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鲜电商终于等到“翻牌子”:是资本回暖了,还是巨头抢肉吃?

 昵称32056126 2016-04-14


2016年共有10家生鲜电商拿到资本投资,有人说资本回暖了,生鲜行业焕发“第二春”,但也有人认为“风口”还未到来,生鲜生意依然很难做。对于同一行业,为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


被打入冷宫近半年的生鲜电商,终于等到机会被人“翻牌子”。


数据显示,2016年共有10家生鲜电商拿到资本投资,有人说资本回暖了,生鲜行业焕发“第二春”,但也有人认为“风口”还未到来,生鲜生意依然很难做。天天果园创始人王伟就表示:“此刻的风口只是电商的风口,想蹭风口的‘伪生鲜电商’可以洗洗睡了。”更早之前,联想佳沃市集CEO崔晓琦以及上海抢鲜购创始人鲁振旺均明确表示过暂时不做生鲜、放弃生鲜的想法。

 

一边厢是融资数据实打实摆着,一边厢是业内人士普遍看衰,对于生鲜电商为何会出现截然不同的两种声音?


    资本寒冬论何来?


生鲜市场广大,消费频次高,所以有“亿万市场”之说,但由于生鲜的地域性强、标准化程度低、损耗大等多种原因,一直并未形成真正的巨头,也留下巨大的市场空间。所以在2008年前后,更多创业者涌入生鲜食品行业“掘金”。下图为2000年至今每年新增的生鲜电商数量表,根据图表清晰可见,2008年后入局生鲜食品行业的创业企业明显增多,2014年达到顶峰,2015年虽有下降,但数量也不低。

 

但生鲜行业怎么折腾盘子都太小,如何才能迅速做大占领绝大多数的市场呢?

 

此时,Uber、滴滴快的烧钱换市场份额的成功案例给了许多创业者灵感,生鲜烧钱大战就此展开。

 

可在实践中,越来越多人意识到生鲜是个个无底洞,烧钱不断、盈利无期,中国零售业生鲜研究中心李长明甚至表示,“99%的生鲜电商都在亏损”。

 

2015年恰逢“资本寒冬”来临,投资人口袋缩紧,没有自己造血功能的生鲜电商首当其冲遭遇融资困境,随着小农女、优菜网、卡卡鲜等数十家生鲜电商的转型、关闭,让“生鲜电商遭遇资本寒冬”论成为业界共识。


而如今,开年即有10家生鲜电商获投,如此看来的确有“资本回暖”之势。

 

但为何业内人士却否定“资本回暖说”呢?

 

品途商业评论生鲜专栏作者石三郎对此表示:“生鲜电商还是很难做的,依然是烧钱阶段。对中小生鲜电商来说,前景依然暗淡。其实,生鲜电商一直是高烧不退,后来者踏着前人的尸骨前行。但作为一个因为难做而依然没有一统江湖的企业出现的领域,生鲜市场巨大的市场容量依然吸引资本和创业者。没有足够资本支撑,生鲜电商无法玩转。我觉得,不是资本回暖,只能是巨头争夺最后一块肥肉的战场。”


   “深”是主旋律


生鲜电商“不性感”众所周知,发展至今,用户消费习惯难以培养、物流损耗大、标准化程度低等几个老毛病还是无法根治,甚至很多企业在烧完资本大把钱之后依然未能找到有说服力的盈利模式。但生鲜行业市场广大,所以财力深厚的BAT又怎会放过这块蛋糕?早有腾讯投每日优鲜,百度入股中粮我买网,京东携手天天果园,如今阿里巴巴又连投U掌柜、河马鲜生,巨头势力越来越大,所以业内人士的担忧并不无道理。

 

巨头“争食”,背后一定有其投资的逻辑,那么哪些企业获投?他们有怎样的吸引力?品途商业评论将这10家企业的成立时间、模式、融资状况整理如下:

 

品途商业评论发现,这10家电商主要集中在5类模式:从不同产地采购水果出售给C端用户的B2C模式;为B端用户提供交易信息或服务的B2B模式;从自有农场采购供货给C端用户的F2C模式;做小摊贩与C端用户对接的C2C模式;以及线下拥有体验店的O2O模式。

 

如上图所示,2016年发生的10起生鲜电商融资事件中,资本选择了4家B2C模式,B2B模式和F2C模式各2家,C2C与O2O模式的各1家。 

 

生鲜电商在成立初期,基本都是B2C模式,而后在2014~2015年,涌出大量O2O模式,这些都或多或少跟当时的资本扎堆投资相关。如今看来,投资也在逐渐分化,还没有哪一种的模式可以获得资本的更多青睐,但获得融资的生鲜电商都有一个特点—模式比较“深”:

 

易果生鲜与天天果园耕耘行业长达7年,资历老、壁垒“深”、资本实力雄厚:找冻品网、宋小菜、U掌柜都是在生鲜供应链上入局,“用不同的供应链模式解决不同属性的商品”,切入点“深”;而俺的农场和良食网均拥有生鲜基地,直击源头,产业链够“深”。


    生鲜SaaS:资本最爱它


既然资本偏爱模式“深”的生鲜电商,是否意味着其他等待基本给养但生鲜电商都该转型深耕供应链?品途商业评论近期与相关领域的投资人和创业者交流时发现,想在此时掘金生鲜电商市场,做行业内的“工具”似乎更适合。为什么这么说?

 

 满足资本的“创业在风口”需求


品途商业评论在年初曾写过《生鲜电商的困局与出路:这些数据证明资本寒冬还未过去?》一文,这其中有几个数据值得注意:190生鲜电商,仅7家拿到C轮融资、6家拿到B轮融资,24家拿到A轮融资。《2015年中国电商投融资盘点》也表达了类似观点:电子商务领域投资主要集中在天使轮及A轮。

  

集结号资本的创始人范黎曾在接受采访时对品途商业评论表示:投资种子天使的资本基本不会选择太冷门的项目投资,因为涉及到半年后有资本接手的需求。目前什么冷?泛滥的O2O。什么最热?企业服务、SaaS首当其冲。在现阶段想要获得资本的青睐,做SaaS模式的“工具”最明智。

 

 满足用户刚需的市场定位


对于生鲜电商而言,库存系统、客户管理系统、客服系统等是必备的。但生鲜创业公司时间精力有限,自己开发的话成本太高、周期过长,反倒是给了有心转行做服务商的企业机会。作为曾经一个战壕里出来但创业者,他们既服务过C端但用户,又作为B端对生鲜电商的作业流程十分了解,做出来的产品直击痛点,在实操中更符合生鲜企业的需求,实现效率最大化。

 

  想被“翻牌子”:别花里胡哨


目前为生鲜电商服务的公司多吗?接受采访的调果师、一米鲜以及田鲜三家创业公司创始人均表示,不少;但真正能用着舒心的,没几家。

 

这3家生鲜电商企业中,使用第三方服务商产品的仅有一米鲜,而其创始人焦岳表示:“(跟许多服务商聊过)感觉他们花哨的功能多,实用的工具并不多,作为创业公司,性价比对我们而言还挺重要。”

 

从焦岳的这段话不难看出,在某种程度上市面上不了解行业的服务商提供的产品有其弊病,而行业被革新的空间也是极大的。从品途商业评论近期集中走访都数家saas服务商的情况来看,他们也把倾听企业需求摆在产品研发的首位。生鲜企业如果想转行做saas不仅得了解自己从前得需求,也得了解同行的痛点。


只不过,转型生鲜saas这条路是不是迎合投资人的最佳姿势,那又得把这些选手放倒另一个风口,另一个战壕里。到时与他们直面的是更加有技术、专业、有实力的企业服务商,生鲜电商的从业经验战斗力几何,静待市场验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