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瓷器鉴定十步骤

 铁木青 2016-04-10

瓷器鉴定十步骤:

    1、看造型:造型是否自然、大方、得体、恰到好处。整个器物看去是否古朴大气、气韵生动,沉稳恬静、美伦美焕。 

    2、看颜色:釉的颜色是否生动、纯正、自然,青花颜色要看出是使用哪种青花料,彩料颜色要看是矿物颜料还是化学颜料。

    3、看釉面:釉面是否肥如堆脂、温润如玉。看釉光是否刺眼,是失光、宝光、含光、水滢光、米汤光,还是哑光、油光、浮光、贼光。看釉面纹饰是深沉还是飘浮。古瓷釉面无耀眼的浮光(燥光),光泽静穆;新瓷则有耀眼的浮光,仿古瓷往往做假去掉浮光。去掉浮光的方法主要有:

  (1) 用酸浸涂去光,用这种方法处理的,釉色苍白,与古瓷不同。

  (2) 用兽皮打磨,用这种方法处理的,在放大镜下观察,釉面可见无数平行的细条纹。

  (3) 用茶水加少量碱久煮,用这种方法处理的,釉色不正,仔细比较,即可识其破绽。

    釉上彩瓷一般达一百年之久者,迎光斜视可见彩的周围有一层淡淡的红色光泽,俗称“蛤蜊光”。

    有的膺品采用在旧器上后加彩的方法,使其改头换面,冒充名贵品种。鉴别的方法是仔细观察釉彩,一般来讲旧器用过都会留有伤痕,如伤痕在彩面下面,必然是伪作。此外,后加彩一般较鲜艳,且光泽度强,犹如旧衣服上打的新补丁,格外醒目,显得很别扭。

    金水(即将黄金溶解于王水)最初为德国人居恩在1830年所创制。我国瓷器上的金色,一般来讲1840年鸦片战争前,用金粉描画,金色深沉。1840年以后,用金水描画,光泽度好。因此鉴别古瓷的金色,可以说1840年是一条分界线。此外,古瓷的金色历久磨损变色,或仅留下痕迹。仿古瓷金色艳丽耀眼。

    4、看纹饰:看纹饰是自然、流畅、灵动、细致、恬静、一丝不苟,还是呆板、拘谨、粗俗、浮躁、偷工减料、画蛇添足。古瓷纹饰,运笔或刀法自然流利;仿造者生硬,做作,呆板,绝无真品纹饰那种挥洒自如的流畅感,而处处留下临摹痕迹。

    5、看胎质:从胎质上要看出胎土的干湿度、松密度、胎土土质和老化程度。

    6、看工艺:看成型工艺、底足工艺、绘画工艺、上釉工艺等。

    7、摸胎釉:摸釉面,感觉是润滑、顺畅还是油滑、枯涩;摸圈足,感觉是细腻、顺滑还是粗糙、拉手。

    8、看痕迹:出土器有出土痕迹,传世器有使用痕迹,仿品一般有做旧痕迹。包括借助高倍放大镜看釉下气泡大小、疏密和老化痕迹。出土的古瓷土锈进入釉里,一般土锈都在釉薄之处;仿者土锈附于表面,用水洗之即去。

    9、听声音:轻弹可听出胎质的干湿度和松密度。

    10、闻气味:出土器有沉年泥土的自然芳香味;出水器有常年被水浸泡的痕迹;传世器有古老的气息和盛物的余味。做旧的会留下做旧油污的臭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