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卡信息网上卖 密码竟然是真的

 但愿此刻永恒 2016-04-13

“卡在身上,钱莫名其妙地被转走了”,很多人会说这不可能。广州的吴先生原本也认为这不可能,但这匪夷所思的一幕就在他身上发生了。

银行卡在身上5万存款一周只剩300元

去年12月,吴先生收到了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短信上写着自己的名字,吴先生以为是某个没存号码的朋友发来的,就点击了短信中的图片。

由于手机并未出现什么异常,吴先生便没太在意。可一个星期之后,银行突然发来一条消费短信,原本存有5万多块钱的一张银行卡,余额竟然只剩下300多块钱了。

吴先生查询发现,在这一个星期里他的银行卡陆续在往外转钱,但银行发来的十几条消费短信,他一条也没接到。吴先生把手机拿到客服检查,被告知他的手机中了木马病毒,在一个星期内丧失了接收短信的功能,一个星期后木马病毒失效,短信功能才恢复。

60岁的吴先生平常就不太会用智能手机,所以手机中没有网银、支付宝等客户端,所以即便手机中毒,银行密码也不会泄露。而银行卡也一直在他自己身上,密码也只有他自己知道。那银行卡里的钱,到底是怎么没的呢?

“报料者”5分钟网上买到上千银行卡密码

就在吴先生卡被盗刷案发生不久,记者接到了一位自称老徐的报料人的举报。老徐说,在网络空间存在着一个规模庞大的盗取银行卡的黑色产业链。

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里,老徐发给了记者一份长达33页的文件。这份文件里记录了1000多条银行卡信息,每条信息都有卡主的姓名、银行卡号、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码以及银行卡密码。记者在文件中随机选取了不同省份的70个信息进行验证。其中,身份信息和电话号码全部正确,除了5个密码错误,其余65个银行卡密码全都正确。

报料人“老徐”提供的资料让记者看到了这个地下“黑市”的存在。在老徐的帮助下,记者对这个黑市进行了长达3个多月的调查。一步步看到了这个黑色产业链中隐藏的秘密。

盗取银行卡

三大方法

方法一:伪基站发送钓鱼短信

记者采访了数十位被盗取银行卡密码的受害者,发现其中很多人都有过相同的遭遇,就是收到了类似10086、95533等所谓的电信运营商或银行发来的短信,登录后被要求输入密码。

方法二:免费Wi-Fi窃取个人信息

除了使用钓鱼网站获取个人信息,记者发现犯罪分子还会利用免费Wi-Fi窃取个人信息。如果是骗子或者是黑客架设了一个免费Wi-Fi,用户一旦接入,所有互联网数据都可以被黑客监听或窃取。

方法三:改装POS机提取银行卡信息

在黑市中,POS机提取的信息数量要远远少于钓鱼网站上提取的信息,但是卖价却很高。犯罪分子通常会等半年以上才把信息出售,目的是让消费者积累消费记录,这样就无法追查是哪台POS机提取了信息。

拦截验证码

两种方法

方法一:让手机中毒拦截验证码盗取钱财

只要受害者点击木马程序,手机短信内容就会被犯罪分子拦截。犯罪分子通过事先掌握的信息将银行卡绑定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然后把钱转走。而此时受害者的手机既收不到消费提醒也收不到验证码 。

方法二:近距离干扰手机信号拦截验证码

通过特殊的改装设备对手机信号进行干扰,但使用这种拦截方式必须要靠近受害者。犯罪分子要怎么确定目标的位置呢?一般的手法就是给那个目标打电话,谎称自己是快递,套出地址,就能拦截。

银行卡被盗刷

该怎么办

冻结卡片,防止损失继续扩大——拨打客服挂失或者通过手机银行自行操作。

立即报案,立案回执要保存——这样在向银行主张权利时才有据可查。

留取证据——正确的做法是:立刻到附近银行取现,并打印凭证。据中央电视台报道

(原标题:银行卡信息网上卖 密码竟然是真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