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于餐桌上,叩访春天

 好的哩 2016-04-10

 隔着迢迢千里,乡野的气息从黄土高原吹到东南沿海,春天的味道氤氲家中,绵延数日。

  先生要去陕西老家出差,尚未启程,得到消息的老妈便开始筹划给他带回南京的珍物了。说是珍物,其实加进了个人情感,多少有些敝帚自珍的意思,在他人眼里,或许是土得不能再土的稀松平常物。

  这些年,城市的摊子越铺越大,住在城里,对季节的感觉比较迟钝。在接近自然这一点上,与大城市比,县城可谓得天独厚,虽在“围城”,却还不致被困在钢筋水泥里,抬脚便是原野。妈妈家在县城,得便可遇春花秋实。

  南方重商北方尚农。陕西农业文明悠久,又地处四季分明的内陆,陕西人对季节的感应似乎更直接敏锐。相比现在,三十多年前,人们对四时季候的依赖性更强。冬天,万物沉睡,一片萧瑟,餐桌上色彩单调,红白萝卜过来,白菜土豆过去。

(刺蓟面)

  庄稼人仿佛一直在守候、期盼着,憋了一个冬天不闪面绿色稍一露头,便被眼疾手快的庄稼人抓住。是呀,大自然传递来春讯,馈赠了美物,它的子民断没有漠视大地慈爱情怀的道理。

  首先尝到春天气息的是舌尖,身上还裹着厚重的棉衣,农家已挑着满篮子的春光进城了。

  许是因为寒冷时分菜蔬品种稀少,陕西人格外珍惜早春发芽的野物,蒲公英、榆钱儿、枸杞芽儿,苜蓿、白蒿、荠菜……一番蒸炒生拌,都可成为盘中餐。


(饭店也有苜蓿卷卷卖啦)

  说也奇怪,黄土高原土地贫瘠,这些天不管地不收无人浇水施肥的野物,却像施了魔法一样突破冻土蓬勃生长,造物主好像是要补偿一个冬天对黄土地的亏欠。

  生计艰苦年岁,冬春交替时节,青黄不接,这些物儿立过汗马功劳。

  听妈妈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漫山遍野的野菜被饥民挖得寸丝儿不留。榆钱儿捋光了,榆树叶子也吃了,无计可施时,榆树皮也进了胃囊了。


(榆钱儿)

  人类仿佛从未抛弃过人定胜天的念头,巧夺天工是科技工作者的梦想,于是有了反季节蔬菜。加之交通发达,南北沟通顺畅,北方人冬天的餐桌丰富了。只要有钱,没有什么吃不到,昔时或用来尝鲜或用来补缺的榆钱儿、苜蓿之流,便难登大雅之堂。那些年,尤其是北方人,都曾感念科技的眷顾。我也曾误入歧途,饿汉扑食一般追捧过反季节的鲜红翠绿。

  人类可以人造小环境,用高科技手段搅乱自然脚步,消弭四季界限,缩短植物生长周期,有些味道却只能顺着时光生长。没有感应过自然的风霜雨露,缺少时间的发酵和积蕴,反季节蔬菜得其形而失其神。同样是番茄黄瓜,人工干预的色彩更鲜艳,模样更端正,却失了几分天然,不如应季的更有味儿。番茄不酸,黄瓜不鲜,红红绿绿,徒有其表,真叫乏味。

(茵陈。妈妈准备压茵陈面条带给我)

  食物讲究时令,与自然的节奏合拍,所以古人有“不时不食”之说。为了活命,解决粮疏短缺,人类殚精竭虑,增产增收。这个梦想很快成为现实,姹紫嫣红、丰盈富实的餐桌着实让人类沉湎自喜。

  忽一天,蓦然发现,口中食没有了当年的味道,与反季节结伴而来的膨大剂、甜蜜素不仅将食品变成一个味道,也威胁着食品安全。守着乔装打扮、眼花缭乱的物品,为了保命,这个不敢尝哪个害怕吃。苦头吃尽的人们不敢再猎奇、逆时,而是返璞归真,顺天应物。承荷大自然恩泽、田间地头自由生长的野菜华丽转身,成了稀罕物儿。

  胃大概也有记忆,一年比一年贪念儿时的吃食。妈妈深知我意,生的熟的,让先生带来了四五样久违了的家乡食物,便是我说的珍物。

  在老家,白蒿(茵陈)、苜蓿、榆钱儿、刺蓟都是寻常物,到了春天,铺天盖地随处可见。

(中学同学在北京工作,有人自陕赴京,特意带去苜蓿。她做成苜蓿麦饭)

  说珍贵,一则我在南方不曾遇见它们;二则因其是季节的产物,能吃的时日不过十数天,过了这个村儿便没有这个店。再想品尝,必得经过一年的等待。三则因为南京去陕西千余公里,这些稀罕物儿上市时间都不在假期,难得回乡一饱口福。离乡20多年了,算上这次,碰到期上,不过三两次。

  曾幻想,要是科学家能让白蒿四季生长、刺蓟移植南京就好了,这样我就可以尽情了。呵呵,现在我知道这是个愚蠢的想法。白蒿只在春天露面,一年守候才让人敬畏自然珍贵顺时而生的食物;橘若可生淮南亦可存于淮北,则四方八面之人也就无有北豪南秀之分。

  罢了罢了,我宁愿用一年年的期盼成全一刻相遇的欢愉。千里迢迢的阻隔,反倒将故乡的寻常物在我这里升格成贵物。此刻,凝眸谛视来自远方的吃食,欣喜不已。

(榆钱儿麦饭,妈妈的手艺)

  白蒿,妈妈蒸成菜饭,鲜得仿佛还沾着泥土味儿;苜蓿,嵌到花卷儿里,白绿相衬清爽怡人;刺蓟,榨汁儿做了翡翠面,满目水灵,活色生香。为便我随意加工,妈妈还带了生的榆钱儿和苜蓿,嘱我放进冰箱好生保管,“够你过一阵子瘾”,妈妈在电话里说。


(妹妹用榆钱儿诱我回家)

  浅黄嫩绿的榆钱儿、苜蓿芽儿散发出淡雅的清香。洗菜时,低头,八百里秦川如画的春天映在水中。惬意,如坐春风,且有素颜乡姑相伴。


(苜蓿传递春的气息——采自同学群)

  那些天,春天的味道荡漾在我家饭桌上。吃着无添加的野菜,我给妈妈电话:“幸福得呼嗨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