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属微需氧菌,菌体呈螺旋形,一端有鞭毛,为其提供动力,可运动穿越粘液层。Hp 含有丰富的尿素酶,菌体含脂肪酸和蛋白质,生长缓慢,最适温度为 37℃,pH 在 5.5~8.5 之间,对酸有一定耐受性,这是它可以在胃内酸性坏境生存的原因。Hp 非常顽固,一旦受感染,在成人如未采用正规治疗将终生受累,即自愈率接近于零。 幽门螺杆菌( Hp)会传染吗?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方式有哪些? Hp 具有传染性,人是 Hp 的唯一传染源,其传播途径是消化道,可以是口到口(共用餐具、水杯),胃到口(胃里反流到口腔),还可以是粪到口(Hp 可随大便排出),例如,在经济落后的某些地区,居民在河的上游洗马桶,下游洗菜,就很容易发生粪-口传播。还有的父母喂养婴儿时,喜欢先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孩子,这样也导致 Hp 的口-口传播。 人群中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哪些因素有关? Hp 的感染与经济情况、文化水平、居住条件、职业、水源等有关。发展中国家感染率多于发达国家,农村多于城市,文化程度低的人群多于文化程度高的,以池塘水、井水为水源的地区多于使用自来水地区,医护人员也是感染的高危人群。 饮食中哪些因素容易促使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经常吃过于酸甜、辛辣食物的人,Hp 感染率高。此外,有长期饮酒习惯的人,Hp 感染率高,粘膜损伤重。这是因为饮酒一方面对胃粘膜形成刺激而引起损伤;另一方面影响粘膜血液供应而降低局部抵抗力,加重感染。 除胃粘膜上皮外,幽门螺杆菌( Hp)还经常藏匿于何处? Hp 广泛存在于人的唾液、牙菌斑中,可造成自身感染,也可引起相互之间传播。因此,一定要培养孩子早晚刷牙及饭后漱口的良好卫生习惯,以及时消除牙菌斑,不给 Hp 有「藏身」之地。 感染幽门螺杆菌( Hp)会有哪些症状? Hp 感染的主要症状是反酸、烧心、上腹痛、口臭,及食后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常伴有嗳气、腹胀和食欲减退等。Hp 感染有时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一般是体检时发现 Hp 阳性。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会导致哪些疾病? 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粘膜相关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与 Hp 有密切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和慢性胃炎胃溃疡有什么关系? 研究表明 80% ~ 90% 的慢性活动性胃炎病人胃粘膜中有 Hp 感染,根除 Hp 可使胃粘膜炎症消退。此外,Hp 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1)Hp 凭借毒力因子的作用,在胃粘膜定植,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损害局部粘膜的防御-修复机制;(2)Hp 感染可增加促胃液素和胃酸的分泌,增强了侵袭因素。 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和胃癌有什么关系? 虽然临床及流行病学调查表明 Hp 与胃癌有关,但尚无直接证据表明两者的因果关系。还有许多问题尚不清楚;正常人有相当高的 Hp 感染率,但患胃癌者毕竟是少数,且相当部分的胃癌病人无 Hp 感染。因此,Hp 既不是唯一的,也不是必须的致癌因子。 化验什么可以知道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从标本采集角度看,可以分为包括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侵入性方法依赖胃镜活检,包括快速尿素酶试验 ( RUT) 、胃粘膜直接涂片染色镜检、胃粘膜组织切片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基因检测方法。非侵入性检测方法不依赖胃镜检查,包括 13C-或 14C 尿素呼气试验(UBT)、粪便抗原(HpSA)检测、血清 Hp 抗体检测等。 如何读懂体检报告中关于幽门螺杆菌( Hp)的检查结果? 体检通常采用尿素呼气试验的方法检查人体 Hp 感染情况。关于检查结果的数值是否超标,没有统一的标准,因为每个医院所使用的设备不同,标准值也都不同。且报告单上的数值与病情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因为后者受 Hp 的数量和毒力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如果感染 Hp 阳性,要尽早去正规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治疗。 如何诊断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符合下述三项之一者可判断为 Hp 现症感染: (1) 胃粘膜组织 RUT、组织切片染色或细菌培养三项中任一项阳性; (2) 呼气实验阳性; (3) HpSA 检测 ( 经临床验证的单克隆抗体法) 阳性。血清 Hp 抗体检测 ( 经临床验证、准确性高的试剂) 阳性提示曾经感染,从未治疗者可视为现症感染。 必须彻底清除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吗? 2012 年第四次全国 Hp 感染处理共识报告中指出 Hp 根除治疗的适应证包括以下几项: (1)消化性溃疡; (2)胃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 MALT) 淋巴瘤; (3)Hp 阳性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 (4)慢性胃炎伴胃粘膜萎缩、糜烂; (5)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手术胃次全切除; (6)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PPI); (7)胃癌家族史; (8)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 ( NSAIDs) ( 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9)其他:成人和儿童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等; (10)个人要求治疗。 如何根除幽门螺杆菌( Hp)? 国内外对 Hp 处理的共识意见是根除 Hp 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分三联疗法和四联疗法,前者是质子泵抑制剂(PPI)+2 种抗菌药;后者增加了一个胃粘膜保护剂剂。其中,2 种抗菌药的选择很复杂,一般常用的有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在细菌耐药情况下,推荐呋喃唑酮或四环素。 幽门螺杆菌( Hp)根除治疗的疗程为多长时间? 无论采用何种方案,治疗原则上不要超过 14 天。国内外最新的共识推荐的疗程为 10 天或 14 天,7 天方案已被弃用。 Hp 根除治疗结束后如何复查? 根除 Hp 治疗结束停药至少 4 周后方可复查 Hp 是否已被根除,否则可呈假阴性。可采用非侵入性的 13C 或 14C 尿素呼气试验,也可胃镜检查溃疡是否愈合,同时取活检作一分钟尿素酶试验及(或)组织学检查。胃溃疡病人因有潜在恶变危险,无论 Hp 是否根除均应进行胃镜复查,同时检查溃疡及 Hp。 如何判断幽门螺杆菌( Hp)根除是否成功? 应在根除治疗结束至少 4 周后进行,首选 UBT。符合下述三项之一者可判断为 Hp 根除:①13C-或 14 C-UBT 阴性; ②HpSA 检测阴性; ③基于胃窦、胃体两个部位取材的 RUT 均阴性。 引起幽门螺杆菌( Hp)治疗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最常见的原因是患者依从性差,未按时服药、漏服药物;其他原因有:细菌负荷量多、细菌耐药、吸烟、饮酒;治疗前 2 周内服用过抑酸剂,4 周内服用过铋剂、抗生素等都会使疗效打折扣。 根除幽门螺杆菌( Hp)失败怎么办? 对一线治疗失败者,应改用补救疗法或替代方案,如果患者既往曾经用过甲硝唑或克拉霉素,再次治疗时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条件者可在治疗前先做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择用药。由于反复治疗后,Hp 会越来越耐药,所以对于连续治疗 2 次失败者,建议间隔 3~6 个月之后再行 Hp 阳性根除治疗。 幽门螺杆菌( Hp)根除以后,患者腹部不适的症状就会随之消失吗? 不一定。有些患者经 Hp 根除治疗后,反而出现了反酸、烧心等症状,其实是这个人同时患有另一种「胃食管反流病」造成的。当 Hp 根除后,「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就显现出来了。 根除幽门螺杆菌( Hp)能改善消化不良症状吗? 根除 Hp 可使部分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症状得到长期改善,是消除或改善消化不良症状治疗方案中经济有效的策略。 幽门螺杆菌( Hp)成功根除后是否会再次感染 Hp,为什么? Hp 根治成功的人,也有可能再次出现阳性结果。Hp 感染复发的原因包括原菌株未被彻底杀灭和新菌株重新感染两类。 我国幽门螺杆菌( Hp)的耐药现状如何? 推荐用于根除治疗的 6 种抗菌药物中,甲硝唑耐药率达 60% ~ 70%,克拉霉素达 20% ~ 38%,左氧氟沙星达 30% ~ 38%,细菌耐药会显著影响治疗效果; 阿莫西林、呋喃唑酮和四环素的耐药率仍很低 (1%~ 5%)。 如何应对幽门螺杆菌( Hp)抗生素耐药这一问题? Hp 耐药率的上升速度远高于人类开发抗 Hp 新药的速度。随着 Hp 耐药率的不断上升,未来的 Hp 根除方案可能会通过增加抗生素种类、延长疗程、开发新的 Hp 根除方案来解决 Hp 耐药这一问题。 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以预防幽门螺杆菌( Hp)感染? 预防 Hp 感染及其危害必须从饮食入手,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 以下几条为饮食的注意事项: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2)要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吃熟食不吃生食,牛奶则要在消毒后再饮用。 (3)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避免多吃少餐,禁止吸烟饮酒。饮食要营养丰富,提倡温和饮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4)集体用餐时采取分餐制,家里有 Hp 感染患者宜选择分餐制或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5)有 Hp 存在的父母们,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 (6)注意口腔卫生,建议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牙膏,修复口腔问题,经常更换牙具、口杯、水杯不要混用,并且要经常蒸煮消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