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看中医的朋友,常常会听医生说:你的湿气太重!究竟湿气是从何而来?湿气过重对人体有哪些危害?祛湿的方法又有哪些?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湿气的秘密,听听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黄涛肿么说!
湿气是从何而来?
湿邪分内湿和外湿。
外湿与气候变化和居住环境有关。“比如冬天有人去南方避寒,反而感觉不舒服,是因南方气候太过‘湿热’;而在南方过冬,被子盖在身上怎样都不暖,把人冻得够呛,这就是‘湿寒’。”湿寒和湿热,都属 “外湿”范畴,易引发关节痛、风湿和类风湿等疾病。
内湿主要指的是人体内脏腑功能出现异常,尤其是脾胃不和。大家都知道脾胃是运化水湿的“大总管”。我们平时喝的水满足人体需要,滋润到全身。但当脾胃失调,水分排不出去停留在体内,就容易形成湿气。
除此之外,摄入过多油腻食物而胃肠道消化不了就堆积成湿了;自身机体消化功能不足,正常摄入的食物就感到油腻,这也会成湿。
湿气的症状有哪些?
湿气重的时候会感觉身体有“重浊”和“黏腻”等症状。比如每天早上睡不醒,感觉身体被包裹着,像穿着一件潮湿的衬衫一样,或者是平时不爱活动,不管做啥都提不起劲头,还经常出现头晕、四肢酸痛、食欲不振、大便粘滞在马桶上总冲不干净等问题时;还有就是皮肤上会有湿疹,这也说明你体内有湿!
此外,照镜子时发现自己舌苔厚腻、舌体胖大、颜色偏淡,严重者舌边缘有明显齿痕,甚至像孩子的小裙子似的,这叫“裙边舌”,这就是比较严重的脾虚湿困了!
湿气重的危害有哪些?
体内湿气大易长痘痘。原因在于从中医角度看,长痘痘是因为身体油性变大,油的粘性抑制了火气的排泄,从而导致体内热气堆积,从而诱发痘痘。而油性大,则是我们所说的“湿气重”。除此之外,体内湿气重还会导致多种严重后果。
☆肥胖+浮肿
湿气入皮下,会影响皮肤细胞的新陈代谢,降低脂肪燃烧效率,从而导致肥胖。过多的湿气滞留在体内,加重脾运化水湿的负担,就像马车超载一样,有时甚至会影响肾的利尿功能,严重的可继发全身浮肿。
☆伤害关节
湿气进入关节,与“寒”相遇,会形成寒湿,是引发炎症,导致关节疼痛的重要原因。
☆影响排泄
湿气过重,会造成“湿气黏肠”,大便次数增多,且有拉不干净的感觉。中医说,“湿气如裹”,湿气重会影响细胞间的通透性,就像一床湿棉被盖在人的身上一样,会让你常常有头沉、无精打采的感觉。
如何祛湿?
“娘娘”孙俪近日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的祛湿小妙方:陈皮+姜汁泡水喝,也可以加一些黄冰糖。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主任医师黄涛的评价是:很不错,值得推广!
按照孙俪的做法,陈皮祛痰湿,姜汁有辛散的作用,都是除湿气的“小能手”!
不过黄医生也提醒大家注意,人们最容易弄混陈皮和桔皮:桔皮颜色明亮,为黄色。而真正的陈皮是指广陈皮,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所产的大红柑的干果皮,以贮藏的时间越久越好,故称陈皮。大家别弄错!
此外,黄医生还指出,用针灸祛湿效果也不错。“其实人体自身就有一套祛湿的功能,针灸就是帮助人们把自身可以祛湿气的功能调好。足三里、阴陵泉和三阴交都是很好的祛湿穴位,湿气重的人平时可以多揉揉。”
除此之外,承山穴也是祛湿大穴。每天早上起床时,将两腿伸到床外,让承山穴正好搁在床沿上,两腿左右摆动,以按摩承山穴。按承山穴,都会有明显酸胀痛感,这是因为体内有湿的缘故;按揉承山一段时间后,会感觉身上微微发热,这是膀胱经上的阳气在起作用,身上的湿邪,正随着微微升高的体温向外逃逸。
除了针灸、饮食等方法外,补脾祛湿的药物也可以起到祛湿的功效,但要因人而异来用药。通过本文的介绍,相信你对湿气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那么该如何判断自己身体内的湿气呢?下面的测试或许可以帮你:
留言妹子你感兴趣的话题,妹子一如既往做你最忠实的守护者,期待着你的提问哦!~~~
值班编辑:曹凡殊
内容综合:健康时报、寻医问药网等
联系邮箱:health@ifeng.com
长按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