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宝一发热十个家长九个错 儿科医生教你认识各类“宝宝药”

 先下手为强mqa2 2016-04-11

家里有个宝宝,妈妈总是提着一颗心。毕竟照顾得再仔细,宝宝也难免磕着碰着,或者一不小心就来个感冒发烧流鼻涕,让妈妈特别着急。而这种时候,如果爸爸妈妈有一点用药小常识,就会有把握多了。

宝宝一发热 十个家长九个错

就拿最常见的发热问题来说吧,南医大二附院儿童医院儿科的龚晶副主任医师,就遇见过各式各样的“问题家长”。

“宝宝一发热,爸爸妈妈大都很紧张,而他们采取的方式有时候很极端。”龚晶说,她曾经遇见过一个宝宝,发热体温超过39℃,爸爸妈妈急得不行,赶紧开车送宝宝来医院,可途中宝宝仍旧发生了惊厥。后来医生一问,宝宝在家体温就非常高,爸爸妈妈却很谨慎,怕给宝宝用错药更糟糕,只用了一个退热贴就带宝宝就医了,并没有采取其他降温方法——比如给宝宝吃点退烧药。

不过,比起这对过分谨慎的爸妈,更多爸爸妈妈则又“太大胆”了一些。“也有不少爸爸妈妈,宝宝一发热就用药,吃了感冒药又吃退烧药,除了国产药还有听人介绍买来的进口药,而且用药后看宝宝体温还没降,就继续给宝宝吃。”龚晶说,其实这许多药物,很多成分是相似甚至相同的,短时间内反复用药的结果就是,宝宝用药过量,大汗淋漓,体温倒是下来了,可宝宝也虚脱了,险些酿成大问题。

“其实,我们一般建议爸爸妈妈,当宝宝发热时先做物理降温,但如果真的是高热,则该用退热药就用退热药。真正高热的宝宝,甚至可以服用退热药后再就医,以免宝宝在途中就发生惊厥。”龚晶说。

此外,不同宝宝用药的温度还不一样,有过热性惊厥历史的宝宝,可能体温还没那么高的时候就要用退烧药了,而这点很多爸爸妈妈也不知道。

一提到用药 家长误区一大堆

除此以外,龚晶也遇到过很多家长,提及用药,误区多得让人“心累”。

龚晶举了几个最常见的误区:感冒药和退烧药如何使用,这是一则;中药和西药哪个更安全,也是一则;另外大多数家长对口服药还比较谨慎,可一碰到外用药就马马虎虎,这也让医生很捉急。

“我们在门诊甚至还遇见一些家长,听着别人介绍买进口药,也不知道宝宝具体什么病,居然就敢给宝宝吃。有的家长还拿着说明书来问我们,这种情况医生都要为他捏一把冷汗——连说明书都看不懂,你怎么就敢给孩子吃呢?”龚晶感慨。

其实,在每一个家庭中都应该有一些常备药,在宝宝遭遇一些常见问题时,爸爸妈妈自己用药也没有问题。对于爸爸妈妈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知道自己该准备哪些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药,什么情况下则必须就医后用药; 有哪些情况绝对不能用药,否则会出大事。而这些,就需要专业儿科医生为爸爸妈妈一一作出指导了。

为了解决爸爸妈妈们的困惑,“妈咪帮忙团”会邀请龚晶医生,在本周四(4月14日)晚上8点线上开讲,告诉妈咪们如何用好宝宝的小药箱,对于宝宝一些常见问题又该如何用药。课后还有专家咨询互动哦。

如果你想要参加我们的活动,方法也很简单:加入我们的妈咪群就可以了!

■要听课的妈咪看这里

微课堂时间:4月14日(周四)20:00

主题:宝宝的药箱必须这么搞

主讲人:龚晶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擅长各类儿童常见病治疗,尤其是各种原发和继发小儿肾脏疾病,如血尿蛋白尿的诊治、肾病综合征、过敏性紫癜、IgA肾病等,也包括反复泌尿道感染、夜遗尿等。

参加方法:

1、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妈咪帮”客服(微信号:小龙快跑),并备注“听课”。为了便于客服及时发现大家,请一定要记得加备注哦。

2、客服将邀请你加入妈咪帮忙团微信群。

3、周四晚上准时来听课就可以啦,还可以准备好你的问题来咨询。

备注:

“妈咪帮忙团”粉丝群因参加妈咪人数众多,超过微信群人数上限,所以必须由客服邀请入群。粉丝群内每月均会邀请2位儿科专家前来讲课咨询,本次活动仅有30位参加名额,欲参加者请从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