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长短兵器发展简述,值得收藏!

 RK588 2016-04-12


  


中国古代战争中使用的冷兵器长兵器较为重要的有枪(矛、铍)、戈、戟、长柄大刀等;短兵器主要就是刀、剑等。

  在中国的青铜时代,军队装备最普遍的作战兵器就是戈,当时是每一个战士都要装备的,由于这个兵器是最普通的必备兵器,以至于目前我们文字里边凡是和战争有关的字都缺不了“戈”字。戈的整个形状就跟现在的镰刀有点像,垂直地装上把,这种兵器的特点是勾杀,这个兵器的形状从夏到商,一直到周,在漫长的青铜时代不断地改进,是中国古代典型的兵器,一直延续到青铜时代结束。

  商朝的步兵单位采十进位制,称“什”(战车甲士则以三人为一单位),此制延续至周初,之后以五人为一基本的编制单位,称“伍”,每五个“伍”(即二十五人)形成一个方阵,称“两”,“两”即是最基本的战术编组,在每一伍中,成员彼此熟悉,平时一起下田劳动,战时互相呼应支持,这是生死与共的紧密关系,也形成了军队牢不可破的基础。伍并不单凭个人的技艺或体能,它是一个组织化的武装力量,个人发挥手中兵器的最大效能,而达到最高的整体战力;按《司马法》所言:“长以卫短,短以救长”,短兵在前,长兵在后,分别是戈手、戟手、矛手、殳手、弓手,其中戈和戟、矛和殳是可以互换的,前四人所持的兵器足以互相支持,戈最短而殳最长,最后的弓手以前四人为纵深,可以不断地以箭射远,同时指挥全伍,这些步卒根据现有的战国图案,是都佩有铜剑的,可在近身肉搏时用以刺杀敌人。

  商代军队主要的作战方式是车战,当时的兵器从它的设计和制造都是为适应车战需要的,当时战车作战的方式是中间的一个人御车,专门驾车,右边这个人,也叫“车右”,是拿长把的兵器准备和对方的车做交手仗,左边这个战士也叫“车左”,他主要是拿弓箭负责射箭的。当时作战的时候,如果远了是射箭,远射用弓箭来射对方,当两个车到一块儿的时候,它不能头对头,头对头两边马搅在一块儿,车仰马翻,谁也打不着谁。所以这两个车对面驶来的时候,一定要用你的车的右边去找对方车的右边,因为两个拿长兵器的人都站在右边,叫车右,就是说你错车毂的时候,就是你拿你的右边错它的右边,然后两个拿长把兵器的人就来一下,这叫一个回合,呼一下,谁也没有打着谁呼的就分开了。战争跟礼节有关系,你看到对方国君了,要从车上跳下来,要把头盔摘掉,免胄,把头盔摘掉。然后再戴上帽子跳上车跟他打,在邲之战里边,晋人到楚人那儿去挑战,挑战完了之后,他驾车回去了,回去人家追,他射箭的“车左”,射的就只剩一只箭了,一看人家还在追,怎么办呢?看见前边跑来一个麋鹿,一箭射在麋鹿的龟上,就是背上了,然后回过车去,车右下了车,拿着这个麋鹿过去献给对方的主将,说是现在打仗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送礼,那么把这个送给你,可以给你的手下去吃,对方的主将一看,说,哈,他“其左善射”,他左边这个善射,把他们的人射死好多,“其右有辞”,他这个车右会说话,好,你走吧。他回车走了,把敌人放走了,这也是打仗。

  要了解古兵器先要了解当时的社会制度,当时的战争方式,当时的礼制,因为当时的这些兵器都是和这个连在一起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戈这样的兵器占主导地位是与当时的车战为主的作战方式有密切关系的,随着车战形式被更灵活多样化的作战模式所取代,戈这种兵器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戟是把一个矛头和一个戈结合在一起,从战国一直到秦到汉初的戟都是这个样子,也有一个矛头和多个戈结合起来的形式,至于旁支演化为月牙形锋刃的戟是在较晚的时代才出现的。戟这种兵器有戈和矛两种兵器的用处,所以逐渐地它就在军队的装备里,基本上取代了戈和矛,在戈的形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以后逐渐演变成了战国时期军队里边,每个军人都要装备的制式兵器,出土的西周时期兵器中出现了大量整铸的戟。大家看古代的史书里边,这个时期,有时候称士兵就叫“执戢”。

  东汉时期,钢铁的兵器逐渐完全取代了青铜兵器,成为中国古代兵器的主要的材质。当时军队主要装备就是铁戟。但是戟这种兵器,到了南北朝的时候就基本上就消失了,被淘汰了。为什么?就因为这种兵器它的横支主要是用于勾和戳的,但是钢铁的铠甲制作越来越精良,要穿透这个铠甲就需要很大的力量,勾和戳力量相对不足,同时南北朝时候,不但人穿铠甲,马也穿铠甲,是重装骑兵,这样戟的旁支就变得形同虚设,加上戟锻造起来很困难,因为还得做出一个旁支来,最后就都改成了长的马槊,就是丈八长矛,长刃的马矛,逐渐地戟就消失了。到了南北朝以后,军队里边就见不到戟了。

  长矛是以其穿透力杀伤敌人的武器,也是最早出现的武器之一,在漫长的冷兵器时代形制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矛能够借着马的冲力大大的增加其穿透的杀伤力,所以在戈和戟渐渐的衰弱后成为军队最基本的长兵器装备,名称被叫做马槊、长枪等,一直延续到冷兵器时代的结束。

  在我国现出土文物中,最早的刀与剑出现在殷商时期。商代铜刀由于由于青铜的质地原因一般长度都很短,劈砍的效果相对较弱,而重量又较沉,灵活性比不上短剑,所以中国的青铜时代短兵器主要以剑为主,剑是在近距离搏斗中以刺击为主要杀伤手段的武器,在西周初期车战为主的战争中,剑的地位并不重要,主要用于自卫或肉搏,据《释名》记载:“剑,检也,所以防检非常也”。早期剑的形态比较短,因为铸剑使用的是青铜,青铜质地脆,使得难以将剑制长,现在发现的商代晚期一直到西周的时期的剑都是青铜的,直到冶铁技术发展后,铁制剑得到普及,青铜剑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最早出现在兵器上的铁刃,是利用天然的陨铁,就是从天上掉下的陨铁,把这个陨铁做成兵器的刃,在商代已经有了。真正是人工冶炼的钢铁做成兵器,在三门峡的西周时期虢国墓里出土的一把铁剑可能是一个最早的例子,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东西,形态是早期的短剑形态,剑的茎,就是剑的把是铜的,把外边还裹上了玉。

  最早出现的锻造精良的宝剑约在吴越称雄的时期,有关铸剑的传说,如干将、莫邪都在吴越地区。吴越地区是水网地区,战车是不好走的,那么笨重的战车在南方是没法作战的,因此吴和越的军队主要是步兵,吴王夫差到北方来争霸的时候,他的军队的五个方阵都是步兵,这种部队与当时北方中原地区流行的车战部队很不一样,步兵格斗就要靠剑,所以当时最精良的剑出在吴越地区,这跟当时吴越的以步兵为主要军种是密切相关的。剑这种兵器,由于南北方环境的不同,在南方发展比较快,此后从春秋一直到战国时期,在北方逐渐传开,特别是当战国晚期,步兵和骑兵的野战出现之后,也就是车战逐渐衰落的时候,剑在北方,也就是整个军队的装备里面越来越重要了,变成了一个不可缺少的兵器了。

  战国后期的秦国已经是青铜剑、铁剑并用,同时剑的型制也有变化,长度增加到一百公分左右,剑身狭长,表面经过仔细地研磨,并有一层铬盐氧化物覆盖,显现着乌黑的光泽,能防蚀防锈,陕西秦墓出土的诸多长剑几乎有如新制,而其它兵器,如铍、矛、殳、镞等也都应用此法防锈蚀。铍实际上就是短剑,它安上长把以后,就是一个长刃的矛,叫铍,是从战国到西汉时期最常使用的一种阔刃矛,此外特别短的剑或刀被称为匕首。秦青铜剑的长度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由于青铜硬而脆的性质,过长的剑极易折断,因此剑的长度历来是受到限制的,秦代的长剑硬度一如经过处理的中碳钢,却能具有这种长度,出土之后颇令人不敢置信,经过学者的研究,发现其剑身有规律地作多段的收束,剑身宽度逐段变窄,而厚度则作比例性的加大,使其物理性能达到非常完美的地步,据说兵马俑出土时有过大量碎片压住青铜长剑致使剑身被压成90度直角,移开碎片后,长剑立即反弹恢复原状的实例,可见这种青铜剑韧性之优良,此时期可说是青铜兵器的第二个,也是最后一个高峰时代。

  战国末年骑兵已作为一种独立的兵种出现,在秦始皇陵中就能发现一些骑兵方队。西汉时期的骑兵已经成为战争的主力。由于马速度快,剑的推刺功能并不能比刀显出多大的优势,而西汉制造的铁制长刀具有足够的长度,加上只有一面刃口,另一面是厚实的脊,劈砍功能非常优越,不易折断,且加工制造比剑简单,于是在西汉时期,环首长刀就取代了剑的地位成为军队装备的主要短兵器。当时的日本对环首铁刀全盘接收,并着手仿制,对后来日本刀的发展有非常深远的影响,至今仍保有不少实物可兹证明。自东汉之后,剑在战场上被淘汰已成定局,但佩带宝剑的风气未变,另外剑也作为法器或象征物而存在。

  随着历史的发展刀的形制得到不断的改进,环首刀逐渐增加了护手,取消了刀柄端的圆环,并且刀身有了弧曲度,这个转变自魏晋始,至唐成熟。唐朝时的刀型,刀首无环,柄部以木夹裹铁茎,外缠丝绳,刀首包裹金属饰件,刀柄与鞘均镶金嵌玉、裹以鲛革,装饰华丽非常,日本称之为“唐样大刀”,至今正仓院中仍有同一型式的传世品可供参考,日本人在精心模仿之后,以此为基础而发展出后来的武士刀。值得注意的是唐朝出现了一种拥有两刃的陌刀,这种刀至今虽未见实物,不过从其宋代继承者掉刀那里,还是依稀可辨其三尖两刃的特征的。陌刀堪称刀之极长,长达3米,是一种以劈砍为主的新型长兵器。陌刀曾在唐军中叱咤一时,陌刀队以横向密集队形列于阵前,“如墙而进”,大刀纷落敌阵,每击都讨得数人毙伤,所向无敌,但也许是作为砍击兵器双刃的作用不大,陌刀在唐之后逐渐演化为各种样式的长柄大刀,宋代为长柄大刀创立了“刀八色”,包括如今仍耳熟能详的偃月刀、眉尖刀、凤嘴刀、戟刀等。

  此外中国古代的长短兵器还有斧、钺、钩、叉、鞭、锏、锤、以及各种软兵器等,但始终没有在历史上占据主流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棍,它的技法融汇长短兵器如枪、剑等的各种技法,在民间与枪、刀、剑一样非常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