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育产业投资机会扫描——20160322

 yanyahoo 2016-04-10

李强华
和君业务合伙人

随着46号文描绘的5万亿市场、25%的未来十年年复合增长率的体育产业宏伟蓝图逐渐走进现实,各路资本心潮澎湃,迫切希望参与并分享由消费升级拉动的体育产业红利。如何发现明日之星?我们认为体育产业投资应主要围绕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这两条不同的商业逻辑主线展开。


竞技体育产业链主要包括赛事举办方、俱乐部/运动员、场馆、体育传媒、体育营销、体育彩票等。其中俱乐部/运动员影响力大但投资风险较大、盈利相对困难,往往融入整体产业协同考虑;当前场馆处于短板,未来智能化改造、赛事娱乐活动打造、周边产业开发等蕴含较大投资机会;体育传媒市场体量大、马太效应明显,如ESPN2015年收入达到165亿美金,占据美国43%体育转播市场,国内乐视体育、PPTV豪掷版权,虎扑体育则强在专业口碑与社交,可关注拥有优质赛事版权、网络社交平台、涉足体育电商等衍生产业的体育传媒企业;体育营销企业在多方资源中间扮演桥梁与撬动者角色,可关注拥有成功运作经验、赛事合作关系、高端人脉资源及广告创新价值的体育营销企业。竞技体育产业链横向包括各类体育项目,据德勤报告,足球产业占整个体育产业超过40%,足球产业链长、盈利模式丰富;而网球、赛车、拳击等细分产业也发展迅速,值得关注的是国内电子竞技行业规模超过200亿元,已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子竞技市场,用户预计在2016年将超过1亿,且仍保持高速发展,电竞具有天然的互联网属性,产业发展想象空间巨大。


大众体育产业链则主要包括群众赛事举办方、大众健身、体育用品、体育服务(体育培训、体育旅游、运动康复等)。随着路跑、健身的流行,以智美体育为代表的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体育用品中的安踏、361度等最新业绩大幅增长,而且毛利超过40%,随着体育市场长期向好与自身智能化,可以预见在较长时期内仍处于良性发展的轨道;体育服务重视线下体验,应重点关注线下资源丰富、线上线下互动能力强、具有科技优势的相关企业。


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存在很大的交集与互促效应。此外,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科技力量也在通过体育社交、UGC、体育智能装备、VR等不断改造进化体育产业的发展模式、扩展体育产业的发展空间。也许不变的应该是,我们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对体育产业规律的敬畏尊重以及创新应用的理念,这样就不难找到明日之星!


——和君业务合伙人 李强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