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5 (太清引) 定 格 双调49字 上四下五句上四下三平韵 +-+||--|+||--|+||--||-|-+|-‖ +-+| +-+| -||--|+||--||-|--|-‖ 例 一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髮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宋·辛弃疾
格 二 双调50字 上四下五句上四下三平韵 +-+||--||+||--|+||--||-|-+|-‖ +-+| +-+| -||--|+||--||-|--|-‖ 例 一 君王著意履声闻,便合押紫宸班。今代父尊韩,道吏部文章泰山。 一杯千岁,问公何事,早伴赤松间。功业后来看,似江左风流谢安。 宋·辛弃疾
格 三 双调50字 各五句上三下二平韵 +-+||--|+||--|||-- +--| +||--‖ +-+|+-| -||--|+|-- +--| -||--‖ 例 一 弄晴微雨细丝丝,山色淡无姿。柳絮飞残,茶蘼开罢,青杏已团枝。 栏杆倚遍人何在,愁听语黄鹂。宝瑟尘生,犁销香灭,天远雁书稀。 宋·赵孟頫
格 四 双调48字 上四下五句上四下三平韵 +-+||--|+||--|+||--||-|-+|-‖ +-+| +--| +||--|+||--|||--|-‖ 例 一 非僧非俗亦非仙,茅屋两三椽。白石与清泉,更谁问梅源洞天。 一炉宝篆,一瓯春雪,浇灌净三田。闲想谷神篇,不觉松枝月圆。 金·谭处端
格 五 双调48字 上四下五句上四下三平韵 +-+||--|+||--|+||--||+|--|-‖ +-+| +--| +||--|+|--||||--|-‖ 例 一 情知万事转头空,颖脱出樊笼。饮啄且从容,更不问三山五峰。 一丸丹药,一枝藜杖,来往任西东。随处云朋,尽出没重玄道中。 元·姬 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