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科医生妈妈:宝宝小便中的健康密码

 百科知识大汇集 2016-12-23

可以快速查看超过300篇原创育儿科普文章


小便也是衡量宝宝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细心的妈妈通过观察宝宝的小便次数、颜色、味道和量,可以及时发现宝宝的身体异常。



婴幼儿各时期的正常小便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尿。但也有宝宝会在分娩过程中就排出第1次尿,所以出生后的第1天里可能不再排尿。总体说来,出生头3天的宝宝,尿量很少,与胎便一起混在尿布上,的确不容易被发现。但如果出生后48小时确实无尿,则要考虑有无泌尿系统畸形。


最初几天,新生儿的小便中常会有赭红色尿酸盐沉渣排出,染在尿布上看起来很像血迹。不必为此担忧,随着奶量的增加,尿量也会增加,红色的尿液会自行消失。由于新生儿的膀胱容量小,肾脏浓缩功能不成熟,随着奶量的增加,新生儿每日排尿可达20次左右。



小便的次数和量


小便的次数和量会受到年龄、液体摄入、不显性失水(体温、呼吸、环境温度和湿度)、精神因素、药物、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实际个体差异很大,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下表格内数据仅做大致参考。




* 包含食物中的水分,如果天气炎热或宝宝活动量较大,可以酌情增加。


* 宝宝的尿液颜色和尿量是判断是否需要补充水分的可靠指标,喝水太多也会增加肾脏负担。



小便的气味


宝宝新鲜排出的小便是没有特殊气味的(也有说母乳宝宝新鲜排出的小便有淡淡的奶香味),但在空气中存放一会儿后,尿素分解就会释放出氨(臭)味。


如果宝宝的小便突然变得有明显的臊味,通常可能是因为液体摄入量少了、排汗量大、气候炎热等,尝试让宝宝适当增加饮水、饮奶,摄入水分丰富的水果蔬菜,适当减少高蛋白质和高脂肪的食物。如无明显改善,需要就医检查,排除某些疾病的前期表现。



小便的颜色


宝宝小便的颜色主要与饮水(奶)的量及排汗的情况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来说,饮水(奶)量较多排汗较少的宝宝尿量较多,颜色较浅;饮水(奶)量较少排汗较多的宝宝尿量较少,颜色较深。在正常饮水(奶)和排汗的情况下,清晨起来第一次小便的颜色相对深一些。





看懂尿常规报告单


宝宝的小便出现异常,家长不要惊慌失措,先找可能原因,必要时请医生协助检查诊断。关于尿常规检查,你需要了解以下内容:


尿常规报告单以“-”代表结果正常,以“±”代表结果可疑,以“+”表示阳性,并且从“+”到“++++”表示严重程度的递增。


尿蛋白(PRO):正常参考值“-”,尿蛋白持续增多见于肾脏疾病或发热、受寒、剧烈活动和特殊体位等。


白细胞(WBC):正常参考值<5个/HP(高倍视野),大量白细胞提示尿路感染,常见于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红细胞(RBC):正常参考值“-”或“偶见”,>3个/HP(高倍视野)提示镜下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等。小儿发热时,尿常规也会检出红细胞,通常建议在退热后复诊几次尿常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尿路感染是小儿常见病,常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小宝宝遇到这种情况无法用语言表达,家长也难以判断。如果有不明原因的发热、烦躁、哭闹、胃口差等症状时,医生建议给宝宝检查尿常规,家长千万不要拒绝。



TIPS :尿常规检查注意事项


1.要用新鲜尿液,最好是新鲜的晨起尿液。


2.留取中段尿,即不用先排出的一部分尿,只留取中段部分。


3.尿常规检查前3天避免特殊用药。



【版权声明】本公众号所有文章皆为原创,任何媒体使用请与我取得联系。未经授权而刊登的任何媒体,我们将追究其法律责任。邮箱:fishfarocean@sina.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