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当代辞赋现状浅谈

 杏坛归客 2016-04-12

 

韩邦亭

     随着国学复兴的呼声日益高涨,当代辞赋创作也逐渐繁荣起来。我个人认为,当代辞赋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可喜的局面

(一)辞赋研究如火如荼

      全国赋学会在龚克昌教授的带领下,团结了国内众多的知名辞赋学者,在辞赋研究方面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出版了《全汉赋评注》、《中国辞赋研究》、《历代抒情小赋》等精品力作,为辞赋研究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二)各种媒体交相辉映

     随着时代的发展,辞赋文学的载体逐渐增多。各类刊物和网站纷纷应运而生。在网站中,产生较大影响的有碑赋文化网、中国辞赋网、中国诗赋网、中国骈文网、中华国粹网、鲁南辞赋协会论坛等,上述网络媒体信息量大、管理专业,为广大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报刊、杂志方面,有《中华辞赋》、《中国辞赋》、《中国诗赋》、《鲁南诗赋》等,也逐步发展为联系全国广大作者的纽带。

(三)协会组织逐步建立

      近年来,各级协会逐步建立并开展活动。在北京,成立了中华辞赋社,聘请国内多位大师级的名家担任顾问,体现了极强的凝聚力。中国诗赋协会的成立,为全国性的辞赋团队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辞赋家协会也即将在京成立。在地方,洛阳辞赋研究院、浙江省辞赋学会、滕王阁辞赋研究所、东台辞赋研究会、鲁南辞赋协会等团体相继活跃起来,成为辞赋研究和创作的生力军。

(四)辞赋创作空前繁荣

     近十年来,辞赋创作在全国繁荣起来。数以千记的作者纷纷投身写作,北京、辽宁、江西、山东、陕西、浙江、陕西等地是较为活跃的地区。其中,鲁南辞赋协会会员以中青年作者为主,他们积极创作,辞赋作品在全国获奖80余次,发表作品200余篇,并自费编辑出版多部书籍。

二、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辞赋创作尚处在初级阶段,与诗词、楹联、散文、小说等文学门类的作者相比,辞赋作者数量较少,实力较弱,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要想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需要辞赋圈和全社会长期的不懈努力。

(二)辞赋创作与研究结合不力。部分辞赋作家和爱好者,在辞赋研究上缺乏足够的认识,为写赋而写赋。更有作者没有掌握基本的古文知识,从而造成先天营养不足。广大作者需要向专家学者请教,潜心研究古代精品和辞赋理论,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创作。广大作者也应该注意赋外功夫,在诗词、楹联、历史等方面多作努力,全面提升个人素养。

(三)辞赋创作界存在少量的不正之风,相互吹捧、彼此打压的现象时有发生,部分作者作赋几篇,就以辞赋家自居,对辞赋创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识不足,从而把自己带进停滞不前的境地。

总的来说,虽然辞赋创作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传承国学、振兴辞赋的车轮是无人能够阻挡的。有理由相信,有全国辞赋学者和作者的共同努力,有社会各界仁人志士的大力支持,当代辞赋创作一定会走向繁荣。

作者简传:

韩邦亭,山东省枣庄市人。作者系中华辞赋社会员,鲁南辞赋协会主席,辞赋作品在全国获奖四十余次,其中十次夺魁。辞赋作品发表百余篇,镌刻十余处,散见于长沙洗心禅寺、聊城姜堤乐园、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惠州光耀亭等地。著有《韩邦亭词赋选》(北方文艺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