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器·大漆

 关陇之 2016-04-10



这是一只脱胎漆器金鱼缸,是脱胎漆器髹饰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郑益坤老先生的代表作。

盆中金鱼优雅游动,让人难以置信这是画在盆壁的。漆黑的颜色营造出水的深邃,用漆的浓淡,描绘出金鱼的层次,这便是漆器无可替代的魅力之一。

1963年,郑老的《金鱼漆盘》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内,著名美学评论家王朝闻只评价了三个字“气死猫”,足见欣赏之极。



乾隆年间,福州漆匠沈绍安在一座庙里修补牌匾时,注意到几片从匾额里破落出来的麻布,虽然周围的木头已经腐朽,但麻布上漆块依然坚硬,更重要的是,这种材料很轻。几番研究后,沈绍安终于想起了一种叫“夹苎”的传统工艺,经过潜心钻研,福州脱胎漆器技艺就此诞生。



夹苎中的苎,指的就是织麻布所用的苎麻。唐代,是传统夹苎工艺的一个高峰,出现过体积巨大的夹苎佛像,以方便僧众抬像游街。



福州脱胎漆器的特点是轻巧、耐用和色彩瑰丽。福州脱胎漆器装饰技法丰富多样,色彩明丽和谐,可谓集众美于一体,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郭沫若生前曾做诗备加赞誉,称赞福州脱胎漆器是“天下谅无双,人间疑独绝”。



漆是一种具有粘性的物质,能防腐耐热,但它容易色变。做脱胎漆器要用产自云贵等地的天然生漆。这些从漆树上刮下来的乳白色液体,接触空气氧化后很容易变干涸,取之不易。



福州脱胎漆器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色彩瑰丽,光亮如镜”,人们对它产生好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髹饰上的丰富多彩。



最后的髹(xiu)饰工序是对脱胎漆器的点晴之笔。髹是以漆漆物,饰是以纹装饰。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法多样,有彩漆晕金、朱漆描金、嵌银上彩、嵌螺甸等多种技法。漆器大多呈棕、黑、红等底色,但福州脱胎漆器却有褐、黄、绿、蓝等丰富色彩,并且会“真金碾泥为色”。黑漆的底色,更能衬出金的富丽,银的晶莹,而且防腐防蚀的漆器能保证颜色经久不变。

 


脱胎漆器从柔韧的夏布变成坚硬的漆器,是脱胎换骨的蜕变。色彩的瑰丽与材质的坚固,铸就它庄重的气质,而脱胎的工艺让它轻巧,易于携带搬动,可谓是身轻如燕。从原料的难取,对漆的把控难度,髹饰技艺的繁复,再到其长时间不变的特性,注定了它一开始就不是普通人能用的器物。以前多是贵族和制佛像使用,也因此不被大众所了解。



在将传统手工艺贴上历史遗物的标签时,我想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自己是否去理解过它们?不曾了解美,可能比美本身的流逝,是更大的遗憾。




分享就是美德,您的每一次转发

都是为传承中国文化出一分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