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核病日 ▎7个数据帮你了解结核病!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6-04-13



肺结核是法定乙类传染病,虽然经过多年努力其患病率和治愈率以大大提升,但由于防治意识不强、社会流动人口频繁,有一部分结核病患者没有及时获得治疗。为此,小社特别整理了本期内容,希望能与广大基层医生共同学习,了解目前国内外关于结核病防治的最新知识,助力中国的结核病防控工作。


1

我国发病人数首次下降到世界第3位

 

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全球结核病2015年报告》。报告显示,在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中,南非的发病率继续排全球第一。发病人数方面,前3名为印度(220万)、印度尼西亚(100万)以及我国(93万)。


这是近20年来我国结核病发病人数国际排名首次下降到第3位。


2

2种 新技术



2015 年在结核病诊断方面的最大变化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了2 种技术,即线性探针和实时荧光定量PCR(XpertMTB/RIF)。尤其是后者,诊断1 例结核病例仅仅需要90 min,且全部操作都在封闭仪器中进行。这些分子生物学技术为结核病未来新诊断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
2种 新药物


新药的研发和注册比较缓慢。目前国际上有两种新的抗结核药物:贝达喹啉和德拉马尼。截止到2014 年年底,全球已有43 个国家在使用贝达喹啉治疗耐多药结核病。尽管如此,国内贝达喹啉的注册工作历经数年还没完成,德拉马尼的注册工作则刚刚开始,距离我们能够使用这些药物还需时日。


4
2项 核心任务


目前我国结核病的诊疗在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来说,核心任务是:


一是结核病可疑者的鉴别和转诊;二是确诊患者的督导服药和健康教育。


注意肺结核的症状体征


少数患者症状不明显或全无症状,仅在胸部X线检查时被发现。


1.起病缓慢,常以全身结核中毒症状为主,长期不规则低热、食欲不振、盗汗、疲乏等。婴幼儿可呈急性起病,突然高热2~3周后降为持续低热。


2.高度肿大淋巴结,可出现压迫和刺激症状,常见为干咳和刺激性咳嗽、哮鸣、声音嘶哑;引起支气管穿孔可发生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压迫静脉可致胸部静脉怒张;部分患者有胸痛。


3.少数患者可伴有结核变态反应引起的过敏表现: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和结核风湿症等。


4.婴儿常呈发育延缓、营养不良、消瘦、贫血,可同时伴有周围浅表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和耳后常见。胸部常无阳性体征,原发灶范围大者叩诊可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低或有管状呼吸音,当有肿大淋巴结压迫支气管时可听到局部哮鸣音。


5.常见合并症有支气管结核、淋巴结支气管瘘、肺不张及血行播散。


5
5类 抗结核药物


第1类——一线抗结核药,包括异烟肼(简称H,下同)、利福平(R)(9.2.9)、利福喷汀(L)、吡嗪酰胺(Z)及乙胺丁醇(E);

 

第2类——注射剂,包括链霉素、卡那霉素(K)、阿米卡星(A)及卷曲霉素(C);

 

第3类——氟喹诺酮类,包括环丙沙星(C)、氧氟沙星(O)(见9.2.14)、左氧氟沙星(V)(见9.2.14)、莫西沙星(MO)、加替沙星(G);

 

第4类——口服抑菌药,包括乙硫异烟胺(Eth)、丙硫异烟胺(Pth)、对氨基水杨酸钠(P)及环丝氨酸(Cs);

 

第5类——疗效不肯定药物,包括氨苄西林克拉维酸复合制剂、氯法齐明、克拉霉素及利奈唑胺。


6

抗结核疗程至少6个月


结核病在临床上为慢性迁延、需较长程的联合化疗的疾病,即使当前已被公认的短程化疗也需6个月的疗程,否则易于复发,甚至发展为耐药结核病、耐多药结核病(MDR-TB)、乃至严重耐多药结核病(XDR-TB),成为难治结核病。因此结核病的治疗必须遵循“早期、联合、规律、全程、适量”的原则。


7
结核病患者10个生活注意事项


①充足的休息,不要熬夜;

②全面均衡的营养;

③不能剧烈运动;

④不要随地吐痰,要用有盖的装有消毒液的杯子吐痰,消毒后倒入马桶;

⑤接触他人时最好戴口罩;

⑥不要对着人咳嗽、大声说话;

⑦经常开窗通风;

⑧急性期不要到人群拥挤、空气污浊的地方去,比如超市、大商场、地铁、麻将室、网吧、电影院等;

⑨避免受凉感冒等,因感冒时免疫力下降,可能会使肺结核加重,或并发肺部炎症;

⑩积极治疗合并症,常见的如: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病、高血压病等。尤其是糖尿病一定要积极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