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旃檀精舍 | 宋辽金代彩绘木雕观音像大观

 清晨海云 2022-08-29 发布于北京

世尊以慈悲度世,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古佛因机设教,广说八万四千法门,不舍一切众生。正法之世,以心印心,不重形教,故传世之像鲜见。像法之后,人心渐钝,故造像法门大开,以期广结善缘。大教自汉明夜梦金像,以启东传之契机。故我华夏,尤重造像辅助佛法之弘扬。历代以来,佛像艺术蓬勃发展,尤以隋唐为盛。

佛教艺术发展至宋代,似有所衰退,大规模的造像工程远不如隋唐时兴盛,可观之作品亦大为减少。然宋代却有一特殊之造像样式,在佛教艺术史中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这一时期的木雕菩萨像。造像所用材质,以土木金石为主,其中木质造像,虽出现的最早,却因容易腐烂损毁,难以保存,故能流传至今者,殊为不易。宋元时期的木雕观音造像,因其精美的造型和稀少的数量,遂被世界各大博物馆竞相收藏,以为镇馆之宝。

宋、辽、金,以及后代至元明的木雕观音造像。但因其产生于宋文化的土壤中,深受宋代的木雕风格影响,色彩鲜明,轮廓清晰,精致细腻,栩栩如生,彩绘木雕至宋朝已是至臻至极,将前朝各代佛像的神圣和庄严,融入了人文主义风貌,宣扬天人合一,其精神领先欧洲文艺复兴几百年。彩绘木雕的艺术水准在宋朝达到空前绝后,并影响到同时代的辽金。而观音菩萨的艺术造型更是宋代彩绘木雕的极致发挥。

图片

五代~辽彩绘木雕观音像
高149.9cm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木雕佛像,或长期受人供奉、久历烟火薰蒸,或长期收藏存放,或经自然侵蚀、氧化风化等作用,表面色彩失去光泽,水份几乎蒸发殆尽,木质变轻、古朴沧桑;或拥有特殊木纹,或散发淡淡清香,或带有烟火、发霉、发朽气味,或经岁月洗礼而老化虫蛀……,具单一性和不可复制性,在保存上比较困难。故木雕佛像的存世量并不多,流传千年的木雕佛像更是珍贵难得。

图片

辽代观音木雕像
美国纳尔逊-阿特金斯博物馆藏

图片

这是一尊是收藏在堪萨斯城纳尔逊博物馆的南海观音像。整个木雕高约两米,保存得很好,身上衣服的着色以红色和青色为主,颜色也很漂亮,膝盖上还装饰有精致贴金的璎珞图案。据说这是当今全世界保存品相最好的一尊辽代佛教造像。是纳尔逊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中最有名的一件,堪称镇馆之宝。它的造型更为逼真,而少了一些古拙之意。

图片

十世纪北宋
彩绘木雕
像高138 cm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收藏

图片

这是一尊极其珍贵的宋代彩绘观音菩萨木雕坐像;观音菩萨头戴宝冠,发髻高隆,发绺垂肩。面相圆润,佩饰璎珞项圈,斜披圣带,上身袒露,披帛搭肩绕臂而下。下着长裙,左手撑地,右手搁置在弯曲支起的右膝上之,左腿自然垂下,呈游戏姿安住在法座之上。


图片
图片

宋代木雕佛像今大多流失海外,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珍品,主要分布于日本、欧美等国,为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宋代的木雕佛像不仅是中国古代艺术史的杰作,也是世界上的公认的极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图片

北宋  彩绘木雕观音像
高127.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像全身彩绘,由数块木头插合组成。观音头戴高冠,冠上有一化佛,系宝缯,宝缯及发绺下垂,银嵌白毫已失。细眉,秀目,面颊丰满,唇摹绘胡须,上身袒露著帔帛,下著长裙,胸饰璎珞,臂有宝钏,衣饰塑造轻盈流动,富有韵律感。半跏趺坐,身体略前倾。
图片

图片

观音菩萨自印度传入中土,经过与华夏文化的长期融合,唐宋以降,对观音的崇拜持续不衰,观音菩萨成为最受中国善男信女欢迎的神祗之一,因之铜、石、木、泥、瓷各种质地的观音像层出不穷,类似此像的北宋大型木雕观音在美、德、日诸国都有收藏。它们大多数原置放在寺院大雄宝殿主尊背屏的后面,为当时流行样式之一。此观音像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堪称北宋木雕中的上乘佳作。


图片

漆金彩绘木雕菩萨像
时代:宋
尺寸:通高9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图片

此像原出山西境内,是宋代菩萨像的代表作。雕像全身漆金绘彩,身着偏衫,下着长裙。头带宝冠,面目丰腴,双眼凝视,神态安祥;袒露右胸,胸前璎珞华美,衣带垂落,面容端丽,表情温存娴静。右腿支起,右手搁置膝上;左腿盘于身前,作半跏半倚坐式。这种随意安坐,舒坦自在的坐式,是更接近世俗化的一种表现,亦是典型的宋代风格。

图片

 H:100公分 重:24.8kg

此宋代楠木木雕水月观音头戴花冠,中有小化佛(阿弥陀佛),竖发髻,脸相丰腴,明显承袭唐代审美遗风。额现白毫相,原本应镶有宝石,惜已佚失。法相慈祥庄严,双目下视,护佑众生神韵自然流露,仰视者莫不感应其救苦拔难之法力,双手合十之心油然生起。颈部三道肉褶亦承袭自唐代观世音造像风格,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217窟的唐代观世音像有异曲同工之妙。
图片
辽代木雕加彩观音坐像
高 105cm

观音以木雕成,色泽沉稳温雅,从眉发、宝冠等处仍可见残留之黑、红、绿等色彩。观音高束发,发丝细密,梳理整齐,两缕发辫倚肩而下。头戴羽冠,冠中央有小化佛。面相方圆,细长弯眉,额间白毫,原应嵌有宝石,已佚。双目低垂似俯视众生,鼻翼丰厚,红唇饱满,表情宁静内省,法相庄严。颈部有三道痕迹,身形丰满,肌肉厚实。双手拇指与中指相捻,其余各指自然舒散,结说法印。跣足呈跏趺坐。肩搭帔帛,领口翻折立体,腰间系带,下着长裙,随体起伏衣纹流畅。

图片

宋   木雕加彩观音菩萨半身像

H 135cm

底部、背部及头顶有白蚁的痕迹,因此风化比其他部分严重,但情况已稳定。背有一长方形孔,插佛器用。肩下有风化处经填补。双手缺失,双臂和身体钉合。身上饰物应为后配。有脱木及旧裂,实属正常。

图片

此观音菩萨雕像工艺超卓,有别于释迦牟尼,璎珞华带满饰一身,展现菩萨庄严神圣。从深雕衣褶、瑰丽佩饰、尚存华彩,可设想昔时置满绘壁画之寺中坛前,立于一众描金加彩佛只罗汉之间,是何其宏伟庄观。

图片

金元两朝,上等雕塑皆为木雕,刷涂底料再施色添彩,嵌石贴金,以显尊贵。如此硕大造像,则须采拼雕,以竹或木质榫卯固定。十一至十三世纪佛寺,至今仍存不少,见证故时建筑、绘画、雕塑的辉煌结合。

图片

金代彩绘木雕观音菩萨坐像
规格:172.7×93×85 cm
牛津大学阿什莫尔博物馆收藏

图片

这尊金代大型彩绘木雕观音坐像,采用无花果树的木材,整尊雕像由十三部分组装而成,采用卯榫接头拼接,然后表面用石膏填缝处理,再予彩绘着色。

图片

整尊造像雕刻精美细腻,观音菩萨头戴宝冠,上有化佛,发髻高隆。面相圆润,神态慈悲安详,法相威武庄严。胸前佩有璎珞饰品庄严全身,斜披圣带,安住于法座之上。造像躯体壮硕,宽肩阔胸,写实性强,服饰衣褶尤其重叠繁复,具有强烈的北方民族造像特色。

图片

宋 木雕菩萨坐像
总高 67 公分
苏富比拍品
菩萨像璎珞华丽,发丝描写细腻,表面仍见矿彩与描金残迹,过去供于佛寺时,应栩栩如真,耀眼辉煌,环饰佛教壁画及神祉、罗汉造像,宛若舞台布景般,强烈慑人。宋时造像经典首为木雕,于上敷泥加彩,时有镶嵌珠珞、描金者,典雅富丽。现存宋代寺院,仍可见当时佛教艺术融合建筑、绘画与雕塑,神圣庄严。
图片
菩萨乃得道之修行者,慈悲发心,度愿众生脱离苦难,此像身缀繁丽璎珞,象征菩萨入世渡人,佛目低垂,微微含笑,温柔亲和,右手举起作耐心手印,中指谓空、责任及勇气,拇指谓火与神界,两指相触,象征耐心坚韧、洞察是非、恪守戒律。

此像属早期造像风格,气质空灵,超然世外,异于晚期柔美之气。



图片

木雕灰泥加彩觀音坐像
时代不明
高度:137.2 cm
纽约苏富比2020年拍品

这尊观音像柳叶弯眉,双目微睁,嘴唇稍抿,大耳垂轮,两颊丰满,略带笑容。神态端庄安详,好似进入了无我的境界,极具艺术美感。

图片
观音菩萨的穿着也很讲究:她头戴花蔓宝冠,颈部佩挂璎珞,上身袒露,肩披帔巾,巾带下垂,全身衣纹自然下垂,气定神闲地坐在须弥座上,似乎对大千世界的纷扰充耳不闻,显得格外安详宁静。
图片
这件菩萨造像突出了女性特征,线条匀称而充满韵律,肌肤细腻丰满,观音菩萨左手下垂拄地,右手搭在支起的左腿膝盖上,仪态万方,充分体现出中国佛像的含蓄之美。尽管年代久远,但其衣纹处彩绘仍依稀可见。驻足凝视这尊文静而典雅的观音像,则带给人一种明净圣洁的审美享受。

图片

宋代木雕彩绘观音坐像
2016年的巴黎佳士得秋拍

观音竖发髻,脸相丰腴,明显承袭唐代审美遗风。额现白毫相,原本应镶有宝石,惜已佚失。法相慈祥庄严,双目下视,护佑众生神韵自然流露,仰视者莫不感应其救苦拔难之法力,双手合十之心油然生起。颈部三道肉褶亦承袭自唐代观世音造像风格。左手撑地,左膝自然平放,右腿立起,右手倚放膝盖之上,呈游戏坐之态,自然闲适。此乃源自麦积山石窟第205窟之“游戏坐”,宋、辽、金时期水月观音多与此游戏坐相同。此像加彩绘,由于年代久远,彩绘剥落,色彩斑驳,反而增添古拙之美。

图片
宋金元时期,上等雕塑皆为木雕,刷涂底料再施色添彩,嵌石贴金,以显尊贵。观音一类,铜观音或石观音,材质坚固,较容易保存下来。然木制之观音,材质易受各种天然及人为破坏,战乱时又常被做为升火煮饭御寒之材料,劫后余生者不多。唐代时期的两尊,现保存于国家博物馆,皆列为国宝。宋代大型高水准的木制观音于全世界有案可考者也仅剩几十件不到,故留存至今的宋金元时期木雕观音,其珍贵程度尤甚。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菩萨坐像
中国南宋 十二世纪
镀金木雕
规格:33.5 × 25.0 × 21.4 cm
荷兰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收藏


图片

菩萨发髻仅以如意发箍高束成盘曲状,未戴宝冠。身着宽袍大袖之天衣,亦未挂璎珞。此衣冠服饰更接近于世俗士大夫的气质,可见宋代以来,佛教造像对于世俗化和文人化的妥协。

菩萨双眼眯成一条缝,如同闭上,这在佛教造像中并不常见。大士面相方中带圆,神态安详,法相慈悲庄严,双足呈自在姿安坐,表达如入禅定的状态。

图片

此南宋木雕距今已近千年,表面仍可看到残留的镀金痕迹,虽局部有缺失,但整尊造象大气舒展,衣纹处理自然流畅,面部表情宁静祥和,姿态自在安详,是南宋木雕存世之精品。


图片

木雕四面展开图
宋代 
彩绘木雕
高:129.5 cm  底座:33 cm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
这尊罕见的宋代彩绘木雕造型独特、别具创意,是一件名副其实的千年前宋代木雕存世绝品;在高1.3米的木雕四面,高浮雕有四尊菩萨立像,四尊菩萨造像几乎完全相同。菩萨发髻高束成冠,面庞清秀,五官精美,面带微笑,神态安详、法相慈悲庄严。右手当胸结无畏印,左手自然垂下拈长衫,赤足立于莲座之上。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盛唐之后,佛教造像艺术渐趋衰没,唯有宋代木雕佛像别开生面,工绝数代,后无来者,故为后世所珍。又因木质受制于气候、环境,最易腐烂、受损、烧毁,轻巧能移,也易毁难存,故宋代木雕佛像,流失最为严重,少见于世,尤为珍贵,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收藏的珍品、镇馆之宝。


图片

宋代 桐木雕 观世音菩萨立像

高230cm

震旦博物馆藏品


图片


观世音菩萨又称观自在菩萨,别号圆通大士,以大慈大悲救济众生为本愿。因众生遇难诵念其号,即时观音声前往救渡,故名观世音菩萨。又因能观察一切诸法,无碍自在之意,而叫做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是大乘佛教中代表智慧慈悲之尊者,乃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座下上首菩萨,与大势至菩萨同为阿弥陀佛胁侍,被尊为“西方三圣”。 

图片

图片

这尊观世音菩萨立像作男相,为典型圣观音造像。一头两臂,头戴天冠,冠中央化佛已佚,仅留有大致轮廓。面形方圆,法相端重,体型壮硕,身躯厚重,披帔帛,着长裙,胸前饰泥塑璎珞,神情肃穆,飘逸庄重。左手曲肘举于胸前,右手自然垂于腰际,手指修长纤细,从其动势来看似有持物。菩萨身体略向前倾,上身较下身为大,腿部细瘦、短小。

图片

当佛像安放于寺庙中较高位置时,借助视角差异,立像之于抬头瞻仰膜拜者呈现完美形体,同时亦可产生菩萨聆听世人祈愿之感。菩萨背部肩颈下方凿有一方形空腔,原是为“装臓”而设,用来放置佛经等,以象征五脏六腑及神识,使佛像具备神性。头部亦有一空腔,或为固定、接合头光而设。

图片

此尊观世音菩萨立像以桐木拼接雕成,从衣褶处斑剥蓝彩下层所见残留彩妆,及如蛛网状细而淡雅的图案线条内金彩痕迹,可知其于不同时期曾多次敷彩。宋代木雕观音多有坐像、立姿,但如这件观世音菩萨身形完整,且高达230厘米的立像则极为少见。

图片

南宋彩绘木雕
彩绘、石膏、贴金
规格:162.9 x 55.9 cm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收藏

观音菩萨头戴五叶花冠,顶有化佛。发髻高隆、发绺垂肩。面容饱满圆润、肌肤细腻光洁,五官精致,神态安详,法相庄严。身佩璎珞项圈、耳珰、手镯等精美饰品庄严全身(右小臂及左手均已缺失),赤足立于莲座之上。

图片

金代木觀音坐像
高度: 82 cm
佳士得拍品

图片

金代的木雕风格颇受时代影响,色彩鲜明,轮廓清晰,精致细腻,栩栩如生。彩绘木雕至宋金时期已是至臻至极,一改其他各朝各代佛像的神圣和庄严,彰显人文主义风貌,宣扬天人合一,其精神领先欧洲文艺复兴几百年。宋朝五大官窑也是世界陶瓷史的巅峰之作,弥足珍贵。然而很少有人提及宋时的彩绘木雕,据我史料考察彩绘木雕的艺术水准在宋朝达到空前绝后,并影响到同时代的辽金。而观音菩萨的艺术造型更是当时彩绘木雕的极致发挥。由于是彩绘木制品,保存难度较大,能存世完好的实属不易,一般色彩多剥落。这尊佳士得拍卖的木雕观音像,确切的应该属于同时代的金朝木雕佛像。
图片
图片
木雕菩萨中空,双腿游戏而坐,菩萨面颊饱满,双唇微启,目光微垂,两道长眉高挑,眉间微攒,给人以威严感。这个面相也是金代木雕菩萨的典型特征。其头顶原戴的高冠已佚失。束髪高髻,余髪自两侧垂落。菩萨左手下垂,前臂肢佚失。右手举于胸前,手指佚失。菩萨袒前胸,肩覆披帛,自两肩垂下,皱褶沿肌肤形成自然的曲线。腰间束宽带,绳结状边缘内是方形带板,腰带于腹部绑成松结。其胸饰精致华美,绕颈一周,坠于胸前。雕像表面依然有施金留存,多处可见红色以及黑色残彩。
图片

这尊令人印象深刻的观音菩萨由一整棵木材圆雕而成,双臂为分雕后接。整体面貌英俊而英朗,躯干粗壮有力,一改早期佛造像的简洁与抽象。镶嵌的眼珠更说明雕制的繁复与细致。相较于唐代造像肌肉塑造的夸张,辽、金时期的造像的肌肉隆起度更为适中,面相及表情脱离了唐代神格化的塑造,而更显人间趣味,而其装饰则较唐代更为华丽厚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