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一秒就要咆哮、炸毛、撕娃了,这个方法可以立刻阻止你自己~

 长沙7喜 2016-04-13


言  

之前三期《有个相爱相杀的母亲》、《毒舌、炸毛、撕娃的女人情商低》、《说话是门技术活》回复特别踊跃,看来非常切中当今家长的痛处。有趣的是昨天的一个忠实读者的留言,说近期组建'戒吼群',刚发出帖子,瞬间5个群爆满。。。现在控制不住自己情绪撕娃的妈妈太多了。



根源是什么呢?很简单,“当妈”是一个人真正步入心智成熟的第一个高速发展期——尤其是我们我们这批80、90后独生子女一代,在父母的过度保护下长大起来的,心智还是小孩,就按部就班地就工作了,结婚了,生娃当妈了——这个时候才第一次在人生中要真正要对某人(娃)承受责任——只有在对别人承受责任的时刻,一个人才真正遇到了要“心智成熟”的迫切需要。


这时忽然发现心智比豆腐还嫩,完全不够用~



负面
情绪管理  


心智成熟其中第一点就是管理情绪,尤其是负面情绪。天真烂漫无责任的小公举时代,不管理情绪也不会死。现在有了责任,各种真实的挑战就迎面而来,负面情绪也随之产生。面对负面情绪的管理技巧也就重要起来。


今天介绍一个非常实用情绪管理方法,就是ABCDE方法。


谈情绪管理之前,需要先说说情绪是怎么产生的。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会引起我们情绪的变化,那么真的是那些“事情本身”引起了我们的情绪反应吗?


答案是:不全是。


因为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时,我们下意识会站在自己的角度,根据自己的态度,结合自己的经验,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分析,评价这件事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然后,我们会根据这个评价/分析/判断的结果,来给自己“选择”一种情绪。


怎么通过改变本能思考,来影响本能情绪呢?这就是心理学家艾利斯提出的情绪反应的ABC模式。


A(ActivatingEvent)——事件或情境

B(Beliefs)——你对这个事情或情境抱有的信念(即你的态度,想法,评价,解释)

C(Consequences)——结果:情绪结果(比如焦虑),行为结果(比如攻击性),生理结果(如心悸,手脚冰凉)


正是因为我们的情绪并不完全是由所面对的事情所决定的,而是由我们的看法决定的。




1  


幼儿园微群有几个妈妈晒各种晒娃虐狗,很烦。

Step1 思考:这几个妈妈是装逼犯。

Step2 情绪:超不爽

Step3 行为:找闺蜜冷嘈热讽背地说风凉话,群里见到就针锋相对话里藏针,发朋友圈讽刺这些装逼犯。。。此行为有可能引发更多冲突,但不爽憋在心里不爽又可能引发撕娃等下意识连环行为。


Wait,wait,wait,画面倒退,再来一次


Step1 思考:1)她们不是装逼犯,而是人家生活本来就那么高逼格。 2)她们是装逼犯,不过如果换做我我也会装逼吧。3)为什么我会不爽?是不是我被伤了自尊?

Step2 情绪:没什么值得不爽的。

Step3 行为:该干嘛干嘛




2  

DrBing刚搬家到法兰克福的时候准备了一场家宴。当时宴请的都是一些小有地位的“名流”,准备期间我非常紧张,越紧张反而越多错误,例如打碎了高脚杯啊,忘了预定食材啊之类的琐事,于是我发现我整个人处于高度紧张中,咆哮了好几次。


Wait,wait,wait,画面倒退,再来一次


于是我问自己:

理性我:为什么要那么紧张呢?

感性我:因为宴会要完美啊。

理性我:为什么要完美啊?

感性我:1)因为客人有来头啊,2)我们人生地不熟需要社交啊。

理性我:为什么客人有来头就要完美啊?

感性我:因为他们会更喜欢我们啊。

理性我:一次“完美”的宴会就会让客人喜欢你们吗?

感性我:不会啊。

理性我:那是什么让他们喜欢你们啊?

感性我:长期的,真诚的的待人之道吧?

理性我:那就对了。那就对自己easy一点啊。


经过这个长达几秒的对话,完成了心理调节,情绪就好多了。后面的宴会也非常顺利。虽然高脚杯不统一,食材也不是我原来计划中的,但结果还是很满意。


看完两个例子,是不是发现:


我们对问题的看法决定情绪?


一些常见的思维习惯/思维模式会使你对情况出现误判,从而导致坏心情,并再接再厉地影响你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你就一渣再渣了。


那么,找到并处理这些错误的想法,重新修订你的判断与结论,就可以帮助我们从自己给自己设下的圈套中走出来,所以,我们在ABC的基础上,再加上:


D(Disputing)——找出你通常使用的那些有可能会误导你,使你得出不准确结论或判断的错误的思维模式。


E(Effective Rational Beliefs)——找到新的有效办法,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常见的错误思维有:


1.完美主义,控制欲:对自己,对事情要求过高,如:

娃一定要听我的,不然就是不听话

我安排好的事情绝对不能出乱子

一切都必须完美

“我绝对不能发脾气”

“我们绝对不能吵架”

DrBing:对自己别人都放松一点,你会好过很多!别忘了,你不是神,只是一只感性狗。


2. 贴标签:对自己,别人或事情下笼统的结论。如:

我XXX没做好,我是个笨蛋。

娃幼儿园没拿奖,娃是个笨蛋

DrBing:憋傻了,脑容量不足的人才到处贴标签。


3. 忽略正面,关注强调负面注意力总是集中在负面上就注定了横竖不高兴的基调:

这次股票虽然赚了一倍,但我当初怎么只投了这么少?亏死了!

DrBing:记住凡事都有正反两面!塞翁失马什么来着?


4. 妄加揣测:从别人的行为中推测他们的想法或行动会对自己不利。如:

XXX看到我都没跟我打招呼,是不是讨厌我了?

娃老师没过来找我聊天,是不是我家比较不受重视?

DrBing:首先是自卑,然后又对高估自己的判断力,你说这自相矛盾不?


5.迷信坏运气:经常用不充分的证据来预测最坏的结果。如:

“一大早就踩狗屎,今天恐怕一天都会倒霉。”

DrBing:为什么不迷信一下好运气呢?


6. 片面夸大或灾难化:把事情的重要性看的非常大,把事情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影响过度化。如:

如果老公离开我,我就活不下去了。

“娃考不进这所学校这辈子就没希望了”

DrBing:许多事,并没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没你想象的那么糟。


7. 直觉推理:根据自己的感觉而不是事实来评判事情。如:

“我现在有不好的预感,这事我一定会搞砸。”

DrBing:你直觉那么管用为什么不去买六合彩呢?


8. 单纯责怪别人或单纯责怪自己

反正我没错,永远都是别人的问题

'他离开我,是因为我不够好。'

DrBing:责任永远都是在于多方,而不是单纯一方的,不要全推给别人也不要全自己扛。


9. “我受不了了”面对挫折和困境时,把自己的承受能力看的很低,认为自己无法承受。如:

“在高峰时间挤地铁,我可受不了。”

“ 这件事太难了,我做不来。”

DrBing:好多事,头皮硬一下啃下来后,你会发现自己其实很牛掰。


上面这些思维模式看着熟悉吗?比男性更依赖感性思维的女人,非常容易踩坑。上面是女人常踩的9个坑,一旦这样的思维出现,消极想法喷涌而出,负面情绪就接踵而至了。


所以,一旦有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感到不爽)的时候,你的第一个反应应该是:


Wait,wait,wait,画面倒退,再来一次


这时候,立刻扫描自己的脑海,看看是不是在事情发生时自动套用了上面的其中一种思维习惯,一脚踩进了大坑。


然后切换到合理的思维方式,这里给出6个:


1.接受不完美

人类天然地对自己,他人和身边的事物有一种期待和想象,我们希望一切和自己的期待一样发展。然而因为我们对自身,对客观事物和规律了解的不透彻(我们只能不断接近,而永远不能完全地了解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世界)所以永远存在“事与愿违”。


这就是“不完美”的本质,所以,一旦你对自己和对世界的认知不是高度接近现实的话,“不完美”这个现象就是永远存在的。


所以你不能接受“不完美”的话,唯一的解决方法是提高自己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程度,而不是生闷气。提高自己对世界的认知不是那么一时半刻的事情,所以,更好的方法,是接受万事其实“不完美”这个事实。


建议:更好的思维方式是把自己的期待(所谓“完美”)定位100分,然后对事物真实情况做一个打分评价,60分以上就不抱怨,80分以上就允许偷乐。采用这个思考模式,结果不会差太多,但你会爽很多。


2.弃100%控制

出于对“完美“的期待和“人定胜天”的不实际想法,我们自然地认为人的主动干预可以决定事情的成败。真正心智成熟以后你就会发现世界并不是这样:世界不像学校教科书那样一切都能简化成单纯的公式,而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越想100%控制,越容易失控,对娃,对老公,对家庭甚至对职场挑战,都是一个道理。


所以当你计划的事情出了乱子时,真的值得那么大动肝火吗?是因为情况真的变得那么糟呢?还是单纯因为它和你的计划不一样?


建议:当事情并没有按照你周密的计划进行时,你的反应应该是:现在的情况比我计划的情况糟糕那么多吗?不是的话,生神马气呢?


3. 不贴标签:

当你再准备说自己或别人是一个“白痴”,“懒鬼”,“废物”,等等标签时,你可以再稍等一下,想一想你的这个标签是否真的能准确,全面的概括或评价自己或别人。我敢肯定答案是不能。因为人是多面的,复杂的,可以在不同环境下切换模式的多模式生物:我亲眼见到一个小孩在自己家里野蛮霸道,一到幼儿园(是个氛围很好的)就变成发自内心的温文尔雅。


绝不可能用一个或几个词就可以把一个人准确的概括出来。


建议:当你对自己或别人(尤其是还高度可塑的娃)的做法感到不满或失望时,记得只评价行为,而不要涉及到对人本身的评价。例如:娃这次比赛没拿奖,准备的时候太大意了。


4.把视野放宽:

不要只关注某一方面(特别是不好的那一面)而忽视整体,全面的看待问题,好的,不好的都列出来,以帮助你理清思路,更好的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停留在或抑郁自责,或愤怒的情绪困扰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