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尾数定律:管理的精确与模糊

 华夏基石 2020-12-01
管理微课堂 · 7

一个年轻人到某公司应聘一个负责采购的临时工作。与他同时进入最终面试的还有另外两个人,而且表现得都很出色。面试的最后一道题是:假定公司派你到某工厂采购2000支铅笔,你需要从公司里带去多少钱?一名应试者的答案是:120美元。采购2000支铅笔大概需要100美元,其他杂用就算20美元吧!另一名应试者的答案是:110美元。2000支需要100美元,另外可能需要10美元左右。

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这名年轻人的答案是:108.3美元。铅笔每支5美分,2000支是100美元,从公司到那家铅笔工厂,来回车票价是4.8美元,午餐费2美元,搬运工费用1.5美元,因此总费用为108.3美元。

这个年轻人被最终录用,他就是卡耐基。

卡耐基胜出的原因是他没有忽略0.3美元这个尾数,面试主管认为他是一个精确、严谨的人。尾数看起来不起眼,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忽略它。商店的很多货品喜欢把尾数定为8或9,如198元、389元等,就是利用人们经常忽略尾数的心理。

千万不要忽略尾数的威力,一个注重尾数的人,传达出来的信息不仅仅是精确、准确,还有真实、可信!那些忽略尾数或者小细节的人,常常给人留下随便、马虎的印象。注重尾数和细节的人则能够给人工作严谨的印象,领导也会放心地把一些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办。

点评:“尾数”不仅是数据,它可能是事务中的细节、流程中的小环节、制度规定中的小“瑕疵”,看起来都是“不拘”的细节,但它却常常构成事实中的关键信息。

我们在为企业做文化咨询项目时,走进企业的一瞬间就在捕捉这个企业的文化气质,从办公大楼的装修装饰,接待人员的精神气质,迎面走来的人员会不会点头致意,茶水间的布置,等等,无处不是这家企业文化的细节体现,而这些会成为最后写作企业文化报告中的一个重要参考——因为包含了这些细节,企业里的人感同身受、有体验感,所以对报告的认同感会很高。

一般认为,制度设计要抓大放小,扣战略、抓重点,但在人力资源管理,尤其是在把员工当客户、构建新型组织与人的关系时,管理者尤其要以体验思维、设计者思维去抠细节。把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细节抠到位了,员工的体验会更真切、更好。

比如有家企业在给员工订购端午、中秋节日福利商品时,考虑到现代人的健康饮食观念,都是粽子、月饼的话,都不怎么吃,而节日期间也都少不了要给亲朋好友送些礼品,于是推出定制版代送礼品服务,送父母、送伴侣、送朋友的,不一样的礼品组合,外加邮寄,员工的亲朋好友高兴,员工也高兴,顺带还收获了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反过来,制度有时也需要一些模糊和弹性,比如规定晚上加班到几点有晚餐的福利,即便知道肯定有大把“磨洋工”等着吃完加班餐再走的人,但相较于这项福利对于对于奋斗行为的牵引和激励作用,是得大于失,所以就不用精确到加班需要主管审核之类的约束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