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可清:一个人的教改

 领巾工作室 2016-04-12


南京滨江中学校长:邓可清

  2006年8月,坐落在大桥下面、南堡公园附近的南京滨江中学,与同一施教区的大桥铁中、金陵船厂中学弱弱联合,组成新的滨江中学。说他们弱,是因为这三所初中校当年的中考成绩在下关区名列倒数1、2、3位。“这是一壶烧不开的水。”一位资深领导说。这句话是当时滨江中学的现实,似乎也预示着前景。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短短几年过去,“这壶水”不仅可以烧开,可以沸腾,而且已经转化成为了一汪赏心悦目、充满活力的清泉。昔日老大难的滨中,已然成为一所令人瞩目的初中名校,从全国各地前来取经的教育界同行络绎不绝。

  滨中的旧貌换新颜,有赖于她独特的办学思想——“育人教书”;得益于她独特的教育理念——“人人成功,各得其所”,同时也因为她独特的教学方式——“情感激发+分层推进”。

  而在这一系列“独特”的背后,站着一个人,这所学校发生的所有变化几乎都与这个人有关,就像当年的斯霞,当年的陶行知一样,新滨中的校长邓可清凭借着他的教育理念和实践坚守在南京教育的前沿。

  没把握,但是没把握也要上

  邓可清是个人物,熟悉他的人都会这么说。

  “他是个想做事的人。”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周德藩在10多年前就认识邓可清,那个时候他还在江苏省教委副主任任上。他眼里的邓可清有想法,有激情,“他不把‘校长’当官位看,他是真心想在教育上干出点名堂。”

  邓可清确实干出了名堂,1993年到1999年,他是南化4中的校长;1999年到2006年,他是南京12中初中部的校长。在他手里,这两所原先都很薄弱的学校成了名校。起死回生,由弱转强,是他的强项。所以,2006年暑假,当他得知滨江中学要和大桥铁中、金陵船厂中学弱弱联合的时候,他隐隐已经有了预感:自己有可能被摊上这个烫手的山芋。

  邓可清是个重事业的人,也喜欢挑战,但是去不去新滨中,他有点犹豫。掂量了新滨中的现实后,他告诉自己这是件没把握的事。当时的现实是:合并前,三所初中当年的中考成绩位居下关区所有初中校的倒数1、2、3位。可谓积贫积弱。而之所以形成这个困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生源太“薄弱”了。

  由于历史的缘故,下关区下放回城户在南京市居前,而这些人中的85%都集中在滨江中学施教的宝塔桥地区。学生中有9.7%低保户、离异单亲家庭占18.1%、民工子女达47%以上。这些学生的家长高中以上文化的只占3.1%,大多数文化素养较低,他们整天忙于生计,很少有时间、有精力、有心思、有水平与孩子情感交流,在行为规范、心理、道德品质上对孩子难以进行培育、训练和指导,给学校教育留下了莫大的填补空间和任务。每届初一入学成绩个位分数总有好几十人,其中有些学生更是有书包不背,有家不归(在网吧过夜)……

  “而且,以后每年的生源不会有什么变化。”邓可清不讳言自己当时有畏难情绪,可是当一纸调令真的落到手中,他又成了一个义无反顾的人,“这样的现实不是孩子造成的,甚至也不是他们的家庭造成的。”邓可清说,总得有人把他们带出来。

  那年8月,邓可清走马上任,两手空空,除了怀揣着的爱——前辈斯霞曾经对孩子的爱。

  “我没把握,真的。”他说。

  大讨论凝聚共识

  走进现在的滨江中学,可以很容易看见“人人成功,各得其所”的办学理念,8个大字矗立在教学楼的顶端。而“育人教书”四个大字更是醒目,一进校门就可以看见它被镌刻在一块石碑上。但这都是后来的事。这之前,更多的是迷茫。

  差不多快5年过去了,邓可清至今还能记得第一次和新同事们见面的情景,“没有就职演说,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寒暄。”给他印象最深的是老师们的眼神,两个字形容:冷,灰。几乎让人看不到希望,虽然他们知道邓可清治校有方,但此一时彼一时,新滨中不是12中。这也难怪,老师们来自三所不同的学校,别说信心了,就是彼此信任还存在着困难。而在上任之前,就有好心的朋友提醒他“滨中就是一壶烧不开的水,不冷不热,不死不活”。

  怎么办?如何把这壶水烧开?邓可清与他的新班子商量对策,其中一位副校长建议,干脆来一场大讨论,把问题端出来,讨论个透,然后形成共识。邓可清正等着这句话,这是他久谋于心的论题。

  大讨论之前,邓可清先开了个动员会,为的是能在“清理门户”后轻装上阵。他对教职员工喊话:有本领的,有能耐的,能往上走的,我们托你;想下海的,有本事挣钱的,我们会提供方便;有门路能调走的,只要有学校要你,我们放人。三处都不去的,就留下来过日子,脚踏实地做滨中人。这不是无的放矢,因为三校合并之前,就有一位教育学硕士去了一所外国语学校。

  邓可清给大讨论定的主题是“做滨中人,谋滨中事,追滨中梦”。“追梦的提法很酸楚,但是想想有梦也行啊,至少我们也曾梦一场。”邓可清说。

  那年的9月13日,大讨论开始。经过一轮一轮观念的交锋、交流、交融。大讨论最终形成了滨江中学独特的学校观、校长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质量观和价值观。邓可清介绍说,滨江中学不仅是教师的工作单位,更是展示教师生命质量的场所。学校不是某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是全体滨中人的利益共同体,校荣我荣。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需要我们不断地去雕琢。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情、帮助、呵护成长特别困难的学生,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教师职业,热爱滨江中学,是滨中教师的天职。指导训练学生全面发展是教师永远的追求;“学校一届超过一届、家庭一代胜过一代、师生一天好过一天”是滨中的办学目标;“让优秀的更优秀、普通的变优秀、一个不能少”是滨中的质量检测体系。不断超越自我就是我们的质量追求……大讨论确立了学校三年奋斗目标:第一年,实现校风明显好转,让外界看好滨江中学,学校冲出低谷,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第二年,让滨江中学的各种积极因素得到充分发挥,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奋斗,使学校成为同类学校中的先进学校。第三年,把学校办成富有独特学校文化的南京市名校。

  有了共识,有了目标,邓可清心里有了底,滨江中学也就有了方向。

  警车开道 “游行招生”

  走在滨江中学的校园里,学生看到老师,无论在楼梯上,还是在回廊间,他们都会停下步子,有礼貌地道一声“老师好”。当快报记者在老师陪同下参观校园时,很容易就能从孩子们洋溢着笑容的脸庞上感受到一种亲切温馨的氛围,一声声略带腼腆的“老师好”呈现出一股文明之风。可是在邓可清刚上任的时候,他从孩子们身上体会更多的是懒散和冷漠。

  他走在校园中,几乎没有一个学生和他打招呼。他曾经做了一个实验。有一天上午上课前,他故意站在校门中间,差不多有5分钟时间,不断有学生从他身边走进校园,而除了一两个学生向他问好之外,其余对他视而不见。他坐不住了。他决定严格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文明的中学生。以“安全、净、静、敬、进”六字为重点,抓好学生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守纪习惯和劳动习惯的养成教育和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

  两个月的培训过后,学生的礼仪规范大为改观。

  而真正让他感到满意的,是在2007年的元旦前夕。邓可清是个点子高手,他像一位棋手一样,每下一步棋都提前想到了下一步。在大讨论之后,他就在酝酿,以什么样的方式让新滨中在社会上亮相。因为种种原因,滨江中学在周围社区的口碑不佳,一是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一是校园氛围、精神面貌差。如何展现新滨江的精神风貌呢?邓可清想到了南京市每年都举办的元旦迎新长跑。一番斟酌后,他决定全校的教职员工,集体在元旦前走出校门,沿着校园围墙外的社区街道举行一次“游行”。

  2006年12月29日,全体师生整装出发。经过协调,交警部门和派出所出动了两辆警车,一辆在前面开道,一辆在后面压阵。老师们在队伍的最前面,自成一个方阵。三校合并以前曾经获得过荣誉的老师,都佩戴着由区和街道领导授予的荣誉绶带。学生队伍跟在老师后面,每人身着 崭新的校服,显得格外精神。师生们喊着“感谢社区居民对我们的关爱”“人人成功,各得其所”的口号,从居民身边跑过,一时间,800多人的队伍蔚为壮观。

  社区的居民,要么从家里走出来,要么从窗户探出头,吃惊地看着这支“奇怪”的队伍。那天邓可清没有出现在游行队伍中,而是“混迹”于看热闹的居民中间,了解居民的反应。

  “其实我是有私心的。”邓可清说他选择这种方式亮相,其实是为了招生,“之前学区的生源,学习好一点的都去择校了,走投无路的才到我们这里来,我就是要让周围的老百姓对我们改变看法,让他们了解他们身边的滨中也很不错。”

  去孔庙寻找师魂

  走进滨江中学大门,可以在道路两侧看到孔子、陶行知、鲁迅的雕塑及其名言,首入眼帘的是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孔夫子是教师的祖师爷。”邓可清对孔子十分推崇,对他的教育理念尤其推崇。为了表达对孔子的敬意,邓可清曾经带着滨中全体教师前往曲阜,在孔庙前宣誓。

  2006年11月的一天,那天下午放学后,6点钟,滨江中学的全体教师乘上两辆租来的大客车,前往山东。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是第一站,主要是去学习他们先进的教学方法,然后去曲阜孔庙拜祭孔夫子。

  滨江中学的英语老师孟一飞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情景。“天下着雪,刮着北风。”孟一飞说中途有一辆车抛锚了,当时为了不耽误一线教师的学习机会,原先坐在没有抛锚的汽车上的中层干部,都主动下车和教师换车,让教师先走。“真的很感动。”

  更让孟一飞感动的是在曲阜孔庙前宣誓的情景。“那已经是礼拜天了,孔庙里有很多游客,当 我们一句一句地宣读誓词的时候,我们真的感受到了教育的神圣感以及我们作为一个教师的使命感。”

  邓可清说他对南京市的教师誓词做了一些改造,增加一些大讨论后形成的共识。他说,那是重要的一刻,那一刻,我们和或多或少曾经丢失的师魂相遇了,我们重新找回了师魂。“这是一次真正的洗礼,相信这次宣誓老师们会记住一辈子,每当想起来,都会促进自己更好地工作。”

  人人成功,各得其所

  熟悉中国教育的人,一定对“教书育人”四个字耳熟能详。朗朗上口的这四个字,因为被广泛引用,差不多可以看做是一个成语了。但是在邓可清看来,教育的本质或者说教育的目的,以“育人教书”来概括更为准确。

  “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育人,而教书也是为了育人。”这两个词顺序变了,看似关系不大,实质上具有一种颠覆性的意义。在邓可清看来,虽然不能说唯分数的应试教育是当下的教育主流,但是以高考为目的应试教育依然很强势。“育人教育,实质上就是素质教育。”

  在新滨中,因为学生的起点低,成绩普遍不理想,老师中急躁、埋怨、失望情绪令人压抑,久久不散。邓可清很快就认识到,其根本原因还是应试教育的观念在起作用。

  针对教师中的这种认识偏差,邓可清适时提出了“人人成功,各得其所”的理念。“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一样,我们应该因材施教,应该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情况,制定成功的标准。”邓可清说,具体的做法就是为每一个学生制定荣辱线,只要超过这个荣辱线了,进步了,就是一种成功。有了这种认识,“让优秀的更优秀、普通的变优秀、一个不能少”的评价体系就是很自然的事了。而有了这种评价体系,更多的人获奖,更多的人获得鼓励也就一点不奇怪了。在2006年期末表彰大会上,由于分三个不同层次表彰学生,结果全校770名学生共获1453张奖状。在滨江中学即使基础再差的学生,也有登上“感动滨中”光荣榜的机会。

  “情感激发+分层推进”的教学模式

  在“育人教书”理念的指导下,在走出去学习先进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滨江中学形成了“情感激发+分层推进”的教学模式。

  滨江中学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如果仅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好”与“坏”,那些感到自己跟不上的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而老师也会产生倦怠感。觉察到这一情况后,邓可清果断地推出了情感教育。“如果一个老师不欣赏他的学生,如果一个学生不喜欢教他的老师,不爱他的老师,他怎么学得进去呢?”邓可清适时地制定了老师与学生一对十的情感交流。师生共叙情谊,各自确定教与学的计划、措施、目标。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对学生学习、成长目标进行跟踪、修正、指导、强化。

  赵燕丽是初二(2)班的班主任,他们班一共有29位学生。“有3位老师和我们的学生进行一对十的情感交流。”赵燕丽说,在选择老师的时候,她一般把这门功课成绩比较好和比较差的学生交给这位老师,这样,好成绩的会更好,成绩差的在老师鼓励下也会得到提高。

  “老师爱学生,学生感受到了,就会更加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邓可清说,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情感教育的方式很多,在滨江中学,比较有特色的形式还有“心灵驿站”与“阳光大舞台”。“心灵驿站”就是每一个班级的学生都会来到学校接待室,受到邓可清等校领导接待、谈心,谈论学生们在生活中的成败得失,学生们兴奋异常,记忆难忘,触动空前。每周一的“阳光大舞台”,全校师生聚集在一起,听老师、学生或学生家长、学校周边居民、社区干部等来说滨江中学师生中的令人感动的故事,激发师生的自豪感,自信心。

  情感被激发出来后,滨江中学采取的是分层推进的教学模式。具体就是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学习能力、个性特长、行为表现,在自愿与教师指导相结合的基础下,各班建立四人、五人、六人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有自己的目标。组内成员根据老师布置的预习作业采用“兵教兵”“兵练兵”的方式互教互学、共同解决学习疑难、共享成功经验,保证人人有收获,帮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培养了团队精神,使学生在合作中提高、在合作中成长、在合作中超越自我。

  由弱校到名校的转变

  从2006年秋三校合并以来,滨江中学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努力,学校的教育质量发生了令人惊异的变化。合并后第一学期,初一年级的语文统考成绩,由原来在下关区第二方阵的5个初中学校的最后一名,一跃提升到了第一名。第一学年结束,每一个年级都有学科进入第二方阵的第一名。学校涌现出一批优秀学生,有的学生在全区统考中获得数理化三科满分,有的学生在全区统考中获得全区政治学科唯一的满分。在2008年中考中,有的学生获得全区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更为引人注目的是,在“人人成功,各得其所”,在“优秀的更优秀,普通的变优秀”的情感激励下,全校学生在行为规范、文明礼貌、有理想、守纪律、勤奋学习、自主学习、研究探索、合作学习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育人教书”“人人成功,各得其所”“让优秀的更优秀、普通的变优秀、一个不能少”,教育理念的变革,使得滨江中学由一所弱弱联合的学校变成了一所名校。几乎每个月,都有全国各地同行前来学习、取经。南京市教委、下关区教育局对滨江中学的教学实践做了充分肯定。多次到滨江中学指导工作的下关区教育局副局长周斌向记者表示,邓可清校长对滨江中学的定位很准确,他紧紧抓住“育人”两个字,措施得力,办学成绩显著。

  对话

  每天清晨 ,邓可清从家出发,步行18分钟后到达滨江中学。和在12中时一样,他几乎是第一个到达学校的人。到滨中快5年了,他已经喜欢上了这所学校。“育人教书”“人人成功,各得其所”,他在滨中做得得心应手,但似乎并不着急把自己的理念推广出去,“船总会靠岸的”,他很有耐心。

  邓可清 :船总会靠岸的

  柒周刊:“育人教书”的内涵是什么?

  邓可清:育人是根本。教书只是育人的一个方面,通过知识来育人。

  柒周刊:与别的校长有交流和沟通吗?

  邓可清:有交流,但大家重合的地方不是太多。出发点不太一样,人家是教书育人,我是育人教书。人家是重在授业,我是传道在先。

  柒周刊:你的“育人教书”似乎和“传道、授业、解惑”很接近。

  邓可清:是啊。传道,传授做人的道理、品德,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授业,传授知识;解惑是更高层次的教育。传道就是育人嘛,它摆在最前面,授业在第二位。

  柒周刊:有一种说法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你的滨江中学不是好的起跑线?

  邓可清:起跑线指的是幼儿园,中学是中继线。我认为家长选择学校是正常的,但是学校争夺生源不正常。

  柒周刊:你是说有别的中学到滨中的施教区抢生源?

  邓可清:是啊,对我们的伤害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有物质的手段,有精神上的许诺,也有对我们学校的诋毁,利用中考成绩。

  柒周刊:这个时候,你有没有一种脆弱感?

  邓可清:我们没感到脆弱,我们感到的是悲哀。教育有教无类,家长择校没错。学校争抢生源,不好的不要,找好学生帮他们考试,帮他创业绩,创“GDP”,邀功请赏,向社会炫耀。这样的教育是错误的教育,是不符合人性的教育,是违背教育本意的教育,不能认为是好教育。这样的学校成绩再好,也不是好学校。这样一来,教育的均衡怎么谈得上,教育的公正、公平怎么能谈得上。

  柒周刊:现在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的环境。

  邓可清:政府对学校的考核,一个字——率,校长对老师的考核——率,老师、家长对学生,一个字——分。滨江中学成立20周年的时候,我在主席台背景上“人”和“才”之间放了一个“分”。

  柒周刊: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呢?

  邓可清:贯彻中央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的精神。

  柒周刊:你对此乐观吗?

  邓可清:乐观,船总会靠岸的。

  柒周刊:如果把你调到城内的名校,你会感到不适应吗?你会把现在滨江中学实施的理念带过去,并加以实践吗?

  邓可清:我快退休了。那么好的生源,我会带出更多的栋梁之才,应答钱学森之问。

  柒周刊:你怎么看待陶行知和斯霞,这两位南京教育的先行者?

  邓可清:陶行知先生献身教育的精神,平民教育的理念,在积贫积弱时代,开启民智,我是他的崇拜者。斯霞对学生的爱,太伟大了!

  柒周刊:滨江中学的孩子大多来自平民阶层,你也提倡“情感激发”、爱的教育,你与两位前辈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

  邓可清:我是后学者,不敢同提并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