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画谱》是著名画家孙其峰根据自己的写生手稿,整理加工汇编而成,画家在绘稿过程中,总结了多年的艺术实践经验,对各种常见鸟类的造型结构、姿态动势,都作了深入浅出的具体说明。此前我们介绍了其中鹤、孔雀和鸳鸯的画法,剩余还有若干鸟类的画法,现在继续推荐给大家参考。本素材整理自网络公开电子图书资料,尊重版权,如需要深入学习,请购买正版图书。
此前相关内容链接,请点击: 小鹰 鹰的种类很多,这是一种小鹰,背部深瓦灰,腹部污白,有淡赭横斑,画法可参考其他鸟画法。 
小鹰的姿态变化参考 
麻雀 
白脸山雀 白脸山雀体型小,动作灵活,尾能上下摆,很有神气。白脸山雀能够倒挂。 
翠鸟 
喜鹊 喜鹊善走,足很健,画在地上或树上都可以,喜鹊落在梅枝上俗称“喜上梅梢”,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喜闻乐见的题材之一。 
山喜鹊 山喜鹊,留鸟,头黑背灰,微蓝,次级飞羽较蓝,初级飞羽黑色,外缘有白边,尾与次级飞羽同色,下颏白,胸腹近污白,画时可用淡墨打底略罩微紫(胭脂略加花青),其他部分参考绶带画法。 
绶带的画法 头部、前胸黑色羽毛用重墨点丝(笔与笔之间留缝)染淡墨。胸部与黑羽毛接界处染点赭色,渐下渐白,背部蓝灰,多染几道淡墨,略染石青,再丝毛。初级飞羽重墨钩重墨填染,罩石青,次级飞羽中墨钩染,罩石青(头青)要显得很蓝才好。尾羽与次级飞羽同。冠羽呈蓝灰地子,有白斑,可先染淡墨,前部可少染一点石青,渐后渐灰,最后点白粉斑,嘴钩染朱红,腿爪同。胸部也要丝毛。 
锦鸡 锦鸡画法(工笔) 锦鸡色彩很复杂,处理各部分色彩要注意其相互关系,完羽黄色,可先用赭分染明暗,再用粉黄平染,然后丝毛(赭丝或粉丝),下巴粉染粉丝。胸腹均为红色,可先以朱砂平涂,与翅交接处略见笔。干后,略用胭脂分染,洋红亦可,再用洋红线毛。颈部羽毛先画重墨横斑,染橘黄,丝毛(赭或朱加墨)。背部羽毛深墨绿,先重墨勾,留边填染重墨,罩淡墨,染花青,罩三绿膘,丝毛。三级飞羽、次级飞羽重墨钩染,加罩头青,初级飞羽黑色或半白重墨钩染,罩石绿,尾上复羽黄色,画法与冠羽同。尾羽墨底子上加赭。尾侧尖羽可用朱砂染,洋红复钩。腿与爪污白色,画法见其他。 雄锦鸡颈部羽毛生长在头的后半部,能随头自由转动,要注意其结构关系。 雌锦鸡画法可参考鹌鹑、斑鸠等鸟。这种羽片清楚的鸟,工笔画法主要是钩染法。半工半写可先用淡干墨散咪,再因势收拾一遍,然后再染色,也很有效果。 
锦鸡基本形画法 
作品示范 
工笔山鸡画法 工笔山鸡画法 冠羽淡墨染,罩三青(极淡)丝毛。脸红,朱砂涂,洋红点斑。头部墨丝点(要重),笔间留缝,染淡墨。脖上白圈粉染。前胸先画重墨斑,染淡墨,罩洋红(少调点花青),腹侧墨点斑,黄略加朱调粉染。背部带三角墨斑羽片用杏黄染。其下接肩羽与腰部羽毛,这些羽片都有重的墨底,再染赭,边缘白色。尾上复羽染三绿,草绿丝毛,尖形小复羽半赭半三青,调子不要太强,初级飞羽黑斑染赭,末稍留白。尾画法同。 雌山鸡画法与鹌鹑大致相同。 工笔花鸟的工序问题,画花画鸟都要先落墨,包括钩线、染淡墨,点各种斑咪,吹染水色(透明的颜色),再罩石色(青绿、朱砂等),粉子都是后上的,丝毛是最后一道工序。 工笔鸟几种不同羽毛的画法:一、羽毛片很清楚的,如斑鸠、大雁等羽毛,其画法都用钩染法。二是没有羽片界限,如黄鹂、太平鸟等羽毛都是这一类,其画法都是先染淡墨,次染透明色,再罩石色,最后丝毛。三,斑纹很突出的,看不清羽片,如罗纹鸭的罗纹、鹰胸腹的横纹等,这种羽毛都可以直接画纹斑。 
作品示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