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牙龈炎? 牙龈就是张开嘴,我们肉眼可见的覆盖在牙齿根部、牙槽骨外面粉红色的黏膜组织。牙龈炎是指牙龈组织出现炎症反应。 其中,牙龈组织中有两个部位简要解释一下,介绍牙龈相关疾病时可能会用到,一个叫游离龈:指的是紧贴牙面的牙龈组织;还有一个叫龈乳头:指的是两颗牙之间呈尖三角形的牙龈组织部分。 牙龈炎有几类? 常见的牙龈炎包括慢性龈炎、青春期龈炎、妊娠期牙龈炎以及急性龈乳头炎等。他们的高发人群、治疗方案以及治疗效果都略有差异。 什么是慢性龈炎? 慢性龈炎又称为边缘性龈炎或单纯性龈炎,牙龈的炎症主要位于游离龈(紧贴牙面的牙龈组织)和龈乳头(两颗牙之间呈尖三角形的牙龈组织),是最常见的牙龈病。慢性龈炎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咬物或刷牙时易出血,但是经过洗牙后,一般愈合良好。 正常牙龈与患慢性龈炎的牙龈有什么区别? (1)颜色:正常牙龈呈粉红色;患慢性龈炎时,牙龈会变成鲜红或暗红色,这是由于血管增生、充血所致。 (2)外形:正常牙龈菲薄呈扇贝状紧贴于牙面;患慢性龈炎时,由于组织水肿,牙龈边缘变厚,不再紧贴牙面,有时呈球状增生,看上去很肿。 (3)质地:正常牙龈质地致密坚韧,牢固地附着于牙槽骨表面;患慢性龈炎时,牙龈变得缺乏弹性,质地变脆。 (4)出血:正常牙龈刷牙时不易出血;患慢性龈炎时,刷牙经常出血。 什么人容易得慢性龈炎? 慢性龈炎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牙龈疾病,尤其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患病率高。国内外调查资料显示,人群中慢性龈炎的患病率在 60%~90% 之间,儿童在 3~5 岁时就可能患龈炎,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率和严重程度也逐步增加,到青春期时达到高峰,17 岁以后,患病率逐渐下降。 慢性龈炎的病因是什么? 牙龈边缘附近牙面上的细菌群(牙菌斑)是慢性龈炎的根本原因。牙石、食物嵌塞、牙拥挤等可能加重牙龈的炎症。 得了慢性龈炎会有什么症状? 慢性龈炎的患者常在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这往往也是牙龈炎患者去医院就诊的主要原因。但慢性龈炎一般不咬东西、不刷牙时不会出血。 如果出现自发性出血,要引起注意,可能与血液病有关。 牙龈炎和牙周炎有什么区别? 牙龈炎的炎症病损局限于牙龈组织,没有牙槽骨的吸收,治疗后恢复效果较好;牙周炎的病损更深,伴有牙槽骨的吸收,可能会导致牙齿松动,治疗后效果不及牙龈炎。 慢性龈炎没有及时治疗会有什么不良后果? 慢性龈炎如果没有及时治疗,细菌进一步破坏牙周组织,会形成牙周炎。牙周炎一旦形成,除了牙龈炎症和出血外,还会伴有牙槽骨的吸收,牙齿松动和移位。 慢性龈炎如何治疗? 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通过一次洁治(洗牙)就可以彻底清除牙菌斑、牙石,一周左右,牙龈的炎症即可消退。 但是,如果炎症较重,第一次洗牙时出血较多,导致医师无法有效去净牙石,则需要第二次洗牙。对于少数牙龈增生明显,可通过手术去除过度增生的牙龈,恢复其正常外形。 什么是洗牙? 洗牙的专业术语叫做龈上洁治,是指通过一定的设备去除牙龈边缘以上的牙石、牙菌斑等的过程。目前,多用超声进行洁治(洗牙),指的是通过超声洁牙机将牙石震掉。 洗牙疼吗? 洗牙一般不会产生剧烈疼痛,但是去除覆盖在牙表面的牙石后,可能会产生轻微的酸痛。洗牙后进食温凉食物,几天后酸痛症状可缓解。 多长时间去洗牙一次合适? 洗牙是为了去除牙表面的牙石。在牙表面没有牙石的情况下,并不建议洗牙,因为超声洗牙过程中难免会对牙釉质造成一定伤害。可以定期(3~6 个月)到医院进行检查,出现牙石再及时洗牙。 刷牙能去掉牙石吗? 牙石,是沉积在牙面上的已经钙化或者正在钙化的沉积物,主要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矿物盐沉积而来。牙石一旦形成,通过单纯刷牙无法去除,必须到医院进行洁治(洗牙)去除。 牙龈炎会有剧烈疼痛吗? 一般情况下,牙龈炎不会产生剧烈疼痛,会以刷牙或咬物出血为主要特征。但是对于急性龈乳头炎或者化脓时,会出现剧烈疼痛。 牙龈炎会使得牙齿松动吗? 在牙龈炎阶段,炎症尚未导致牙槽骨的吸收,牙齿不会松动。如果把牙齿比作大树,牙槽骨就是大树植根的土壤。 但当牙龈炎没有得到及时控制,发展成牙周炎时,牙槽骨发生了吸收,才会出现牙齿松动。 如何预防慢性龈炎? 慢性龈炎的预防,关键是让大众通过学会正确地刷牙、正确使用牙线来控制牙菌斑在牙面的形成,有效地预防牙龈炎。 青春期龈炎和慢性龈炎有什么区别? 青春期龈炎,顾名思义,好发于青春期的人群。其与慢性龈炎在病因方面的区别较大,青春期龈炎患者的病因不仅与牙菌斑有关,还与青春期少年体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有关。 青春期龈炎的发生虽然与青少年体内性激素水平有关,但并不意味着,青春期过后,青春期龈炎就可自我消退。青春期过后,消退的仅仅是性激素水平变化带来的促进效果,原有的牙菌斑引起的炎症并未消退。 青春期口腔内有哪些问题易于引发青春期龈炎? 青春期人群会有乳牙与恒牙的交替、牙齿排列不齐、戴用牙齿矫治器(就是平时大家所说的牙箍)等原因,造成牙齿不易清洁,易于造成牙菌斑的滞留,进而引起牙龈炎。 什么是妊娠期龈炎? 妊娠期龈炎是指妇女在怀孕期间,由于女性激素水平升高,原有的牙龈慢性炎症加重,原有牙龈出血情况会加重,使得牙龈肿胀或形成瘤状物的情况。分娩后肿胀可自行减轻或消退。 妊娠期龈炎的病因是什么? 怀孕并不是妊娠期龈炎的直接原因,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牙菌斑。如果没有牙菌斑的存在,妊娠并不会引起牙龈的炎症。 妊娠期龈炎和妊娠期的关系是怎样的? 患者一般从妊娠 2~3 个月后开始出现明显症状,至 8 个月时达到高峰。分娩后约 2 个月时,龈炎可减轻到妊娠前水平。 妊娠期龈炎有什么症状? 妊娠期龈炎可能发生于个别牙龈或全口的牙龈,以前牙区为重。牙龈鲜红或者暗红色,炎性肿胀,刷牙时容易出血,患者吮吸或进食时也易出血。 妊娠期龈炎还有一种表现,叫做妊娠期龈瘤(孕瘤),看上去就是牙龈肿得好像长了一个瘤子,多发生于单个牙的牙龈乳头,通常始发于妊娠第 3 个月,一般直径不超过 2 cm。但严重的病例可因牙龈瘤过大影响进食,或被咬破而出血感染。 妊娠期龈炎的治疗是什么? 治疗原则与慢性龈炎相似,也需要通过洗牙来治疗。但是治疗时机尽量选择在妊娠期的第 4~6 个月,同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全身药物治疗,以免影响胎儿发育。 怎样预防妊娠期龈炎? 准备怀孕前,就应该及时治疗原有的慢性龈炎。整个妊娠期都要通过正确刷牙等方式严格控制牙菌斑,减少妊娠期龈炎发生的可能。 急性龈乳头炎有什么症状? 牙龈乳头发红肿胀,吸吮时易出血,有自发性的胀痛和触痛。根据刺激来源及刺激强度的不同,急性龈乳头炎可能是机械刺激直接导致,也可能是长期刺激后的急性发作。 急性龈乳头炎的病因是什么? 牙龈乳头受到机械或化学的刺激,是引起急性龈乳头炎的直接原因。 包括食物嵌塞造成的牙龈乳头受压迫、不适当的使用牙签或其他器具剔牙、补牙后没有处理好的牙齿邻面等。 怎么治疗急性龈乳头炎? 主要是去除病因,即去除对于牙龈乳头造成刺激的因素。对于已经出现的急性牙龈乳头炎症,可以通过局部涂碘甘油等抗菌消炎药物对症处理。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有什么症状? 好发于青壮年,以男性吸烟者多见,起病急。以龈乳头和龈缘的坏死为其主要特征,尤以下前牙多见。患处牙龈极易出血,患者常会在早晨起床时发现枕头上有血迹。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的患者常诉有明显疼痛,并有特殊的腐败性恶臭,是一种患者自己都会闻得到的口臭。 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怎么治疗? 急性期应该去除坏死的牙龈乳头及龈缘组织,1%~3% 过氧化氢,也就是双氧水溶液局部擦拭、冲洗。 全身给予维生素 C,蛋白质等支持疗法。重症患者可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等药物 2~3 天,有助于疾病的控制。急性期过后,对于原有的牙龈炎进行彻底治疗,洗牙后还有一些针对性的治疗。 牙龈出血,吃维生素 C 有用吗? 对于上述的急性坏死性溃疡性龈炎,因为它会带来全身症状(如低热,疲倦等),所以可以吃维生素 C,蛋白质等进行支持疗法。对于慢性龈炎,青春期龈炎等菌斑导致的炎症,吃维生素 C 并没有什么作用。 参考文献: [1] 孟焕新. 牙周病学 第 3 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责任编辑:费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