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辽金元木雕——金

 luxb696 2016-04-10


馆藏木雕造像中历史艺术价值极高的珍品,是每位中国宗教艺术史研究者、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堂。


菩萨立像下半身中部装藏盖板背面,可见弥足珍贵的24字墨书题记:“囗明昌六年南步况村口行者请到,平阳府洪洞县贾颜记笔”,据此可知该像应造于金明昌六年(公元1195年)前后,原供奉于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境内某座寺庙,这尊精美的等身加彩木雕观音菩萨立像系存世可信程度最高的金代纪年木雕造像。正是借助于上述造像等实物以及海外所藏纪年木雕,当代造像史学者方始能够把握金代木雕造像的特征,从而将金代作品从以往笼统断为宋代之作的木雕造像群体中剥离出来,逐步建立起对晋南金代木雕造像体系的基本认识。


↓24字墨书题记:“囗明昌六年南步况村口行者请到,平阳府洪洞县贾颜记笔”。


例如菩萨头戴的卷曲雀屏状宝冠,即属晋南金代木雕造像的标志性特征之一。


●金代木雕佛像的造像特点

上承辽代造像的传统,技法上与辽代无太大差异,但金代的佛造像身躯更为饱满,胸部突出,体躯壮硕,流露出北方民族的浑朴作风。


造像躯体壮硕,宽肩阔胸,写实性强,施彩敷色讲究华丽繁缛。


面庞丰满,无论男相或女相菩萨眉宇之间略有几分英气。

此时微笑完全消失不见,相反,姿容凝重。

从侧面看面部到躯体比辽代造像更为肥胖,略显臃态。



↓安大略博物馆中国馆中七尊木雕佛像全景

(上下图)这两尊形象基本相同只是做了反向的手势。

▼美国纳尔逊博物馆

纳尔逊藏金代木雕菩萨立像,菩萨腹腔内发现有元末放入的装藏。


衣褶写实性极强,层次分明,在佛教造像中越写实越是世俗化,那么尘俗之气也就越重。


↓此尊观音菩萨与上一尊(手势、 姿态、 宝冠法式、 服饰及面部表情)极为相似,只是木雕表面鲜艳的施色几乎失尽。

↓典型的金代佛头。

▼上海博物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