更是因为家中惨淡的光景,表现为感叹生命易逝而流泪是否与文章的整体描写不相适应;后者则是为了表现父亲弥补父子隔阂的努力,此刻的流泪放在这一背景下,更多的也是表现了父子俩消除矛盾的渴望。韩老师以四次流泪为分析重点,但忽视了流泪的环境背景,而是将之套上生命与死亡的意识,延伸有些过高了。

因为没有做过调研,无法知道学生对这一节课的感受。凭心而论,韩老师在教学中还是很重视学生的活动,但如果这一活动偏离了文章的主题,对于学生的理解是否会产生障碍。从“无声处听惊雷”,是需要积累,需要酝酿的,高明的教师可以从文本中读出前人所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是源自他们深厚的积累,独特的思维习惯,但如果要求学生也能做到这一点,就有些勉为其难。真正符合当前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应当是紧扣文章的脉络,进而发现文章的主题;而从一鳞半爪的只言片语中延伸出深刻的思考,反而会对他们后面的阅读产生障碍,因为他们自身积累有限,而今后阅读的文章不是都有老师在后指导,从而读出如此高深的内涵的,这才是我认为韩老师《背影》教学最大的症结所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