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让孩子去刷牙洗脸了,他还是拖拖拉拉,不肯去; 晚上到点休息了,孩子还在看电视,不肯睡; 明明10分钟就能做完的作业,他硬是做了一个小时……” 爱磨蹭做事拖拉,“拖延症”可不只有大人有,孩子如果患上,情况会更糟。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孩子为什么会患上“拖延症”,其实很简单,孩子也想要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他们会变得懒怠,能偷懒就偷懒,不想要自己去做,不愿意做很多事情,而很多本该锻炼孩子做的事情,你是不是也会因为觉得他做不好,顺手就帮他做了?这样的“惯”性,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很多事情都是父母该做的,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会变得更爱“拖延”。 “拖延症”的孩子往往缺乏责任心,遇事能拖就拖,不想去做,做什么事都需要老师、家长的督促和监督。不难想象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很难把事情做好,而且还会厌烦别人的催促。这样的人,无论是工作和生活中,谁会喜欢呢? 请和宝狄一起帮孩子对抗可恶的“拖延症”!! 1、做个“懒”爸妈 家长要学会“偷懒”,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减少孩子对你的依赖。如收拾书包,打扫卫生,清理玩具等生活中的小事,要尽可能地交给孩子来做。 2、孩子的事情要有规律 让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这样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心。如早上让孩子先刷牙后喝水,然后再吃饭,久而久之,有规律的生活会帮孩子改掉“拖延”的毛病。 3、做个小“提示” 可以给孩子做一个“提示板”或者“提示本”,让他写好应该做的事情,放在孩子容易看到的地方,让孩子检查自己每天要做的事情。 4、别当“包办”父母 孩子起床后磨磨蹭蹭的,很多家长害怕孩子上学迟到而急得不得了,可是孩子却在一旁依然慢条斯理的,因为他心里明白,自己动作磨蹭没关系,妈妈会来帮我的。所以,要想让孩子不再磨蹭,父母就必须剔除对他的多余的关爱,让孩子远离对父母的依赖,更不能因为看孩子干得慢就一手包揽。 5、偶尔让孩子尝尝“苦头” 要是你发现孩子有拖延症的话,最好是让他们尝试下拖延症带来的坏处。 比如:孩子早上慢悠悠的,索性就让他迟到,体会迟到带来的后果‘孩子老是拖延不做作业,家长就不要催,让他尝尝不能完成作业被老师批评的苦头; 孩子拖延着不穿衣服,索性就让他们得一次小感冒,身体不舒服一回。 这些都是孩子应该去承受的后果,不然孩子就不知道后果的严重,也就不会去改正自己的毛病。 6、让孩子变“大人” 不要总觉得孩子小,就什么都不交给他做。告诉孩子“你长大了”,可以做很多事情了,把他当成一个平等的人来对待,该担当的时候就让他担当。 7、让孩子觉得“快得值” 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可以和孩子沟通,让他把节约出来的时间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8、做个好榜样 家长可以与孩子比赛。如比一比看谁吃饭吃得快,比一比看谁衣服穿得快,比一比看谁刷牙刷得快等等。自己本身也要改掉拖拉的坏习惯,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
|
来自: 郑公书馆298 > 《父母学习与社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