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楼】梁廷楠藤花亭:睁眼看世界,回转第一人?(上)

 真友书屋 2016-04-11

梁廷楠的藤花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伦教聚星里4号,附近还有一条小巷名叫藤花巷,不知是因为梁廷楠而得名,还是梁廷楠因为此巷而颜其斋。梁廷楠别号藤花亭主人、亸红醉客,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祖、父辈皆喜收藏金石图籍,梁廷楠自幼阅尽家中藏书,故下笔有奇气,然而魁星失位,几次科场不利,遂致力于考据文物之学,至三十八岁始中副榜贡生,次年进入海防书局编书,之后历任广东越华书院、粤秀书院监院,学海堂学长等职,晚年因抗击英国人入城而获朝廷嘉奖,赐内阁中书,这是他一生中得到的唯一正式官衔。



杨鹏秋绘梁廷楠像


梁廷楠在年轻时,就有成为学者的潜质,比如广州光孝寺内有一座南汉的铁塔,这座铁塔有七层之高,上面铸有铭文。梁廷楠在光孝寺游览时,发现这座铁塔的铭文跟清代吴任臣所著的《十国春秋》上的所录有些不同,于是他就将两者进行了比较,以此考证出《十国春秋》上的记载有误。这件事可能让他开始怀疑一些史书的记载,并且他对南汉史有了兴趣,于是他在读书的过程中,开始广泛收集跟南汉有关的所有文献。在道光九年,他就仿照陆游《南唐书》的撰写体例,写出了一部十八卷本的《南汉书》。


此书详细记载了南汉50多年的历史,成为了史学史上有价值的一部书,而后,他把自己搜集来的南汉资料进行了相关的考证,又写出了一部《南汉书考异》,这显然是乾嘉考据派的做法。而后,梁廷楠由南汉史的研究展延开去,渐渐把经历转移到了对南越国史的研究。到了道光十三年,他又写出了《南越五主传》,此书据说就是在光孝寺内完成者。而后,他又将搜集到的南越国史资料,汇编成《南越丛录》一书,可见他在学术研究方面确实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



梁廷楠撰《续金石称例》序言



梁廷楠撰《续金石称例》卷首


梁廷楠不仅在史学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其实他还有其他方面的才艺,比如他在绘画方面也很擅长,曾仿元人金碧山水,笔致工细,又通音律,在少年时期就以戏曲闻名,“藤花四梦”中的《昙花梦》、《江梅梦》、《圆香梦》都是在他少年时期完成,人们将这三梦再加上后写的《断缘梦》,仿汤显祖《玉茗堂四梦》,称之为“小四梦”,总督邓廷桢曾经和他讨论南北曲,赞其为粤人中所未有。他的“小四梦”我都没看到过,但据说他是继承了汤显祖“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写作思路,而创造出了他的这种“新四梦”。而这“四梦”中,有人认为写的最好的是《江梅梦》,这一梦写的是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故事,为此,这篇《江梅梦》被业界评为“历史的艺术反思”。


梁家为世代书香门第,其族祖梁善长是乾隆进士,喜爱收藏,殁后所有的金石图籍都被梁廷楠的父亲所有,传至梁廷楠后,再加上几十年的四处搜罗,藤花亭藏书更见丰富。徐信符在《广东藏书纪事诗中》记梁廷楠:“吉金鼎镜几摩挲,丝竹时听小史歌。消耗枣梨赀不少,藤花亭刻异书多。”



梁廷楠撰《金石称例》书牌



梁廷楠撰《金石称例》卷首


各种收藏中,梁廷楠又尤其喜欢金石,这种爱好大约出自天性,早在他十几岁时,就对着家藏的《宣和博古图录》晨夕摩挲,不能消释,十九岁时,他在广州大量采购拓本商周铜器铭,约有百种之多,其中半数是经《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啸堂集古录》及《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书所著录。归来后梁廷楠每日将各本互相比勘,证其异同,不久即写出《书余》,这是他的第一部金石著作,数年之后,他又刊行了《金石称例》,以及《碑文摘奇》、《藤花亭镜谱》等,名动一时,逐渐奠定了他在金石界的地位。其他著述尚有《海国四说》、《论语古解》、《东坡事类》及《藤花亭诗集》、《藤花亭曲话》等等,因此无论是在考古、历史,还是诗文、时事等方面,梁廷楠都造诣颇深。


从梁廷楠的人生经历来看,他也是一个典型的矛盾统一体,比如他在道光十四年,考中了副榜贡生,由此进入仕途,第二年他就到了广东海防书局工作。道光二十八年,英国人想强行进入广州城内,这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激愤,梁廷楠跟其他人组织民兵十余万人,对此事坚决抵制,并且他还跑到英国领事馆,当面跟英国公使交涉此事,最终将事情平息了下来。他的这个做为受到了朝廷的表扬,咸丰元年,他被封为内阁中书加侍读衔。



《石经残字》梁廷楠跋


他当年在海防书局工作时,就查阅了大量资料,由此对西方世界渐渐有所了解,道光十六年时,他被聘为越华书院兼院。三年之后,林则徐奉命来广东禁烟,早在十年前,林就读过梁的著作,而后他还请梁帮他搜集关于海防和外国人的资料,等林来到了广州,梁就请林来到越华书院,以此作为林则徐的办公地点。在这个交往中,梁大量搜集外国相关史料,而后提供给林,使得林对国外的情况掌握的更加充分与客观。



梁廷楠的参考书之一《考古图》


当年林则徐到广东禁烟,其实阻力很大,因为方方面面都阻止他将这件事推行下去,这个过程中,林最想得到的就是当地的实际情况,于是林让梁召集粤秀、越华、羊城三个书院的几百名学生在一起考试,然而这次考试的题目却是关于当地鸦片的使用情况,以及如何断绝鸦片等四个问题。通过学生们的答案,让林则徐详细地掌握了当地鸦片屯户姓名,以及当地水师瞒报的情况,这些情况使得林则徐的禁烟行动特别有的放矢,即此可知,梁廷楠在禁烟一事上,给林提供了多大的帮助。可惜的是,他们当年共事的这个越华书院在1968年被彻底拆除了。



梁廷楠金石参考书之二《啸堂集古录》卷首


可能是这个原因,梁廷楠对外部的情况比其他的官员要了解的客观的多,比如他写的那部《海国四说》,此书有四个组成部分,分别是《耶稣教难入中国说》1卷、《合省国说》3卷、《兰伦偶说》4卷、《粤道贡国说》6卷,这四部书分别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和荷兰等西方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运行方式以及文化宗教等等,其中的《合省国说》里分析了记述了美国国家独立的过程,以及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同时也讲到了美国的风土人情,因此,这部书被视之为中国人编写的第一部美国简史。尤为难得的是,梁廷楠在此书中十分赞赏西方的民主政治体制,他的这种先进思想受到了后世学界的关注,认为他是介绍西方民主制度的先驱。



梁廷楠金石参考书之三《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书牌


在那个时代,像梁廷楠这样睁开眼看世界的学者也不乏其人,当他们了解到这些民主制度之后,都有着深深的向往,而梁廷楠也是如此,他特别赞扬西方的法律制度,梁曾经说过:“法也者,民心之公也……取彰明较著而行之,实事求是而证之”,这样的先进思想在他的那个时代,确实很是难得,如果梁廷楠坚持自己的这种思想,那他一定被后世誉之为中国民族思想的启蒙先师之一,然而料想不到的是,虽然他有着这样的民主思想,但他得出的结论却匪夷所思,他认为中国应当坚持现有的生存方式,明确地提出反对向西方学习,比如他的另一部著作《夷氛闻记》,梁在此书中,重点批判了魏源的那句著名言论“师夷长技以制夷”。梁廷楠认为,西方其实没有什么东西值得中国人学习,如果向西方学习的话,是一种失礼的行为。



梁廷楠金石参考书之四《亦政堂重修宣和博古图录》卷首


梁廷楠既然反对魏源的那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然后用所学到的技术来反击西方的侵略。那么,梁的主张是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