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浪漫与美的极致——法国数学家群星璀璨之谜

 云端陋室 2016-04-14

?

浪漫与美的极致

——法国数学家群星璀璨之谜

十八岁的瑞典公主Kristina爱上了自己的数学老师,惹得老国王大怒,要知那位数学老师已经五十三了,怎能配上自己的掌上明珠?一气之下,他把数学老师逐回法国,还没收了老师写给爱女的所有信件。这天,又一封来自法国的信件落到国王手里,打开一看,信的内容只有短短一行:r=a(1-sinθ)。国王自然看不懂,于是找来首都所有科学家,也没人能看懂。此时国王得知,那个数学老师染上黑死病,很快就不行了。于是他把信交给爱女。公主看到公式,几乎跳了起来,这是全世界只有他们两人才知道的秘密——用代数公式来表示平面的几何坐标。这个公式画出来,是一颗心的形状。原来老师心中,一直爱着她。

多浪漫的爱情故事!故事中的男主角,就是被称为“近代科学始祖”的法国著名数学家笛卡尔(René Descartes)。

好玩的是,后人考证时发现,老国王在笛卡尔去瑞典给公主教学之前,早已作古了,根本不存在棒打鸳鸯的故事!人们之所以津津乐道此轶事,很大程度是因着笛卡尔这个人。他不仅是西方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留下了“我思,故我在”(Je pense, donc je suis) 这句名言,还创立了解析几何。

除去笛卡尔,同时代的法国,还为世界贡献了另外两位杰出的数学家。

其中一位是费马(Pierre de Fermat),1637年由他提出的Le dernier théorème de Fermat费马大定理,整整困扰数学界358年,引得一代代数学奇才为之前赴后继。德国G?ttingen大学的数学系主任Edmund Landau,曾收到过无数证明费马大定理的信件,后来信件实在太多,他干脆印了批卡片,上面写着:



亲爱的_____ ,
谢谢您寄来的关于Fermat大定理的证明。
第一个错误在______页______行这使得证明无效。
E.M.Landau


即使是这样来处理退稿,剩下的那些有待考证的稿件,堆起来还有3米多高,可见当时人们证明费马大定理的热情。最可气的是,费马本人竟在此定理旁写下这么一行小字:Cuius rei demonstrationem mirabilem sane detexi hanc marginis exiguitas non caperet. 意思是:“我有一个对这个命题的十分美妙的证明,这里的空白太小,写不下。”这话说得真叫找抽。直到1994年,英国数学家Andrew Wiles安德鲁·怀尔斯把20世纪数论的所有成就融合一体,给出来一个万能的证明,费马大定理才被正式解决。

另一位数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大家都很熟悉。这人绝对是天才,十四岁时,已经出席法国最高级别数学家的聚会。近代概率论的奠基者是他,世界上第一台数字计算器的设计及制作者也是他。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里,有种叫PASCAL语言的,之所以有此命名,自然是为了纪念帕斯卡在计算机领域的贡献。他还是位哲学家,在其名著《Pensées思想录》里,他留给世人一句名言:“人只不过是一根芦苇,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L’homme n’est qu’un roseau le plus faible de la nature ; mais c’est un roseau pensant) 。

斯言极是——人因着思想得以伟大,数学又是一切知识中的最高形式,难怪从古至今,数学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地吸引着众多英才俊杰自愿投身其中,并乐此不疲,这其中又以法国人为最。

自17世纪20年代始,法国不断涌现出一批批的数学大师,每一位放在数学史上,都是傲人的角色,比如达兰贝尔、拉格朗日、拉普拉斯、蒙日、蓬斯莱、柯西、伽罗瓦、伽罗瓦、庞加莱……据统计,法国是世界上获得菲尔兹(Fields)奖(此奖是授予40岁以下青年数学家的最高荣誉,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人数最多的第二大国,仅次于美国,如果从人口比例来算,法国绝对是世界第一。

法国从不缺数学人才,数学家的生活,也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般枯燥乏味,恰恰相反,很多人拥有传奇人生。比如天才少年迦罗瓦(évariste Galois),解决高次方程问题的著名理论——群论就是由他提出的。要知道高次方程这个难题,已困扰数学界三百年之久,而提出群论的迦罗瓦,当时才十八岁,还是一名中学生。由于迦罗瓦的理论太过超前,数学家泊松都为理解他的论文而绞尽脑汁,即使如此,看了四个月,泊松还是“完全不能理解”。直到14年后,群论才被人们接受。

可惜迦罗瓦身处一个大动乱年代,因参加反对反动政权的斗争,他曾两次被捕入狱。出狱后,政敌设下一个圈套,他卷入了一场所谓的“爱情与荣誉”的决斗。与迦罗瓦决斗的,是法国当时最好的枪手。决斗时,两人只相距25步,迦罗瓦当即被击中腹部,而他自己的手枪里,却一颗子弹也没有。伽罗瓦死前,对哭泣的哥哥Alfred说:“不要哭,我需要足够的勇气在二十岁死去。”

这位数学史上最富传奇与浪漫色彩的天才陨落了,一个新的时代也同时开启——迦罗瓦的理论,不仅对今后的代数学方向起到决定性作用;即使是物理学、化学的许多分支,也都深受其影响。

再比如苏菲·热尔曼(Marie-Sophie Germain),她出生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法国银行总裁。热尔曼从小喜欢数学,还源于一个故事。有天,热尔曼读到罗马攻占叙拉古城时,阿基米德还在专心研究一堆沙子组成的几何图形,没听到某个罗马士兵的问话,以至招来杀身之祸。热尔曼就想啊,能让人如此痴迷于一个东西,乃至不顾生死,这个东西一定是世界上最美的、最迷人的。于是,她选择了数学,还自学了微积分。

当时,法国女性在学术上受到严重歧视,比如巴黎综合工科大学(Polytechnique)就不收女生。热尔曼想了了个法子,她弄来这个学校所有的数学讲义,自己钻研,还以男生Le Blanc的名义,上交作业。著名数学家拉格朗日读到热尔曼的论文后,极为欣赏,决定去Le Blanc家亲自见见这位高材生。热尔曼女扮男装的行为穿帮了,可拉格朗日不是俗人,他欣然收下热尔曼为徒。

热尔曼对数学的兴趣日浓,她选择当时名声最盛的费马大定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不久,她把自己的研究结果寄给数学家高斯(Gauss),赢得高斯极高的评价,热尔曼的这个结果,在当时是最好的,那时她才二十岁。

1816年,法国科学院的一则悬赏在数学界炸开了锅,这个悬赏是关于弹性表面的数学表达式,最终热尔曼胜出,成为第一位凭借自己的学术成绩获得“科学院金质奖章”的女性。

可惜的是,这位被称为“法国数学花木兰”、近代史上第一位作出重大成绩的女数学家,尽管在数论、应有数学等方面硕果累累,并在始终受到歧视,一生未获得任何学位,更别提进入大学当教授了。在她的死亡证明书上,身份被登记为“无职业未婚妇女”。后人为纪念热尔曼对数论的贡献,将p与2p+1质数称为“苏菲·热尔曼质数”。巴黎的一条街道和一所高中,也都以热尔曼的名字命名。

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有一种说法,法国人不是不会算术的,就是大数学家。这话太过夸张,不过也说明法国盛产数学家的事实。于是人们开始找原因了,说其他国家小孩数数,都是从1顺次递加数到100;法国小孩呢?人家一百以内都有加减法了。还别说,法国人确实把70说成60+10(Soixante-dix),71是60+11,99不念99,念4x20+10+9(Quatre-vingt-dix-neuf)——好嘛,连乘法都出来了!所以如此复杂,是因为法语数字不是纯粹的十进制,而是十进制、二十进制、六十进制的混合,用十进制的数字去表达二十、六十进制的算法,明显增加了计算步骤。

法国人对推算相当感兴趣,教学上也以此为重。法国孩子不会背公式,学校把数学当作锻炼学生的思维体操,考试时,会给学生流出大量的时间,留待孩子们慢慢推导,推出来再慢慢做题。法国学生做题,都是逐步推导,一点也不急,从不跳步走,他们非常享受这个推导的过程。在推导期间,常有触发灵感的瞬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自己推导出来的公式特有成就感,对这门学科也会特别喜爱。

数学家在法国地位相当高,过去就有许多贵族醉心于数学。除去成就感,数学吸引他们的原因,还在于法国人把数学视为祖国文化的一部分。在《高斯传》中,作者写过这么一段话。“有一个异乡人在巴黎问当地人,‘为什么贵国历史上出了那么多伟大的数学家?’巴黎人回答,‘我们最优秀的人学习数学。’又去问法国数学家,‘为什么贵国的数学一直享誉世界呢?’数学家回答,‘数学是我们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

数学于法国人来说,也意味着美和浪漫。法国数学家棣莫弗(Abraham de Moivre)一次偶然读到牛顿的《Principia 原理》,他信手一翻,却惊奇地发现:“数学竟然如此精深如此美丽的一门学问!”于是,不仅买下那本书,还撕下书页,以便揣在口袋随时研读。

Chancellor W.E曾说:“学习数学是为了探索宇宙的奥秘。如所知,星球与地层、热与电、变异与存在的规律,无不涉及数学真理。如果说语言反映和揭示了造物主的心声,那么数学就反映和揭示了造物主的智慧,并且反复地重复着事物如何变异为存在地故事。”

试想下,如此精妙、美丽、浪漫的数学符号,在自己手下缓缓铺展开来,由此渐次揭开宇宙的奥秘——还有比这更令人心醉的吗?当我们读到《三体》里面提到宇宙中最高级的武器可能是数学公式,看到《Fringe危机边缘》中的小孩通过音乐导出一个数学公式,并实现了隔空取物这个想象——那种心灵的震撼,真是无法用语言形容。更奇特的是,还催生出一种极度浪漫之感。怪不得有人说数学是浪漫的极致。

善哲思、乐推导、地位尊,兼之对数学那种唯美与浪漫的迷醉,凡此种种,造就了法兰西数学上技压群雄的辉煌成就。

本文来源Prelude

作 者:丁七玲


思考的乐趣
美哉数学
爱上高数
数学名家
关键词
爱数学


微信号:imath36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