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房师从焦延寿学习《易经》。焦延寿讲:京房得了我的真传,但最终会因此而丧命。 因为精通易学,京房多次准确地预言灾异,使汉元帝刮目相看,数次召见。 在当时的朝廷权力斗争格局里,京房有儒家的情怀,站到了大宦官石显的对立面。他跟汉元帝之间的一次对话非常有意思。 他向元帝讲:历代的亡国之君都是毁在信任奸臣上,这个道理很明白,可是轮到哪个当事的君王,他还是难以发现自己信任的人是奸臣。怎么办呢?要从灾异上发现问题。因为,历史的经验证明,当一个国家灾异频发之时,肯定是皇帝及信用的大臣有问题了。那么,现在的灾异情况怎样呢? 今陛下即位以来,日月失明、星辰逆行,山崩,泉涌,地震,石陨,夏霜,冬雷,春凋,秋荣,陨霜不杀,水、旱、螟虫,民人饥、疫,盗贼不禁,刑人满市,《春秋》所记灾异尽备。 所以,您应当明白了吧。 元帝茫然,问:我信用了哪个奸臣呢? 京房:您自己应当清楚啊。 元帝:我要是知道,还用他干嘛啊。 京房:您最信任的那个人啊,凡事都跟他商量的那个人啊。 元帝这才明白,不过,并没有影响他继续信任石显。 石显反过手来,就把京房排挤出中央,调出去做地方官。这时,京房给自己占了一卦,卦象是君臣隔绝,君疑臣危。他立即把这个情况上书给元帝,希望元帝留下自己,或者能保持自己跟元帝直接联系的权力。 元帝并没有照顾他。京房离开中央不过一个月,就下狱被杀。 不过,京房被杀的直接原因是,他总把朝见皇帝时的对话情况讲给自己的学生兼岳父张博。而这个张博则把这些机密之语给传了出去。 这恰恰犯了《易经》强调的大忌: 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焦延寿当年可能正是看到了京房身上的这个问题吧。 按:这其实是《谷园讲通鉴》的文字初稿,也算是个提纲,后来决定做成视频脱口秀节目,稿子只好全部重写。干脆发上来与大家交流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