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篇《这家德国超市,为何能拳打家乐福,脚踢沃尔玛?》里,笔者分析了上游盈利模式与下游盈利模式,并简要介绍了德国ALDI连锁超市的核心理念——品种不少!品牌不多!同时又按商品消耗周期分为:固定上架和地堆上架。 笔者还强调:ALDI的这种购物模式对于ALDI企业文化来说固然非常重要,但它不是形成ALDI文化的“因”,而是“果”。 那么,导致让世人赞叹的ALDI商业文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对于我们中国零售业有什么参考价值?是否能给消费者带来实际的好处? ALDI管理模式 谈到ALDI的商业文化,马上会自然联想到,应该与ALDI管理模式有关。ALDI有没有自己的“管理秘籍”?答案是肯定的:有。 ALDI“管理秘籍”只有几个关键词:简单、节约、标准、质高价低、坚持。人们都知道这几个词的意义。但是,“知道”仅仅是“知识”,并不等于会用!“应用”才是真“本事”,才是“智慧”。 如果不知道如何运用,虽然认识这几个字,但也像面对《功夫熊猫》里无字的“功夫秘籍”一样,一筹莫展! 下面来看看,ALDI是怎样实践他们的管理秘籍的。 秘籍一:“简单” “简单”主要包括3个内容:购物简单、管理简单、营销简单。 首先是“购物简单”。 ·种类简单。商品种类和品牌数量不多。比如固定上架品种数不超过750种,每次地堆上架的换档商品品种在200-300之间。一个品种最多有2-3个品牌。 ·布局简单(见下图)。所有ALDI门店的商品布局结构和摆放顺序都一样。对于那些异形经营面积的门店(主要是早期市内店),也要确保商品摆放的顺序一致。
ALDI基本布局图(白色:固定上架商品区;灰色:通道区;黄色:地堆上架商品区;红色:周转仓库区) ·陈列简单。整箱陈列,不需开箱散件上架。而且,商品在物流中心装上笼车时,就已经考虑到门店上架时的商品陈列顺序了。 ·“道具”简单。所谓“道具”,是指摆放商品不同货架的总称。ALDI门店里有以下几种“道具”:固定货架,一般只有2到3层;地堆货架,就是承载换档商品的金属网状笼子;托盘;冰柜;冷柜等等。 其次是指“管理简单”。 内容包括:“分工”简单;“计划”简单;报表简单;组织结构简单(扁平化)。比如“分工简单”:岗位全面打通,人人胜任不同岗位;比如“报表简单”:报表种类不仅很少,而且报表间隔也很长,三个月一次。要知道,制作报表本身也是要增加管理成本的。其实,当报表满天飞时,真实数据的意义早就被“掩埋”掉了。 再次是指“营销简单”: 内容包括:除了摆在门店进出口处的下档期的邮报外,没有其他任何广告;没有积分打折;没有节日优惠;没有数量折扣;没有会员积分;没有促销活动;等等、等等。少量滞销商品直接降价处理。 由于“简单”,商品的管理成本、陈列成本、营销成本、物流成本都大幅度减少。成本低了,自然就有空间降低零售价格,进而吸引更多的顾客进店。 反观我们零售业不计其繁的促销手段:会员系统、积分打折系统、商品捆绑售卖、买多返现、让供应商承担“苛捐杂税”等等,其结果都是把商品的总成本给“促销”上去了,最终还是要顾客为高昂的商品零售价格买单。 现在不妨扪心自问一下,我们真的知道何为“简单”?即使“知道”而不实践,又有何用? 秘籍二:“节约” 德国人很“务实”。由于“务实”太抽象,不好效仿,所以还要进一步追问,什么是“务实”?其实,“务实”的核心就是两个字,“节约”。 下图是笔者在离科隆60公里,名叫Morsbach小镇的ALDI超市里拍的。
价签对应的商品是复合维生素泡腾片,0.99欧元/支。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两点信息: 1.价签纸是普通的单色纸。黄色是正常价签,红色是降价价签。价签纸上没有事先印好的格式和logo。 2.0.99打印成 -.99。 现在我们简单分析一下,ALDI是如何“抠门”的。 首先,为什么用“-”代替“0”?答案很简单,节约打印碳粉。 其次,为什么用无格式、无logo的单色纸?原因有三: ·不会打歪。我们预印刷格式的目的是为了精准打印。有趣的是恰恰因为印刷格式,才造成打歪,“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打歪了就得重打。耗纸耗墨,还得教会广大一线员工如何调整打印机、如何在打印机上正确放纸。这又大大增加了管理和培训成本。 ·节约印刷成本。预印刷格式及套色印刷是要花钱的。用单色纸当然就没了这笔开销。打印logo也是多此一举。顾客既然进了店,难道还需要用logo特别强调,这是本公司的价签?而且,印刷logo也是要交银子的。 ·一张单色的A4纸,既可以打印大价签,也可以打印小价签。所以,只需两种不同颜色的单色纸,就可打印不同规格的普通和特价价签。 再来对比一下我们的价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