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至6日,王毅外长应缅甸外长昂山素姬女士的邀请,对缅甸进行了2天的访问。访问期间,王外长除与昂山素季就两国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之外,还分别会晤了缅甸总统吴廷觉、国防军总司令敏昂莱等缅甸政府和军方领导人。 这是昂山素季担任新政府外长后的外交“首秀”,也使中国外长成为缅甸新政府上台后访缅的首个外国政要,这对中缅双方来说,都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 自2011年缅甸开始民主转型以来,缅甸外交政策加紧向西方靠拢,中缅关系也随即遭遇挫折。比如,以密松水电站为代表的中国大型投资项目陆续被叫停,中国对缅甸的投资也呈现大幅度缩减。缅甸新政府上台后主动邀请中国外长访缅,就是要向外界表明继续发展与中国关系的愿望以及对中国的重视。 对中国来说,从4日外交部宣布昂山素季发出邀请,到5日王毅外长闪电成行,中间仅间隔一天,说明中国也在逐步调整对缅外交思路,正视昂山素季及其所代表的缅甸民主力量的重要作用。 虽然王毅外长此次访缅具有重要意义,但对此也不必过度加以解读。昂山素季主动邀请中国外长前往内比都、而不是亲自前来北京,表明缅甸也有意向外界表明中缅关系虽然重要但面临的问题也很多,以及强调缅甸对中国的重要性。 目前,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是缅甸新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因此,缅甸政府未来会优先发展与大国和周边国家特别是东盟国家的外交关系。而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缅甸的最大邻国和最大贸易伙伴,可以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此外,缅甸在解决缅北问题上也需要中国的配合。在外交整体框架内,缅甸会寻求与中国积极改善关系,建立政治互信、经济互利、安全共享的双边关系。 近期事态发展也表明双边经济关系的确有所改善。3月29日,缅甸投资委员会正式批准由广东振戎能源有限公司与缅方合资公司投资30亿美元、在缅甸德林达依省土瓦市建设可年加工原油500万吨的炼油厂项目,这也是缅甸近期批准的最大外资项目之一。但考虑到该项目是与缅甸前政府谈判签订的,且其中含有大量军方股份,未来仍将面临许多风险。 从目前来看,缅甸国内舆情与民意对华并不利,除了悬而未决的密松项目,两国还面临着非法贸易以及缅北战事等许多棘手问题,缅甸新政府在密松项目是否重启问题上也未显示出任何松动迹象,中缅关系的改善仍将任重道远。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小贴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