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年感悟]:(901)父亲算账

 sy0406 2016-04-11

(901)父亲算账

 

 

 

 

    我有一个学生,姓焦,叫焦铁,每逢考试,成绩常常第一,人称“铁第一”。进入高三的时候,因心理波动,“头把交椅”被人抢了,几次考试都屈居第二,心情大坏。尽管老师们都劝慰他,但他还是一时半会儿调整不过来。为此,请了一段时间的假,回家休整。

   老师们都很担心,毕竟高考在即。然而,没多长时间,他回来了,蹙眉也解开了,气色也平和了,再没有了之前的焦躁和不安。

   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大家一时都很好奇。有一天,我喊住他,七绕八绕还是绕到了这个问题上。焦铁一听,笑了,前言不搭后语地来了一句:“我爸爸挺好玩。”

   好玩?这是演的哪一出戏?见我愈发纳闷了,焦铁赶紧给我解释:“有一天,我爸爸给了我一组数字,唐2人,宋6人,金1人,元1人,明2人,清3人,老师,你知道吗,我当时就懵倒了。”

   我也即刻懵倒。“这是什么意思?”我不等焦铁问我,急着反问了过去。“嗯,是这样的,这是从隋朝科举考试开始,一直到清朝末年,每个朝代‘三元及第’的人数。”焦铁说。

 “哦,‘三元及第’我知道,就是从乡试开始,到会试,再到殿试结束,每次考试都拿第一的人,”插完了这一句,我又追问,“你爸爸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他啊,别有深意。”焦铁说,“那些天,他每天撅着屁股在网上查资料,我也没有搭理过他。结果,就这个高小毕业的人,竟然给我整出这么一套来。”焦铁说到这儿,脸上没有不屑,满是敬仰,“我爸爸跟我说,你看从隋朝到清末,1300多年,只出了15个连续考第一的人!”

   突然间,我对焦铁的父亲也肃然起敬。“我爸爸说,大清朝有3个‘三元及第’的人,分别是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按说,他们离我们这个时代最近,可又有谁知道他们的名字呢?据此,父亲得出两个结论:一、连续考第一,自古及今,绝非易事;二、即便‘三元及第’的人,除了显赫一时,如果未给社会留下什么有价值的东西,也就很快被湮没了,又能有什么意义呢?”焦铁说到这里,前额亮晶晶的,“老师,你知道吗,他的这一本古人账刚算完,我便豁然开朗,笼罩在心里多少天的阴云,一下子就散了。”

 那一天,焦铁又说了许多。我的脑海里,一直在勾勒着他父亲的形象。这是位智慧的父亲。这个世界,多少朴素的智慧,都藏在民间啊。那么多话语中,他父亲后来说的一句话,我常常咀嚼,心底,一直奉为至理名言:其实,人生最好活的地方,是那个可以瞧得见够得着第一,却永远不去走近的位置。

                 

 

 

     作者:马德

 

 

 

 

 

 

 

 

[老年感悟]:(901)父亲算账
                                                                              背景制作[老年感悟]:(901)父亲算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