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到最后那根稻草

 圆角望 2016-04-11
最近常看一个电视节目,叫《挑战不可能》。参与节目的人,都是与我们一样的凡人。但他们都有常人认为不可能的“高招”,能够向人们认知的极限挑战。比方说,主持人从200支点燃的蜡烛中,拿出一支,让蒙上双眼的美术家打开眼罩,观察一会儿,然后再在美术家背后将其放回那200支蜡烛当中。美术家转身走近观察200支烛火,在30秒之内,他居然准确无误地挑出了这支蜡烛——这里没有特异功能,就是美术家对微小火焰和灯芯精细观察,能从中发现它们的差别。还有开着直升机,用起落架开啤酒瓶盖的飞行员;用吊车在篮球场投三分球的女司机。这个节目是对那些热爱本身职业的普通人的赞扬。它让我们看到,热爱可以让人的能力达到极限。

  在挑战极限的同时,其实它也在提醒人们,人的能力总有极限。不是“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出来”,更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凡是那种超越极限的话,都是骗人的鬼话。

  近几年,几位诗人出乎意料地去世,让我感到,与“挑战不可能”展示的生命张力相反;生命的另一种特征,那就是脆弱和不堪一击。诗人刘希全,是性情豪爽的山东人,正值中年,调到我所在的单位工作,有望一年后担任主编。到任不足百日,突发心脏病,没来得及抢救,英年早逝。随后又有几位我熟悉的诗人,相继逝世。有一位头天还说要出国访问,自己上医院去拿药,进了医院就没出来……

  如果说生命是一只弓弦,《挑战不可能》里的主人公们,绷紧的生命之弦,奏出了美妙的高音。现实生活中,从我们身边离去的那些人,他们在某一节点上,这根弦绷断了。常说“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谁能知道那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也许每个逝去的生命,最后那一根稻草不同。因为不同,所以古人说它们有个共同的名字“无常”。

  庄子是洞悉生命奥秘的大师。他讲了三十三个寓言故事,大都与生命有关。他讲“郢人运斧”的故事,有个叫匠石的奇人,把郢人涂在鼻尖上的白粉用斧子削去却不伤及郢人的鼻子。他还讲大司马手下有个锻钩刀的人,锻出的每把刀轻重一样不差分毫,“非钩无察”方能得心应手。这些都是古代“挑战不可能”的奇人。同时,庄子也讲生命的另一面,那就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他说,生命是有限的,天下的知识和学问是无尽头的,什么都要想得到,那就活得太累了。庄子真是辩证法大师。人可以在某一专门技艺上精益求精,创造出奇迹;同时人更要明白不可能什么都得到,要舍得放弃。懂得这个道理,“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讲得真好:愿意去做大家认可的善事,但不要为名声而去做;敢于做大家认为的错事,但不要触及法律底线,遵循常理和正道,这样就可以享受人生。

  庄子帮我找到了那一根要命的稻草。人生有追求,术业有专攻,就能做出成绩,甚至“挑战不可能”;人生有得失,生有涯而知无涯,善待生命,要学会放弃。在你放弃的许多“舍不得”里,必有一根将是“压垮骆驼的稻草”。

  我以前读庄子,怎么就没读出这个道理呢?庄子早就告诉我们,那根最后的稻草应该早早丢掉。虽然我觉悟晚了,也要做个明白人。我也用手机,也开微信,但我绝不让这小东西把我变成低头族;人啊,就要珍惜“抬头”过日子。我也喜欢小摆设小佩饰,但我绝不迷收藏;人啊,就要习惯“放下”朝前走。于是,生活让我有了新的发现:每一个早上的阳光,都是让人欣喜的奇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