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说他是个天才,今天让他亲自告诉你他做了多少努力丨石上纯也演讲会实录

 昵称31503178 2016-04-12



< 演讲会现场>





2016年4月8日,由ELcruquis建筑素描中文版主办的“石上纯也 五十岚太郎演讲会”在北京凤凰中心顺利开讲。演讲结束后,EL君马不停蹄的整理出了石上君长达90分钟的演讲,全程干货,于是这场既考验脑洞又考验体力的学术马拉松已经跃然纸上,奉献给各位读者。


石上纯也对他从2004年独立执业以来到现在的10个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作品项目,进行了逐一解读,包括“桌子”、“植物之家”、“和平之家”、“荷兰公园报告厅”、“神奈川工科大学工坊”、“神奈川工科大学多功能广场”、“山本耀司纽约旗舰店”、“莫斯科工业博物馆”、“住宅和餐厅” 、气球”。向大家解密了他这6年来的工作成果,并解析了他的概念和思考过程,分享了他的关注点和建筑观。


正如五十岚太郎先生所言,受当代日本建筑的影响,石上从第一件作品开始就以开放性奠定了其未来设计方向,他是一个天才!下面请享受这场的不可多得的学术盛宴吧!




MY WORK

石上纯也







1

桌子

TABLE




第一个项目是我开始独立成立事务所时的项目,是为一个餐厅做的桌子。五十岚先生看到之后,建议我为博物馆做一个更大的桌子。


 这个桌子长9.6m,宽2.5m,高1.2m。这么长的桌子当然不能以一个普通的桌子来考虑,我是以一种做建筑的手法来做这个桌子。这个桌子厚度仅有3mm,从侧面看,这个桌子仿佛浮在在地面上。



为什么要做一个这么大的桌子呢?因为我觉得,做桌子和做建筑其实是差不多的:桌面就是建筑的屋顶,而桌子的腿就是建筑的柱子。当桌子比较小的时候,你认为他只是一个桌子,而当桌子放大到建筑的尺度时,它就成了房子。从这个角度来说,做桌子和做建筑一样。做这样一个桌子就不能和做普通家具一个方法,需要将桌子的构造考虑得更加精细。

 


这是桌子的立面实际上是有厚度的,但是这么薄肯定会有弯曲。建筑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形变是可以计算出来的,所以我们计算出这个桌子的弯曲程度。如果知道了向下弯曲的程度,我们在反方向施加一个力,就正好可以做到平衡。但是这个桌子实在是太薄太长了,所以在放到地面之前会弯曲成一个很夸张的状态。



这是放在地面之前桌子的形态,包括桌腿也是弯曲的。当桌子被放在地面上时,就会被重力压到一个正常的状态。


 


这是在工厂加工时的照片,由于桌子很长,所以每个地方的曲率都各不相同。桌子使用的材料是不锈钢。


 

从正面看,这个桌子仿佛像在一根线上放了很多东西,看似一张轻薄的纸,实际上它有700kg,这么重东西只要一碰就会上下晃动。虽然它有700kg重,但看上去依然像纸。




我想,当这样一种思考方法用到建筑上面之后,那么建筑就可能被彻底改变。虽然建筑有其自身的构造方法,但我认为思考建筑的过程中,应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建筑可能发生的变化。这种设计方法是我很多设计作品的主题。


对我的设计来说,很多东西都是自由的,例如厚薄、高低、空间的大小。这种自由一方面可以让建筑的做法产生更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空间的变化也可能让建筑产生更多的可能性。下面我要说的是一个将建筑的外部做的建筑内部的案例。

 



2

植物之家

HOUSE WITH PLANTS




室外当然不适合居住,于是我们想,能不能将建筑外部的环境通过我们的控制,让它变得适合人的居住。

 


这是位于东京郊区的一个很小的住宅,这个住宅造价非常低,是一个极其简单的结构。它就是一个6m*6m的方盒子,在这个很大的空间中只做了一个楼板。


 


建筑周围的土壤和建筑内部并未发生变化,室内有些地方铺设了地板,其他部分依然是土地。所以有些地方看上去是室外,但其实是室内。

 


这就是我刚刚提到的在建筑内部构建一个适宜人居住的外部环境,这种做法让室内成为一个景观,而桌子椅子就成了景观的一部分。这不是在室内做一种布置,而是在建筑内部做景观设计。


这是厨房。去厨房的通道铺满飞石。

 



这是卫生间



建筑外部有很多树,室内也有很多树,建筑的室内外连成了一个整体。室外是室外,室内也是室外,当窗帘拉上之后,就会产生一种雾气般的观感。

 



在城市中做住宅时,实际上室外多半是水泥地面和沥青地面,而在这座住宅中,室内空间反而更像室外。

 



这是从上面看下去的照片,建筑内部像极了室外,室内外不可分割。通过这个建筑,我发现建筑的室内外空间的划分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在这个建筑中的室内空间实际上是人可以舒适生活的室外空间,人在室内看遍花开花落。

 

我感兴趣的可不是在建筑内部,而是把外部空间引入室内。

 



3

和平之家

House of Peace





这是我在哥本哈根设计的“和平之家”,是在丹麦的海边的一个项目。这个建筑在一个人工岛旁边,是一个和平纪念馆,当然这个项目很花钱。那什么是纪念馆?就是人们不论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来纪念、来缅怀,都可以达到纪念的目的。



这个项目有3000平米。如果一座海上的建筑是先将人工岛建好,再在上面做建筑,那就非常的普通。我更感兴趣的是如何在原有的环境中完成这座建筑。



建筑基地的海水有6米深,把基础柱扎到海底后,我在上面建造一个薄壳结构般的建筑,将基地覆盖起来。上一个项目是将建筑外部的土壤引入室内,这次则是把建筑外部的海水引入室内。




这是海平面之下的建筑剖面,通过一个阶梯下到海平面以下,然后通过另一个出口回到地面。人们可以在建筑内部划船,建筑内部高低不同,创造出非常丰富的空间。



丹麦的夏天很舒适,但是冬天非常寒冷。因此在冬天如何创造温暖的、适宜的空间是我设计这个建筑的目标之一。这个建筑的墙深入海面两米以下,由于海水在流动,室内的部分仿佛一个水池一般,室外射入的阳光会将这部分海水加热。



这是从外面看这座建筑,仿佛一朵云。

 


这座建筑对外的开口很小,大约之后1m高,因此所有的光线通过海水反射进入室内。当太阳角度很低时,太阳可以直接射入室内,映照在墙面上。随着太阳角度的变化,室内的景观也在不停的变化。

 


清晨阳光以较低的角度从水平面射入室内,通过海水反射到天花板上;

中午时阳光通过镜面一样的海水折射到室内

到了傍晚,阳光会斜射进去

入口被封闭之后,当室内没有人活动时,水面波平如镜


夏天时,将建筑的开口打开,室内外海水的流动会让建筑产生各种各样的表情。



与其说设计室内空间,不如把室内作为景观的一部分来做。与其做一个盒子将其封闭起来,不如在眼前展现一片风景。建筑外部的风景和内部的风景共同构成了一个整体的景观设计。




4

公园里的报告厅

Lecture hall in the park




接下来是一个位于荷兰的项目。我的另一个兴趣是——追求建筑的透明感,尽可能的让包围空间的物体透明。因此现有的风景和建筑就尽可能的让他融入环境,然后让其透明起来。


这个项目距阿姆斯特丹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基地位于一个历史保护公园内。这个地区是一大块沼泽地,里面有很多水池,公园里面有18世纪的别墅。这次的委托包括一个旧建筑的改造和一部分新建的项目。



在公园里面有很多类似的小路,因为历史保护区的原因,所以树的位置和小路的位置都不能改动,在这里设计建筑是非常困难。所以我想,仅仅通过公园里的这些道路来构成我本次的设计:通过将原有的道路独立出来,成为建筑,人们在这些小路上行走时,不知不觉就到了建筑里。

 


这是放大的平面。



这是入口。


通过这个大厅,就可以进入18世纪的别墅。我刚才说了,把既有道路变成建筑,这是我的设计概念。我在这里做了一个非常透明的、没有柱子的建筑。这里有透明的墙,有透明的屋顶,在原有的风景里加入我的设计。



这是设计的结构。

 


这是通路。


 


这是是放大的细部,用三块玻璃重叠起来,里面还有两层玻璃,为了抵抗风压。这种建筑做出来非常的薄。

 



通过透明的玻璃把环境很舒缓的引入建筑,现在已经在安装玻璃了,之后会盖上屋顶。



建筑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是我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接下来的项目会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




5

神奈川工科大学工坊

 KAIT WORKSHOP




刚刚提到,我的室内设计是将室外的风景引入到室内,下面这个是一个在大学里面的建筑。不仅上课的时候可以使用,其他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比如休息的时候来,带小孩子来,既可以一个人来使用,也可以一群人来使用。


这个建筑是一个45m*45m的方形,面积大约在2000平米。四周以透明的玻璃围合,建筑内部没有墙,只有大大小小的柱子来承担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力。这个建筑是一个稍微有点变形的矩形,其中的点就是其中的柱子。



建筑的灵感来自树林——树林里面没有一棵树是一模一样的。建筑内部一共305根柱子,每一个柱子的做法和方向都不一样。乍一看是乱画的,实际上每一根柱子的位置、粗细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看似随机排列,实际上代表了一种思考方法。表面看上去乱,实际上每根柱子的位置都是有理由的。

 


在这个建筑空间里,有些地方给人以稀疏的感觉。有的柱子会横过来的,给人以墙的感觉。还有没有柱子的地方。还有柱子非常密,周围的柱子把空间围起来。虽然都在这个建筑中,但是这些空间给人的感觉都不相同。

 


柱子的疏密不是把风景分开,而是为了在一个空间中创造风景。虽然这个建筑内部是一个风景,但是不同的位置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有的地方看上去全是柱子,有的地方却非常开敞,2000平米的的空间有着丰富的风景。在平面图里,看上去布置非常混乱,有些地方车可以通过去,有办公室、工坊、打印室。




这个建筑不是在大空间里做小空间,而是在空间里从不同的位置来展示空间。因为柱子是不确定的,桌子也就无法确定方向,因此产生新的自由度。这座工坊不是把建筑封闭起来,把房间封闭起来,也不是做平面规划,而是把整个建筑平面作为一个景观。从外面看里面的效果和从里面看外面都能构思出一个全新的空间。

 

在监控摄像头拍到的画面中,看似空间混乱,但是一般人都按固定的线路行走。



间距比较小的地方通常没有人穿过,但偶然可能会有人从中穿过,因为柱子本身不是墙。

这个柱子总被人抚摸。


这个建筑中的家具经常搬动,摆放位置不同,产生的通路就不一样。

这些学生沿着柱子做围墙。虽然没必要严格遵循柱子的轨迹,但他们还是沿着柱子做了围合。 

以柱子为参照物,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路径,有时候一群人沿着一个方向走。

有时一群人按不同方向走。


每一次这座建筑的内部都会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内部产生新的景观、创造新的自由度。




6

神奈川大学多功能广场

MULTIPURPOSE PLAZA




接下来是同一个大学的另一个项目,这是一个多功能广场。刚才我提到风景,那么风景是不是可以成为一种空间呢?风景有形状吗?一直以来我都认为,风景是有空间的,同时也是有做法的。


我们生活在这片云层之下。一直以来我们看到的风景通常是一种水平的状态,越过这条水平线再往前,就什么都没有了。我们视线所及是由水平线和地平线决定的。一般情况下,我们看到3公里以内的风景,如果站到高处可以看到10公里以内的风景,在山谷里可能只看的到200米。所以在我看来,风景也是有形式的。



还是回到神奈川工科大学,这个多功能广场就在KAIT工坊的旁边。这是一个有着大屋顶的半室外的空间,长110米,宽70米。在这个建筑中,屋顶和基地一般大,而覆盖这个基地的则是一块厚度为10毫米的铁板。在这个铁板上开了好多洞,雨和雪都可以直接飘进去。



这个跨度为110米的建筑中间没有一根柱子,而这个10毫米厚的铁板屋顶就靠墙的拉力支撑。建筑房高只有2.3m——普通住宅那么高。



这个建筑的做法就跟我刚才解释的“看风景”的原理是一致的。110米是一个非常大的构筑物,这种大跨空间一般都会有20m到30m的高度,而这个110米跨度的建筑却只靠10mm的铁板来支撑。如此大的构筑物,却有着非常纤细非常脆弱的状态。 




这是建筑的模型,它有着非常薄的立面,而屋顶的孔洞中并未安装玻璃。


这是从上面看的照片。


这是进去以后的样子。


因为是屋顶是一整块铁板,随着气温的变化,每天定会有1米的高度差。屋顶时高时低,这样远处的风景就无法看见,这就像地平线,我们无法看到很远的风景。


这个像云彩一样的的屋顶和像地球一样的地面,这样的建筑就像一个地平线。通过这种做法,地平线和水平线在建筑内部实现。这样的空间,当天气发生变化时,建筑内部也随之变化。



这个建筑内部有些地方明亮,有的地方昏暗,有的地方下雨,有的地方朦朦胧胧的看不清。下雨的时候,开孔会形成雨柱般的景致;而在晴天,太阳照进室内,地面会会投下光斑;当有云的时候,室内的对比度会发生变化。


因为这个建筑的特殊性,审批流程也和其他建筑不同,大概会在明年开工。

 


这是一个4米左右的大比例模型,通过这个模型进行了一个因温度变化产生形变的实验。这个建筑的结构包括铁板构成的屋顶、墙身和基础,除此以外什么都没有。

 

这个项目是一个在建筑中做风景的尝试,而在既有的建筑中,我们也能创造出新的风景。




7

山本耀司纽约旗舰店

  Yamamoto

 



刚才我们讲了,在建筑中做风景,是一种考虑方法,那么怎样在即有的建筑里也做出新的风景

 

建筑的陈旧度也是我关心的问题之一。接下来的这个项目是位于纽约的山本耀司的旗舰店。这是一个旧建筑改造,位于曼哈顿岛,紧邻哈迪逊河。

 


原有建筑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山本耀司先生想改造其中的一小块,其他的地方不动。于是这个项目像极了在一个蛋糕中切一刀,把山本耀司的店切开变成了两个独立的部分。


 


建筑本身是砖砌结构,于是把它切断以后,仍用这些砖把它砌起来。施工时用拆下来的砖砌到新建筑上。建完后在原有的道路边形成了一个私有化的街道。



这个小街道的一边是这个店的入口,后面是仓库。由于角度的原因,有时候这个建筑看起来不像是砖砌的,有些地方非常薄,看起来像一把刀。从某些角度可以看见两边的街道。



这个角度看这个建筑显得非常庞大。



建筑的内部空间没有经过任何设计,这与建筑的外部形成了对比。外部空间经过整理之后,内部也自然有了空间,既用旧有的空间形成新的空间。这与刚才讲的在建筑的内部做外部空间是一样的道理。





8

住宅&餐厅

HOUSE&RESTURANT




接下来讲的是空间的景观和空间的做法。



这是一个住宅和饭店的结合体,业主是法国料理的大厨,他希望呈现出一个酒窖般的感觉,但是业主本身的预算又很低。业主希望创造一个像石头一样坚固的建筑,由于建筑确实是一个复杂且需要很多人共同参与的工程,又由于预算的限制,我最终为他呈现了这样的一个方案。

 


我选择在基地上挖一个洞,然后在这个洞里面填上水泥,再把多余的土挖掉,然后这个建筑就完成了。这样的做法不需要太多的技术,任何一个施工队都可以完成。

 



这是挖完之后的形态,把混凝土取出来以后的形状。

这个是一点点在增高的平面。


室内的质感类似带着土的混凝土,这是由于混凝土在土壤层中凝固形成的质感。在其中放上家具,安上玻璃,还可以放床。这个项目将在下个月15号开工。







9

莫斯科工业博物馆

 MOSCOW




下一个项目是位于俄罗斯的一个工业博物馆,这是对一个18世纪的建筑进行改造。去过俄罗斯的都知道,俄罗斯街道尺度比较大,而且很多都是单行道,行人都在地下穿行。这个建筑有40000平米,行人通过地下通道进入建筑,于是建筑本身就非常封闭。所以我的概念就是把一个非常封闭的建筑变成开放的建筑。



 

这是建筑的断面。这个建筑地上五层,地下有一层。地面以上的建筑保存得非常好,稍加粉刷一下就可。但是在地下原本是一个旧河道,环境非常差,于是地下必须做出改造。



我的做法是把地下一层的土挖走,把地下变成地上。形成一个非常矮的像盆地一般的景观。通过在这个盆地中加入景观,把建筑包围起来。把地下层变成地上之后,就形成了地上通道。


建筑是砖砌结构,我们把地下的柱子保留下来了,然后把墙都去掉了。



这是新的平面,作为一个柱子非常多的地下平面,在它的周围做一个有着向下的坡度的景观。通过这样的手法把周围的景观引入地下。

 

当建筑下沉5m之后,建筑给人的感觉就完全变了。我的方法不是给建筑加一层,而是把建筑藏起来的部分显露出来。以此创造一个全新的,比之前的建筑有更强存在感的建筑。


这个设计并不在建筑上增加构造,而是把原有的建筑挖出来。当改造建筑的策略变成了空间的改造,通过把周围的景观引到建筑中,建筑就形成了一个新的景观。现在这个项目已经开工,把周围景观改造完之后,再进行室内改造。




10

气球

BALLOON




 最后一个项目是在东京当代艺术博物馆做的一个展览。这个项目是在很大的共享空间里做一个高达15米的构造体,这是一个一吨重的中空体块,通过向里面充气,让它漂浮起来。



这个五层楼高的结构,能给人棉花一样的感觉。但由于它的体量,实际建造的时候也就像在做一个建筑工程。整个构造体被千斤顶逐渐撑起,它的结构是铝合金,外表是铝板。在内部充满氦气之后,让它飘起来。



这个构造没有任何支撑物,就是在空气中飘着。



设计的用意是为了探究建筑与即有空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把空间改造了。有时这个空间会因为这个充气物变得很小,有时候会变得很窄,有时候会变得很大,有时候会变得很宽。空间因为这个充气物的介入而发生改变,就像天空一样,时而晴天时而下雨。室内的空间由于这个物体的加入,空间的风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虽然这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构造,但是这种单纯的立面反而很容易产生一些有意思的东西,这是用一种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方法来创造的新建筑。


 

我认为设计中最重要的就是脱离单一的建筑思想,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建筑,从而创造出真正的未来建筑。



这一次,二次元的人类终于在弹幕上愉快的聊起了建筑学


欢迎收听建筑学电台~


我就喜欢看你无可奈何却又不得不喜欢我的样子~


这位同学说出了所有和石上合作的结构师的心声~


相爱相杀!



6666666666,石上桑请收下我的膝盖~


“人肉参数化”、“手工参数化”,一个新主义在弹幕里诞生!


当然也有怀疑~


还有反思。


虽然石上桑讲了接近两小时,依然不过瘾~



< End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