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亲,总有一款妹子适合你 ——《学会学习》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Purefact 2016-04-10

相亲,总有一款妹子适合你

——《学会学习》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前几天,一个要好的朋友找我倾述,“年前年后我参加了大小相亲十余次,为什么就没有遇见一个合适的,你知道我天天被家人催有多痛苦?”

这位朋友条件不错,一直单身贵族,我这样告诉他:“你要相信相亲是一种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婚恋办法,相亲的核心意义在于试错

如果很快就能遇见适合你的类型,是缘份;如果这次相亲的对象不适合,至少你知道她这种类型不是你的菜,下次相亲再换一种,如此试错,总有一款妹子适合你!就像爱迪生发明电灯泡是一样一样滴。”

言归正传,这是一篇讲学习方法的文章,《学会学习》是一本教你如何高效学习的书。

《学会学习》的作者斋藤孝在书中讲,没有不会学习的人,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

我们需要用相亲的方式,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拿出“跟这个人结婚过一辈子”的决心,把适合自己的方法坚持用下去,你将因此与众不同!

一、来自牛人的借鉴

斋藤孝在书中列举了16位牛人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都是他们突破个人“瓶颈”,走向伟大的不二法门。虽然胡适说,“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成功不可复制,还不能借鉴吗?



1.  德鲁克——目标管理&命名思考法

德鲁克在学习时会有计划地进行自我管理,明确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包括制定目标、决定期限、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三部分内容,然后写在看得见的地方,有意识地朝着目标前进。

德鲁克是给概念命名的高手,麦肯锡是世界著名的经营咨询公司,“经营咨询”四个字就是德鲁克命名的。他通过对事物进行命名,明确其概念,这是从现实中挖掘事物本质的能力。

要知道,自己总结的,才真正是自己的!


2.  本田宗一郎——不请自来学习法

本田宗一郎是“耳学派”,他认为花时间读五百页的书,可能只有一页用得上,不如直接问专业人士,这样效率更高。

就像现在淘宝店家给商品拍照,花钱请专业人士来做,肯定比自己买器材拍要来得快,来得好。即,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本田还强调,要随时准备就绪,保持积极状态,如果状态不佳,就试着多向他人请教,特别是多向那些比你聪明还比你努力的牛人请教,你会受到正能量的感染!


3.   斯蒂芬*金——外界屏蔽法

瞬间达到彻底投入、心无旁骛的状态是学习者梦寐以求的。斯蒂芬*金采用外界屏蔽法:创造一个场景,与外界隔绝,完全沉浸其中。

要达到上述境界需要练习,固定时间、固定场所、设定目标,坚持一段时间,进入状态的速度会越来越快。(21次法则又可以派上用场了)

4.   夏目漱石——个人主义学问

夏目漱石是一个不太合群的人,在英国留学期间出现诸多不适应,并因此精神萎靡,所幸他能够客观分析现状,反省自身,决定早点回国,用自己的做法,按照自己的标准对待文学,后来才成就了“日本近代文学之父”的声望。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5.   歌德——限定法

歌德多才多艺,不仅擅长绘画、弹琴,还精通希腊语、拉丁语、希伯来语、法语、英语和意大利语,但他限定自己只用德语写作。

歌德认为,为了加强对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切记不能限制范围,要广泛涉猎;但是,在行动上,要学会限定一个方向,让自己在这条路上与众不同。

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即每天3小时的整整10年,人生能有几个十年呢?选择自己善于的方向很重要。


6.   村上春树——体能强化法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1982年,作为专职作家的村上春树,因从早到晚坐在书桌前写作,导致身体状况急剧下降,于是他决定跑步,然后一跑就是二十年,每天10公里,甚至能跑10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我在读到《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他去希腊跑马拉松古道那一段时,我深受感染!

村上春树把跑步与写作相结合,强调两者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遵循这一规律,才能健康持久的跑步和写作。

(书中还有更多例子,限于篇幅,本文不再展开,感兴趣的可以去看书)

二、我的学习总结

作者斋藤孝,把学习的过程归纳为:


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我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做以下检视:

1.  方法比努力更重要

我学习的转变是从高二开始。之前我成绩一塌糊涂,高中花钱借读到市重点高中,班级排名70 (是班级排名,好可怕)。高二那年,学校编了一本介绍学习方法的书,内容是几位老师关于学习方法的介绍,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前摄影响、后摄影响,以及通过预想克服焦虑的方法等内容,仅仅是这些,对我来说却像《独孤九剑》一样好用。虽然基础很差,但是两年后高考时,我已经突破一本线,去了理想的大学。

今天回想起来我依然感慨,我的小学、初中乃至高一都在干什么?!其实不是不努力,而是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学。

就像不会游泳的人掉到水里,用再大的力气也不能前进一步,如果学会自由泳,就能游得很快,如果学会蛙泳,就能轻松地泳得很远。

2.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席》中听到一句话,你以为乔布斯他们都是很辛苦的工作吗?不是,所有工作狂都在干他们最喜欢的事!

我很喜欢历史,功底也是在高中时打下的。过程很简单,那时坐后排的两个女生喜欢听历史故事,于是我每天晚上抱着地摊买的盗版《三国演义》、《二十四史》、《史记》挑灯夜读,白天课间就给她们绘声绘色、添油加醋地讲,渐渐地,越读越多,就把历史书和语文书里的古文串起来讲,一年下来,中国历史的脉络基本就掌握了。

还有写诗,我清楚得记得自己的第一首诗是高二写的,一次语文课上,班主任吴广老师让大家每人写一首诗,然后站起来朗读。我读完以后,吴老师说,这是一首豪放派的诗,有苏东坡的气势!或许吴老师早已不记得那一个堂课,但直到今天我一直还有写诗的习惯,歌诗以言志,已经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3.   相信坚持的力量

在有了方法和兴趣之后,才谈得上真正的努力。

前天有人问我,你现在每周在微信、微博、简书上写2-3本书评,孩子没有长辈帮忙带,还运动健身,不时晒晒出游的照片,马上还要生二宝,你上班一定很闲吧?

其实,大多数时候我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早上5:50起床,按计划跑步,回来后烧饭,叫孩子起床,早饭后送孩子上学;8:20到单位开始工作,8:30前列出工作清单;中午回家吃饭,30分钟休息,30分钟读书;14:30前检视工作清单完成情况,增补内容;下班后,陪孩子玩,21:00带孩子上床,看绘本、讲故事,孩子睡觉后,读书或写文章至23:00,然后睡觉。

时间只有24小时,要做的只有提高效率!坚持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生活当中。

以近期为例:

学习了后浪出版社的《沟通圣经》关于快速阅读的章节,我通过训练,把阅读一本书(吸收)的时间由原来的2天缩短到2个小时,写书评(输出)的时间控制在4小时。

学习了王芳《最好的方法给孩子》,我把下班后陪伴孩子的时间进行分块,一部分陪他一起做游戏或读书,坚决把手机放下;一部分让他自己玩,我在一边看书或收拾家务;另外一部分我在书房做自己的事,别人不能打扰。这样一来,既能兼顾学习,也不失育儿欢乐。

学习了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我开始练习感知时间的流逝,手机下载Awesome Time软件,记录分析做每一件事情的时间消耗,找到提高效率的空间;拿出以前的小本子,随身携带记东西。

总之,学到的东西全部运用在生活中,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相信通过时间的积累,生活给会你一个满意的答案。(感觉舌尖体都用上了)

三、抓紧行动吧

回到《学会学习》这本书,相信牛人们和作者的学习方法总有一款适合你!

那么,“相亲”的过程完成了,适合的方法找到了,要做的就是坚持和运用,赶紧“结婚”吧,套用周华健的歌词,剩下的就是“一辈子,一生情”了!

Fighting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