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用钢琴描绘战火纷飞

 yawachu 2016-04-13

提到用音乐描绘战争,

大家的脑海里闪现出的是哪些音乐作品?

是贝多芬的《威灵顿之役》,

还是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

是凌厉肃杀的《十面埋伏》,

还是庄严深沉的《神圣的战争》?


  今天,我们走近一位作曲家的音乐创作,聆听他怎样用一架钢琴,描绘残酷的战争——他,就是普罗科菲耶夫。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

1891~1953

  谢尔盖·普罗科菲耶夫(Serger Prokofiev)是20世纪俄罗斯最杰出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之一。他1891年4月11日出生在乌克兰的小镇松佐夫卡,自幼随母亲学习钢琴,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难得的音乐天赋。普罗科菲耶夫13岁考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里姆斯基—科萨柯夫和格拉祖诺夫两位俄罗斯音乐巨匠,在作曲和钢琴两个领域都有出众的表现,还以优异的成绩赢得鲁宾什坦大奖。


普罗科菲耶夫也是一位杰出的钢琴演奏家

  1918年,普罗科菲耶夫离开祖国,开始了长达15年的旅居生活,度过了成功与失败交织的日子——作为演奏家,他大获好评,受到欢迎;作为作曲家,他却常常受到攻击,作品不被接受。这种状况直到1922年以后才逐步得到改善。而在1923年完成《第五号钢琴奏鸣曲》之后,这位杰出的钢琴天才有整整17年的时间不再写作钢琴奏鸣曲。

  1932年,普罗科菲耶夫决定回国定居,1933年起在莫斯科音乐学院授课,此时德国已经处在希特勒的魔爪下,欧洲被战争的阴影笼罩。不久,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祖国遭受纳粹军队入侵之时,普罗科菲耶夫选择重新开始钢琴奏鸣曲的写作,一连创作了三部被称为“战争奏鸣曲”的作品,成为了普罗科菲耶夫音乐创作的代表性杰作。 

  下面,我们就一起聆听这三部钢琴奏鸣曲的末乐章,感受普罗科菲耶夫笔下战火纷飞、硝烟弥漫、人民向邪恶的力量不屈抗争的场景吧。


A大调第六号钢琴奏鸣曲

第四乐章


演奏:王羽佳


降B大调第七号钢琴奏鸣曲

第三乐章


演奏:凯蒂娅·布尼亚蒂什维莉


降B大调第八号钢琴奏鸣曲

第三乐章


演奏:叶甫盖尼·基辛


精彩演出预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