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瓷器鉴定的要素

 RK588 2015-05-10

【总第四期】

明清瓷器鉴定的要素

 

2004年,我刚在网上学习玩瓷,那时候雅昌论坛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大家都是畅所欲言的,虽然经常有斗嘴。我记得有个网名叫秘色瓷的,名字叫伍秋鹏,小年轻,有点专业知识,经常和人吵架,后来慢慢淡出了。

 

前年这个网友出了一本书,叫《中国古陶瓷鉴定学》。这个“什么学”还真不是随便叫的,不过我还是买了一本。因为我觉得这本书的出版是有特殊意义的,它标志着瓷器鉴定的科学方法已经普遍地深入人心,以至于普通的玩家也可以写出系统性很强的专业书籍了。

 

瓷器收藏在我国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据说被称为考古鼻祖的北宋吕大临家族墓中很多出土的瓷器就都是收藏品。但直到近代,瓷器鉴定还是师徒相传、秘而不宣的。解放后,老一辈学者开始对传统瓷器鉴定方法进行系统的总结。孙瀛洲先生提出了造型、纹饰、色彩、款识、胎釉等鉴定依据;冯先铭先生提出了造型、纹饰、胎釉彩、制作工艺、款识、支烧方法等鉴定要领,基本奠定了科学的传统瓷器鉴定方法。

 

时至今日,大家公认的瓷器鉴定依据包括胎、釉、彩料、造型、纹饰、款识和工艺特征,我沿用一个自己学科里的词语,叫要素。这7个要素中,胎、釉、彩是制瓷原料,属于自然属性;造型、纹饰、款识和工艺特征是瓷器文化的传承,属于人文属性。这7个要素在瓷器烧成后即具备了,是与生俱来的,因此可称为固有要素。

 

除了固有要素外,在瓷器的使用和流传中也会在器物上留下一些痕迹,包括磨损、开片、老化、土沁、蛤蜊光等等。据说有人专门擅长痕迹鉴定。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鉴定依据,例如气泡、火石红、器物的手头(轻重)等等。这些都可以称为附加要素。有些附加要素,其实也是固有要素的特殊反映。

 

经常玩瓷器的人,在鉴定时,总喜欢看屁股(瓷器的底部),这是因为瓷器的底部包含了很多鉴定要素,胎、釉、款、工艺特征以及老化痕迹均可以在底部看到。尤其是胎质的时代特征很明显,仿制比较困难,在鉴定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固有要素是鉴定的主要依据,附加要素是鉴定的辅助依据。掌握的要素越全面,鉴定结果的准确性就越高。如果只掌握了某些要素,并以此为依据来鉴定瓷器,就难免失于片面,以致被假货蒙蔽。例如仅仅擅长于胎骨鉴定,对于后加彩、接底等造假情况就很难适用。

 

 一件高明的蓝釉接底碗切开后的状态


一个长期从事瓷器鉴定的行家,对这些鉴定要素以及要素间的匹配关系了然于胸,往往凭第一眼的感觉就能分辨瓷器的真伪,这种“望气”鉴定之术其实是一种很高的境界,是对鉴定知识的全面掌握和综合应用。这和说不清所以然的凭直觉判断真伪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每一个鉴定要素还可以细化为若干特征项,每个特征项又有若干种状态,这些都是可以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的。如果掌握了这些描述方法,瓷器鉴定就不再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了。这是后话。

 

 

封面插图来源:公开门户网站。即使是一眼假的东西,如果没有掌握鉴定要领,用什么高级武器也是白搭,它认识你、你不认识它。

接底碗图片来源:《这里是北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