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目标教学中行为动词的运用

 凡人sypls 2016-04-13

目标教学中行为动词的运用

开学初,我们举行了开学典礼,关校长的讲话让人深思,并为我们的教学指出了明确的方向。 针对当前的高考命题趋势,仅用延长教学时间和学生学习强度的方法来提高教学成绩,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近几年,学生文综成绩一直成为文科学生高考总分提高的瓶颈,究其原因,学生失分很大程度上是在科学解题、规范作答和创新思维方面。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双基教学中力求实效,而目标教学恰恰是突破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下面我从制定教学目标---实施教学目标----自评教学目标落实程度,几个层面谈谈我在目标教学中是如何运用行为动词的。

 一、制定教学目标,采用可操作性行为动词,明确对学生做出要求。

编制课堂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掌握学生已具备的学习水平,在此基础上规范适当的行为动词,旨在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既具有一定的清晰度,又有较高的达成度。

(一)基础知识方面,重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

   知识方面目标,采用行为动词:背诵、回忆、默写、列举、说明、描述等。

   理解层面目标,采用行为动词:区别、解释、归纳、说明、举例说明、简述、比较、判断、概括、质疑等。

   应用层面目标,采用采用行为动词:计算、解答、运用、使用、总结、拟定、评价、撰写、试论等。

   构建知识网络方面,采用行为动词:整合……知识、回顾总结、罗列等

  (二)基本技能方面,重在应试能力、应试技巧的培养。

    获取和解读信息方面,采用行为动词:审出、指明、选择、筛选、区分、判断、找出、划分等。

    调动和运用知识方面,采用行为动词:联系、灵活运用、根据、再现、综合运用等。

    描述和阐释事物方面,采用行为动词:总结、归纳、分层描述、规范说出、规范写清,用术语表述、用学科理论表述等。

    论证和探讨问题方面,采用行为动词:清晰归纳、比较、阐明、证明、概括、归纳、试分析等。

    二、实施教学目标,在每个教学环节中,有针对性地落实目标。

    1.回顾环节

    课前两分钟媒体展示上节重点内容,采用行为动词:背诵、回忆、默写、列举、说明、描述等。

    2.构建知识网络环节

    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构建某一节或某一课的知识网络,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采用行为动词:整合……知识、回顾总结、罗列等。

    3.基础知识梳理环节

    要求学生根据知识网络,再认、巩固高考考点,采用行为动词:背诵、回忆、背写、写出、简答、总结、说明、质疑等

    4.讨论交流环节

    对于重点、难点、易混点、易错点、学科内综合点和涉及的热点进行讨论交流,采用行为动词:描述、区别、解释、归纳、举例说明、分析、判断、辩别、讨论、阐释等。

    5.巩固练习环节

    通过高考题再现、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答题技能,可采用行为动词:计算、审出、指明、选择、区分、判断、找出、划分、总结、归纳、分层描述、规范说出、规范写清,用历史学科术语表述等。

   6.整理回顾环节

   对于一节课的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的主干知识和解题技巧、方法进行总结回顾,采用行为动词:清晰归纳、整理、总结、齐背、说明……解题思路等。

   三、自我评价教学目标落实程度,写出教学反思。

   一节课结束,学生应该学到些什么,掌握些什么,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达到什么目标,目标完成的程度,也值得我们思考。据此要求学生课后在学案中的教学反思环节简明扼要的写出收获和不足,采用行为动词:记住了、区分清楚了、会背写了、领悟了、注意到了、未掌握、不会用、需要注意、今后在……方面改进、希望老师……等。

    总之,目标教学的精华就在于以学生为主体,最后为学生的学而服务,我们竭尽全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标

分类

学习水平

 

对象检索

 

行为动词

陈述性水平

程序性水平

迁移性水平

 

 

 

 

 

 

了解

 

 

包括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

说出、背诵、辨认、复述、描述、识别、再认、例举等。

 

 

 理解

 

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别、扩展、提供证据,收集、整理信息等

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括、概述、区别、提供、预测、推断、检索、整理等

 

  

 

 应用

包括在新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

设计、质疑、撰写、解决、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等

 

 

 

 模仿

 

 

包括在原形示范和具体指导下完成操作,对所提供的对象进行模拟、修改等

模拟、尊重、再现、例证、临摹、类推、编写等

 

独立

操作

 

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完成、制定、解决、拟定、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

 

 

  迁移

包括在新的情境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况中适用性等

联系、转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等

 

过程

与方

法情

感态

度价

值观

经历(感受)

 

 

包括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

经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

 

反映(认

同)

 

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做出相应的反应等

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讨厌、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爱惜、蔑视、怀疑、摒弃、抵制、克服、拥护、帮助等

 

 

领悟(内化)

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等

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

         “三维目标”的分类、学习水平、对象检索与行为动词汇总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