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除了看便便,妈妈你会看宝宝的尿液吗?

 天方夜谭吧 2016-04-12


当了爸妈后就没有轻松过,整天研究宝贝吃喝,没事捧着宝宝的便便各种观察,就怕宝宝健康出问题。其实除了便便外,尿液也能反映宝宝的健康情况,宝爸宝妈们还不快学着点?!

一般来说,爸妈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一、颜色

大多数正常的宝宝排出的尿液多为无色或者淡黄色,这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果宝宝出汗多喝水少颜色就会变深,而出汗少喝水多的宝宝尿液颜色则会较浅,通常早上第一次排出的尿液颜色也会比白天深。

另外在寒冷的季节,有些宝宝排出的尿液会发白,还会有少许白色沉淀,这是因为宝宝的肾脏还没发育好,吃了菠菜、香蕉、柿子等磷酸盐、草酸盐和碳酸钙较多的食物,就会在排出体外后遇冷形成结晶,使尿液出现沉淀,这属于正常现象,妈妈不用太担心。

除了看便便,妈妈你会看宝宝的尿液吗?

如果发现宝宝尿液呈一下颜色,爸妈就得警惕了!这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

1.尿色发黄

如果不是因为吃了胡萝卜、核黄素等食物或药物,新生的宝宝尿色深黄伴有皮肤、巩膜(白眼球)等处的发黄,较大的宝贝伴有发烧、乏力、食欲明显减退、恶心、呕吐等不适,并在腹部肝区的部位有触痛,则可能是患了黄疸性肝炎,妈妈要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检查。

2.尿色发红

尿色发红同样会受到食物和药物的影响,比如带有天然色素的山莓、甜菜根或者酚酞等,等宝宝停止服药后多喝水尿色就会恢复正常。

另外就是血尿,血尿是许多疾病的信号,可因泌尿道自身的疾病所致,如各种肾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尿路损伤、尿道畸形、肾血管病及肾肿瘤等,也可由全身疾病引起,如休克、心力衰竭、出血性疾病及维生素C、维生素K缺乏,也可由与服药或邻近器官疾病导致血尿。这种情况比较复杂,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诊断。

3.白色尿液

除了上述提到的寒冷季节宝宝生理性尿色发白外,白色尿液也可能是疾病造成的。

乳糜尿:尿液如同牛奶一样呈乳白色,主要由丝虫病引起淋巴管阻塞,导致肠道吸收的乳糜液不能从正常的淋巴管引流到血循环中去,而出现乳糜尿。此外,腹腔结核、先天性淋巴管畸形等也可引起乳糜尿。

脓尿:尿呈乳白色,常见于膀胱炎、尿道炎、霉菌或寄生虫感染等,尤其是当宝宝伴有发热、尿频、尿急、尿痛时,更应该警惕尿路感染。

4.酱油色尿液

宝宝出现酱油色尿,多为病理性的,常常发生于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人,这是由于尿中含有大量游离血红蛋白的缘故。

如果起床后尿液呈酱油色,可能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病;

如果在吃蚕豆以后出现酱油样尿,就要警惕吃蚕豆引发的血液中大量红细胞被破坏,血液中血红蛋白量显著增加,从尿中排出,医学上称之为蚕豆病,这种病人常伴有疲乏、头晕、恶心、皮肤和眼睛发黄、严重的贫血,应及时送医院抢救。

有少数人在服用左旋多巴、甲酚、苯肼等药后,也会排酱油色尿,停药后就会消失。

除了看便便,妈妈你会看宝宝的尿液吗?

二、尿量

宝贝在不同年龄阶段,尿量是不相同的。刚出生的宝贝在头几天时,由于进食量少,尿量可以很少,每天约80毫升以内;3~4天时每天尿量为80~300毫升;10天到2个月每天尿量约400~500毫升;1~3岁时每天尿量约500~600毫升。由于受到个体差异、每天饮水量、气温高低等因素影响,尿量可以有较大的差异。

如果宝贝一天内的尿量多于800毫升左右,便为多尿,此时宝贝同时多吃、多喝,体重反而逐减,那么可能患了糖尿病;如果同时口渴多饮,可能患了尿崩症。

如果宝贝一天内尿量少于250毫升,便为少尿,如果同时伴有腹泻、口渴、唇干、无泪,则提示体内失水;若伴有浮肿、高血压,可能患了肾脏病。

除了看便便,妈妈你会看宝宝的尿液吗?

三、频率

刚出生的宝贝几天内每日尿4~5次;6个月内的宝贝每日尿20~25次;6个月~1岁的宝贝,随着半流质辅食的增加及肾功能逐渐完善,每日排尿次数减少为15~16次;2~3岁每日平均排尿次数为10次。

宝贝撒尿次数明显增多并伴有尿急、尿痛,很可能患了尿路感染;宝贝受到了家长训斥或看到恐怖电视,听了恐怖的故事,就会频频撒尿,这是一种神经性尿频症。

除了看便便,妈妈你会看宝宝的尿液吗?

四、气味

宝宝刚排出的尿液应该是无味的,放置时间长了,尿中的尿素就会分解出氨,发出氨气味。

当宝宝刚排出的尿即有一种特殊的霉臭味,且宝宝有智能逐渐低下的情形,就应警惕可能患了苯丙酮酸尿症,需立即诊治。

除了看便便,妈妈你会看宝宝的尿液吗?

五、自控排尿

宝宝从出生到最初几个月的排尿纯属反射性,即只有在膀胱充盈时才会反射性排尿。到了5~6个月大时,条件反射逐渐形成,可在大人把尿时排尿。大约2岁后,宝贝才有可能自主排尿。5岁后不应有遗尿。

2岁后宝贝日、夜不会自主排尿,伴有瘫痪或智力低下,这是患了脑瘫;若5岁后夜尿仍不能自控,属遗尿症。

所以妈妈们们千万别小瞧了宝宝排尿,要多注意观察宝宝排尿的情况,调整宝宝的饮食饮水规律,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断。

图片来自网络

更多精彩分享、专家指导,尽在嘟嘟妈妈课堂微信公众号,微信号:ddmmkt (长按可复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