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给儿子鼓劲 老爸时隔28年再战高考

 Tieyeye 2016-04-11


昨晚9点过,罗晓艳在抽空复习。他说,有时凌晨两三点醒来,还会拿起备考的资料书看看


罗晓艳在复习重点部分做记号


罗晓艳的学习材料


罗晓艳向记者展示自己的复习材料

记者 刘浩 摄影 徐嫚丽

合川44岁的小学老师罗晓艳,曾在28年前参加高考,并且考进了当时的西南师范大学。今年,他再次报名参加高考,只为给正在读高二的儿子鼓劲。

旅游看到的标语让他想高考

今年44岁的罗晓艳,1988年参加高考,以494分考进当时的西南师范大学。毕业后进入原合川师范学校教书,目前是“合师附小”五年级一名语文老师。儿子小罗在合川中学读高二,成绩在年级名列前茅。

去年暑假,罗晓艳和几个朋友自驾去西藏。罗晓艳说,半路上除了看到美丽的风景外,还看到一个标语让他记忆深刻:海拔高不如志气高,缺氧气不缺勇气。

当时,罗晓艳和同行一个朋友临时起意,约定回到重庆后一起报名参加高考。“纯属临时起意,是为了给儿子鼓劲。”

回来后,朋友工作太忙放弃了,但罗晓艳却坚持下来,并开始咨询有关高考的事情。他说,“去过合川考试中心。那里的老师还是第一次接触我这种情况,赶紧现场翻资料,告诉我可以报名。”

去年12月份,罗晓艳正式报名,拿着介绍信到合川盐井的学校报名。他说,在此之前,“我尝试联系过合川的一些学校,但种种原因被婉拒。”

昨天,在合川罗晓艳家里,他说:“教育孩子,我始终觉得身教重于言教。让他看到自己父亲也参加高考,能起到引导作用。”

除了语文别的科目没信心

罗晓艳说,既然决定参加高考了,他也在准备复习。他的一些教育行业的朋友给了他几本习题和参考资料。昨天晚上,重庆时报记者在他家看到,有《考前拿分手册》、《便携背题本》、《三维设计》等等。而且好几本习题册上,都有他画出来的痕迹和做的笔记。

罗晓艳这次报的是文科。“以前学的高中知识,很多都忘记得差不多了。数学和英语根本‘啃’不动,但是我对语文比较有信心。”

他说,他是1988年合川区参加高考时的语文单科状元。《红楼梦》这本书两年内读过很多遍还做了100多万字的笔记。“当时120分的卷子,我考了98分。如今语文150分满分,我争取达到110分。”

“现在基本没时间备考,我这个人朋友多,下班应酬也很多,但是还是在尽量抽空看书。”他说,有时凌晨两三点醒来,还会拿起备考的资料书看看。“我还在网上找了一些语文高考容易考的古诗词来记一下,还拿题来练过。”

白天上班,晚上看书有时还是比较累,他也找回了当初的“经验”:语文看累了,就把地理拿来看,交叉调节。

自认考上的可能性为零

记者在罗晓艳家里,专门看了他看书备考的房间。他的床头边有台电脑,浏览器里还有古诗的搜索记录。

记者问他,当年已经读过大学,现在又参加高考,会不会让人质疑“占用高考社会资源”?

罗晓艳哈哈大笑,说:“还真的有朋友问过我这个问题,我自己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我又想,录取总量一定,不会影响。我主要是为了激励我的孩子,论成绩肯定很差,不至于对那些学生构成威胁。”

那如果真的考上了,你会去读大学么?“这种可能性几乎为零。”罗晓艳说,自己今年考试,说到底是想作为一个励志榜样,“给现在这些学生看,给我的儿子看,我这么大年纪还敢参加高考,还有勇气去,他们怎么会坚持不下来呢?”

那为啥不明年参加高考而选择在今年呢?

罗晓艳说:“儿子明年考,我先考肯定考得差,他就没啥压力了。”

“千万别搞成网红了啊”

罗晓艳也有些顾虑。

“我这个想法和做法,有些另类,我其实也担心对儿子有些影响。但是我们家‘民主’氛围很浓,有什么事都直接说出来。当初报名给儿子说了的。”罗晓艳说完,犹豫了一下,又说,“千万别搞成网红了啊。”他坦承,自己平时也玩博客、微信等社交媒体,粉丝也比较多,但参加高考这事除开晒了介绍信,别的都没有发到网上去。

在整个采访过程里,罗晓艳一直强调,“希望我这行为是对孩子的引导,而不是给他带来压力。”

44岁去高考 身边的人都怎么看?

妻子:不支持也不反对

家人说到这事都在笑

罗晓艳的爱人张老师在合川渭沱镇一所学校教语文。昨晚的采访过程里,张老师时不时插上几句话。记者问她对此什么态度,她笑着说,“不支持也不反对。”

罗晓艳听到爱人这么说,说:“不在乎多少分,在乎的是给儿子鼓劲。”张老师笑着说,“那就多看看书。”

罗晓艳的妈妈王阿姨今年74岁,昨晚也在听我们采访。她说:“我觉得他搞起耍。感觉他报名了就心花怒放,”王阿姨说完一家人哈哈大笑。

那么儿子小罗什么态度呢?罗晓艳说,当时他告诉儿子时,“儿子给我一个微笑,把介绍信给儿子看,感觉他还是很支持。”

学生家长为他点赞

除家人外,其他人怎么看?

罗晓艳说,当时报完名后,他回到学校给自己的学生说了:“我给孩子们说我这么大年纪又来参加高考,你们还不用心学习么。孩子们说我厉害。”

他觉得,从内心来讲,这些小孩已经能感受到老师的苦心。

而且他还将这个消息给学生家长群里的人说了,“立即就有家长给我点赞。”罗晓艳认为,这些家长一方面觉得这样给小孩引导好,一方面也赞赏他这种勇气。

“一些教育行业的朋友,还给我建议,提供资料,也对我很支持。”罗晓艳说。

转播到腾讯微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