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拆解繁體字:繁體字通俗演義第二十二回

 舟客 2016-04-12

拆解繁體字

繁體字通俗演義

第二十二回

 大型播客視頻系列節目《繁體字通俗演義》文字部分

(繁體字版)

會意漢字整合收尾      繁體中文仍未停息 

 

    漢字的基本功能是表意,必須由其字形而知其字義。                                                                         ————張北冥

    本回是會意字部分的最後一回。我們來梳理一下其它的會意字。

 

(师)
    會意字。它最早用於軍事。軍師旅團營。本義是駐軍。甲骨文當中,分別用“師”的左右部分來表示。左邊的部分有解釋爲弓箭,也有解釋爲軍隊中的節杖或軍旗。總之都是表示軍隊的意思。右半部分的币(并非‘幣’的簡化字)是倒“之”。表示軍隊駐扎。金文將二者合二爲一寫作“師”。後來引申為許多人聚集在一處,表示眾多之意。比如“興師動眾”;眾多人口聚集的城市就被稱爲京師。而眾人之中最優秀的人,大家都聽從他的指揮和領導,這個人就被人們奉爲“師”,相當於指揮官,師長。進而引申爲師傅,教師,老師。簡化字仿照草書改造,其意不明。

 

(帅)
    形聲兼會意字。左半部分像人的兩只手。“帥”就是形容用手把絲巾展開佩戴上去。由於兩隻手之形狀和剛才我們所講的表示弓弩之形有些類似,所以到了篆文中就寫作“帥”。簡化字按照草書仿照“师”簡化爲“帅”,顯然是不解其意。

 

(极)
    形聲兼會意字,與“亟”意思接近。是“亟”加“木”的分化字。《說文解字》:“亟,敏疾也,從人,從口,從又,從二。二,天地也。”在中國漢字中,“一”表示土地,“二”表示天地。當然,“二”在這裏并不真的指天地。它實際上是形容山洞或隧道的上下壁。中間夾着一個人。因爲此人被夾住而無法脫身,故而大聲呼救(口),用手掙扎(又)。因此“亟”的本義就是緊急,緊迫。“亟待解決”一詞正是此意。“極”是“亟”的分化字。本義是房屋的脊樑,含有極限之意。故以“亟”爲聲旁。簡化字簡化爲“极”,是不可取的。因爲在繁體字當中,有一類字都含有“及”。比如“級”(级)“汲”等等。《說文解字》:“及,逮也。從又,從人。”是由“又”(變體)和“人”組合而成。表示用手逮捕人。引申爲達到,涉及,聯繫。所以我們看,帶“及”的漢字往往都和這些意思有關。因此“極”不能簡化爲“极”。

 


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字。
    “勝”是形聲字。《說文解字》:“勝,任也。從力,朕聲。”由“朕”和“力”組成。本義是有能力擔當,勝任之意引申爲勝利。因爲“朕”的本義是指一個人用手成船槳,後借用來表示自己。屈原《楚辭》中“回朕車以復路兮”中的“朕”就是指“我”。秦始皇以後,逐漸成爲皇帝的專稱。
簡化字“胜”與“腥”的意思相同。《說文解字》:“胜,犬膏臭也。一曰不(孰)熟也。從肉,生聲。”本義是指肉的臭腥味。怎麼能和勝利扯上關係呢?

 

(刍)
    會意字。《說文解字》:“芻,刈草也。像包束草之形。”按許慎之說,芻是形容把割下來的草打包成捆。。“勹”代表包裹,裏面的“艸”表示草。一目了然。在生物學中,我們把牛,羊稱為“反芻”動物,就是因為這類動物胃裏儲存有大量的草沒有消化,然后從胃中反倒口中不斷咀嚼,直到消化爲止。簡化後的“刍”顯然難以理解。

 

(仓)
    會意字。《說文解字》:“倉,穀藏也。倉黃取而藏之。故謂之倉。從食省,口像倉形。”本義是儲存糧食的地方。與“食”相近。將“食”下面改為“口”(屋子),意思是把糧食儲存到“口”中。

 

(齿)
    會意兼形聲字,發“止” 聲。下半部分是會意,像一張大口里的上下牙,簡化後的“齿”仿照草書改造,就無法表現其意了。

 

(凿)
    會意字。本義是用金,殳在物體上穿洞。簡化只選取了一部分,不及原字明晰。

 

(亩)
    會意字。這個字經歷多次變化,最終多以“畝”爲正體。本義是田埂,就是水田四周高出的部分,可供人行走。“久”表示堅硬,不變之意。引申爲單位面積。

 

(寿)
    會意兼形聲字。本義是形容老人臉上的皺紋像用釘耙耕田後留下的紋路一樣,表明年歲很高。加“又”“口”表聲旁。後改“又”爲“寸”,其意不變。

 

(乡)
    與“卿”屬於同一類字。“乡”和“阝”在篆文,金文中是用兩個小人來表示。中間的部分與“食”類似,表示盛放食物的器皿。整個一個“鄉”字就是形容兩個人坐在一起喝酒吃飯,也就是“老鄉”。由於古文中的人形與“邑”(阝)接近,遂篆文改人爲“邑”(阝)。《說文解字》就解釋爲“兩國相對”。後用這“鄉”字表示行政區規劃單位。鄉下,鄉村。簡化的“乡”是現代人改造,表意不明。


(响)
形聲兼會意字,從音,鄉聲。因爲“鄉”的本義是兩人面對面吃飯交談。所以“響”的本義是兩人對話交談。響應(响应)一詞就就由此而來。後泛指說話,以及聲音大等意思。

 

(佣)
    形聲兼會意字。原寫作“庸”,後加“亻”寫作“傭”以區分。本義是公平,均等。引申為雇傭,因為你要雇傭別人,就必須付與之相等的金錢作為勞酬。“庸”是會意字,最初的意思是指一種樂器,就是鐘。後來引申出很多意思。(一)由用“庸”來演奏引伸出使用之意,比如“毋庸置疑”,就是“不用質疑”。(二)由“庸”是人們常用之物引伸出平凡之意。(三)由平凡引申爲平等,平均之意。


(乐)
下半部的“木”就像放置鐘鼓的木架子。上半部像鼓和鼙(古代的一種小鼓)。也有專家認為“樂”就是指在木架子上放有絲竹樂器。簡化字仿照漢代草書改造,不可理解。


鬱郁
“鬱”和“郁”本爲兩個完全不同的字。
“鬱”是會意字,用作鬱鬱蔥蔥,鬱悶。本義是形容草木茂盛之狀。
“郁”是形聲字,是指一個地名,位於今天陜西省境內。和“鬱”完全不是一回事。

解釋了這麼多繁體會意字之後,我還是要重申。繁體字并非完美無缺,簡化字也并非一錢不值。我精心挑選了一下,認爲下面這幾個繁體字,即使被簡化,倒也還有道理。

 

(涩)
    本義是不光滑。引申為麻木,文字不通順。這個字本來寫作四個止。是會意字。意思是不能滑動前進。《說文解字》:“歰,不滑也,從四止。”後來將上面的兩個“止”改為“刃”。表示刀刃生銹,不光滑。簡化是現代人改造,也能解釋通。

 

(垒)
    壘和垒都是會意字,意思也比較接近。本義都是用土堆墻。不過“壘”主要偏重指軍營中禦敵的墻壁。
簡化字當中最成功的例子應該是“众”字。


(众)
    甲骨文,篆文當中都有寫作三個人的“眾”。甲古文中還有一種寫法是三個人頭上畫一個太陽,表示眾人在太陽下勞動。可是金文卻改“日”爲“目”,後來還有改“罒”爲“血”。一訛再訛。都不如“众”字明晰。
     可惜像這樣簡化的比較好的漢字數量實在太少。建國後簡化漢字方案從提出到完成,僅僅幾年功夫就把使用了幾千年的繁體楷書改得面目全非。可見當時的目標就是漢字拼音化,所以漢字簡化的政治性遠遠大於文化性,急於求成。缺乏民主協商,缺乏科學理性。
    至此,繁體漢字中最重要的會意字部分正是結束。下一回,我們將進入繁體漢字系列最後一個板塊——形聲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