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古城
洪文旭

西安也是古城,常居其内并不感到独特。曾走过几个古城,丽江的木质房屋,大理的繁荣市容,均留下深刻的印象,而辽宁兴城、湖北荆州未能观赏。此次平遥古城之旅,真可谓宿愿得偿,至感震撼。傍晚时分到达,听说 2006年9月16日在这里举办国际摄影大展,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要光临开幕式,文艺明星郭兰英、阎维文因系平遥籍也要参加,所以古城外墙装扮一新,灯火辉煌,远望一片明亮,更显得光彩迷人。

平遥古城外观酷似龟形,所以又名“龟城”。其南曰迎薰门为头,面向中都河而有点弯曲;城外原有两眼水井为目;北曰拱极门为尾,地势最低而利排水;上西曰永定门,下西曰凤仪门,上东曰太和门,形似三足向前伸展;下东曰亲翰门,据说怕龟逃走而将后足拉直,拴在距城8公里的麓台塔上。东西北城墙均为方直,墙体采用内土外砖砌筑,城垣连绵,墙堞完整,城上有敌楼、角楼、城楼、魁星楼、文昌阁、点将台等建筑。

该城是西周宣王时驻军筑城御敌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而成,至今已2700余年。自公元前221年中国实行“郡县制”以来,此处一直是县治所在地,但规模较小。直至明洪武3年(1370)开始扩建,此后曾维修26次之多,最大乃清道光30年至咸丰6年(1850-1856)进行的修缮工程,从而延续至今,形成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条蚰蜒巷的布局。从高处远眺,一大片青砖灰瓦的老式铺面沿街而修,其余为古色古香的民舍庭院,呈现出明清时完整的繁华小城风貌,令人感到浓厚的古朴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6处,县级90处,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7年与丽江古城同时跨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漫步古城大街小巷,你会被随处可见的名胜古迹散发的魅力而吸引,从而流连忘返,激动不已。此地有建于唐末五代北汉天会年间(963)的我过最珍贵的古木结构建筑—-镇国寺万佛殿,其中天王殿乃民间熟稔的风、调、雨、顺四大天王,殿内11尊彩色泥塑堪称稀世珍品,而难以计数的壁画、佛像更令人称奇,还有三灵侯、财福神祠、三佛殿、地藏殿、阎罗殿等造型,更是栩栩如生。

亦有重建于金大定3年(1163)的国内少见的文庙,主要为棂灵门、泮池、明伦堂、尊经阁、敬一亭,尤以大成殿建筑宏伟,风格独特;有始建于唐显庆2年(675)的全真教清虚观,其中纯阳宫、三清殿与泥塑木雕神像、纱阁戏人最为瞩目称绝;有重修于北齐武平2年(571)的双林寺,保存有2052尊彩绘泥塑,神态迥异,气韵独具,数量之多,令人赞叹,而千手千眼观音像、韦驮护法神像更是惟妙惟肖,弥足珍贵;还有保存完整而占地2万平方米的县衙门,占地7302平方米的城隍庙,号称中国第一家票号的“日升昌”,以及拥有3797处传统四合院民居(其中最完整的400余处),均构成古城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留给人们无限遐思。

我们在古城闹市徜徉,琉璃砌成的九龙壁让人驻足,戏台传出的晋剧使人痴迷,而成为典型“明清街”的南大街则令人目眩:古市搂(又称金井楼)跨街屹立,屋顶彩色琉璃瓦镶嵌的南喜北寿图案熠熠生辉,由于其建筑高大奇特而被确定为城徽;商业店原汁原味,生意红火,有琳琅满目的古玩、字画、剪纸、泥塑,有风味独特的牛肉、蜜枣、家具、漆器。而推光漆器堪称古城特产,盒罐盘篮,屏风壁饰,门类众多,黑光透亮,字体质感,画物生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可谓中肯公允,让人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