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芝娜/文 新时期总有新观念。近些年一直在提倡“文明祭祖”,所谓“文明”,正是为了避免对环境与空气的污染,采用一些更为环保、安全的方式替代传统方式。 以往的土葬既占用土地,又不环保,而传统的上山祭祖,在墓前放鞭炮、点蜡烛、烧纸钱等做法,不仅容易引发森林火灾,也会对环境与空气产生污染。于是,如今我们在清明时节,便会看到一些比较“特别”的祭祖模式,比如用鲜花、塑料花替代坟标、蜡烛;用放飞气球、白鸽等替代放鞭炮、烧纸钱;甚至有网站还推出“网上扫墓”的服务;还有些地方出现集体葬礼、海上撒花等替代传统的丧葬模式;也有越来越多的地方会组织一些有规模的集体祭祀活动,大家载歌载舞地缅怀先人,寄托哀思。 新事物的出现通常会遭遇种种不理解。有人就指出,以前的纸钱、蜡烛烧完即无影,而现在提倡用塑料花,但它不容易被降解,岂不是造成另一种不环保?还有人说,将骨灰撒入大海或湖泊,是不是也会带来一定的环境污染? 新鲜事物总会有待时间的检验与修正。如下这几种“文明祭祖”的活动,不妨先学一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