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惠山的泉水,经茶圣陆羽品评为“天下第二泉”。唐朝翰林学士李绅曾形容惠泉“在惠山寺松竹之下,甘爽,乃人间灵液,清澄鉴肌骨,含漱开神虑,茶得此水,皆尽芳味”。唐朝时曾被指定为贡品,许多官员以得到一瓶二泉水为幸事,历朝文人咏二泉的佳作不少,特搜罗一些,供乡人回忆,供广大诗词爱好者欣赏。 惠泉(唐·李德裕) 兹泉由太洁,终不畜纤鳞。 到底清何益,含虚势自贫。 明玑难秘彩,美玉讵潜珍。 未及黄陂量,滔滔岂有津。 [作者介绍]李德裕(787-850), 唐赵郡人,字文饶。入翰林充学士,禁中书诏,寻转考功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敬宗时出为浙西观察使。文宗即位,加检校礼部尚书,召为兵部侍郎。武宗时由淮南节度使入相,弭藩镇之祸,决策制胜,威权独重。 别石泉(唐·李绅) 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 微渡竹风涵淅沥,细浮松月透轻明。 桂凝秋露添灵液,茗折香芽泛玉英。 应是梵宫连洞府,浴池今化醒泉清。 [作者介绍] 李绅(772—846)唐润州无锡人,原籍亳州谯县,字公垂。李敬玄曾孙。为人短小精悍,工诗,时号“短李”。累迁尚书右仆射、门下侍郎,出为淮南节度使。卒谥文肃。有集。 慧山(宋·顾逢) 空山尘不到,白昼定僧禅。 龙口一泓水,人间第二泉。 殿高云气湿,屋断树阴连。 张祜曾题品,唐碑尚俨然。 [作者介绍] 顾逢,宋吴郡人,字君际,号梅山樵叟。学诗于周弼,名居室为五字田家,人称顾五言。后辟吴县学官。有《船窗夜话》、《负暄杂录》及诗集。 惠山(宋·张蕴) 石苔滑汰屋连斜,第二泉边古佛家。 一壑松风听不了,却留僧坐自煎茶。 [作者介绍]张蕴,字仁溥,号斗野,扬州人。理宗嘉熙间为沿江制置使属官。宝祐四年(1456)以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为御试封弥官。 次韵士特试谷帘泉见怀之作 其一(宋·李纲) 桑苧尝来第二泉,翠松偃盖色相鲜。 谷帘窦乳争多少,西子南威各自妍。 [作者介绍]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居士,邵武人,自其祖始居无锡,徽宗政和二年(1112)进士。积官至监察御史兼权殿中侍御史。卒谥忠定。有《梁溪集》。 游惠山观第二泉 其一(宋·曹彦约) 僧人颜似松杉老,斋饭味知泉石多。 我不能茶有风冷,爱山成癖欠消磨。 游惠山观第二泉 其二(宋·曹彦约) 自逢陆老问君名,又见苏公记此行。 从此却归庐阜去,岂无声寄谷帘兄。 [作者介绍]曹彦约(1157—1228),宋南康军都昌人,字简甫,号昌谷。孝宗淳熙八年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卒谥文简。有《舆地纲目》、《昌谷类稿》、《经幄管见》、《昌谷集》。 汲惠山泉烹日铸 其一(宋·程公许) 小艇冲风过惠山,石螭引脰伫漪涟。 白头未了红尘债,再酌人间第二泉。 [作者介绍]程公许,宋叙州宣化人,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洲。宁宗嘉定四年进士。官至权刑部尚书。立朝刚正,为文有才气,著述多散佚,今存《沧洲尘缶编》。 送张端袤赴潘葑(宋·刘宰) 汲取人间第二泉,酿成天上酌神仙。 渠侬得此良佳矣,我辈为之或未然。 职守近来成漫浪,湖山佳处且回旋。 向阳花木逢春易,会取声名动日边。 [作者介绍]刘宰(1167—1240),宋镇江金坛人,字平国,号漫塘病叟。先宗绍熙元年进士。退居三十八年,在乡置义仓,创义役,赈济万余人,又定折麦钱额,毁淫祠八十四所。有《漫塘文集》。 与客往天宁素饭以惠山水煎茶(宋·李正民) 精舍閒游结胜缘,老来宁复嗜腥膻。 共分摩诘众香饭,仍试华山第二泉。 石鼎煎来甘有味,乳花浮处色尤鲜。 几年泻卤伤牙颊,吮漱华池便欲仙。 自注:惠山本名华山,张又新以此泉为第二。 [作者介绍]李正民,宋扬州人,字方叔。李定孙。徽宗政和二年进士。历官中书舍人。有《己酉航海记》、《大隐集》。 惠泉分茶示正孚长老(宋·杨万里) 寒泓不到十馀年,老眼重看意惘然。 漱裂苍崖玉龙口,堕成清镜雪花天。 须烦佛界三昧手,拈出茶经第二泉。 珍重赞公惊久别,且谈诗句未谈禅。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宋吉州吉水人,字廷秀,号诚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调零陵丞。孝宗初知奉新县,以荐为国子监博士。历太常博士、广东提点刑狱,进太子侍读。工诗,自成诚斋体,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号称南宋四大家。有《诚斋集》。 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宋·苏轼) 踏遍江南南岸山,逢山未免更流连。 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石路萦回九龙脊,水光翻动五湖天。 孙登无语空归去,半岭松声万壑传。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苏洵子。仁宗嘉祐二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兼侍读。谥文忠。所作诗文清新畅达,作词豪放,开拓内容,突破绮靡词风,工书善画。有《东坡七集》、《东坡志林》、《东坡乐府》、《仇池笔记》《论语说》等。 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 其一(宋·苏辙) 无锡铜瓶手自持,新芽顾渚近相思。 故人赠答无千里,好事安排巧一时。 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看色尤宜。 枪旗携到齐西境,更试城南金线奇。 次韵李公择以惠泉答章子厚新茶二首 其二(宋·苏辙) 新诗态度霭春云,肯把篇章妄与人。 性似好茶常自养,交如泉水久弥亲。 睡浓正想罗声发,食饱尤便粥面匀。 底处翰林长外补,明年谁送霅溪春。 [作者介绍]苏辙(1039—1112),宋眉州眉山人,字子由,一字同叔,号颍滨遗老。苏洵子,苏轼弟。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复举制科。累迁御史中丞,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卒谥文定。为文汪洋澹泊,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兄合称三苏。有《栾城集》、《诗集传》、《春秋集传》等。 刘德修少卿避暑惠山因便寄赠(宋·范成大) 鸣凤朝阳尺五天,匆匆忽过白鸥边。 遥怜海内无双士,独酌人间第二泉。 决去君今身似叶,赠行谁有笔如椽。 老夫但祝重相见,未拟消魂赋黯然。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宋苏州吴县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高宗绍兴二十四年进士。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卒赠少师,追封崇国公,谥文穆。素有文名,尤工于诗。有《石湖集》、《揽辔录》、《吴船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等。 鉴堂上人招余游慧山行舟不成往因寄(元·张翥) 竟负山游约,长怀第二泉。 毁茶休著论,载酒谩回船。 会摘春林雨,来寻午灶烟。 从师坐联句,祗恐废安禅。 [作者介绍]张翥(1287—1368),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慧山泉二首 其一(元·曹伯启) 南越瓯闽北拒燕,醯鸡来往瓮中天。 年来巳报霜飞鬓,才识人间第二泉。 [作者介绍]曹伯启(1255—1333),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累迁常州路推官,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游惠山寺(元·张雨) 水品古来差第一,天下不易第二泉。 石池漫流语最胜,江流湍激非自然。 定知有锡藏山腹,泉重而甘滑如玉。 调符千里辨淄渑,罢贡百年离宠辱。 虚名累物果可逃,我来为泉作解嘲。 速唤点茶三昧手,酬我松风吹兔毫。 [作者介绍]张雨(1283—1350),元杭州钱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又号贞居子。好学,工书画,善诗词。年二十遍游诸名山,弃家为道士。有《句曲外史》。 酌惠泉二首 其一(明·湛若水) 天一元生我,来看第二泉。 平生观海意,此际更渊渊。 [作者介绍]湛若水(1466—1560),明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秦廷韶太守及九龙山樵陆懋成请游惠山遂酌第二泉饮听松庵次少师姚广孝留题旧韵一首(明·程敏政) 江雨吹风过,山门向晚开。 汲瓶分水去,骑马听松来。 老鹤惊人起,新篁夹路栽。 多君怜别意,随处送春杯。 [作者介绍]程敏政(1445—1499),明徽州府休宁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进士。授编修,历左谕德,以学问该博著称。有《新安文献志》、《明文衡》、《篁墩集》。 惠山泉(明·区大相) 问讯惠山寺,因知第二泉。 饮冰当夏日,沸雪散炎烟。 远汲通殊域,分流灌野田。 何人漱玉齿,细读品茶篇。 [作者介绍]区大相,明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万历十七年进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唐子两司锡学前后八年矣迁教授岳州以行锡诸生碑之以志去思(明·王世贞) 聊携杏坛席,去上洞庭船。 碑洒阳城泪,官深夏禹年。 名缘却贽重,诗为解颐传。 一问君山酒,何如第二泉。 [作者介绍]王世贞(1526—1590),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二泉观鱼(清·陶麟) 泉水清如许,山中源脉通。 竹炉烹雪月,石榻听松风。 岩柏依然翠,池鱼剩旧红。 层峦开竹径,万壑似穹窿。 [作者介绍]清·陶麟,字藜青。无锡人。 赠李为与浒墅主政四首 其三(明·董其昌) 雀舌龙团旧谱传,春风初逗斗茶天。 劳人水递何须置,廨宇相望第二泉。 [作者介绍]董其昌(1555—1636),明松江府华亭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编修,天启时累官南京礼部尚书。工书法,初学颜真卿,又学虞世南,出入魏晋各大家,书风率易中得秀色,章法疏宕秀逸,为一代大家。卒谥文敏。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画旨》、《画眼》等。 观蒙惠二泉(明·黄廷用) 二泉喷玉下荆门,流钵峰前试一尊。 石罅微茫通蜀道,胡僧眼底识泉源。 [作者介绍]黄廷用(1500—1566),明福建莆田人,字汝行,号少村、四素居士。嘉靖十四年进士。累官至工部右侍郎。有《少村漫稿》。 月夜偕高令公次登惠山饮第二泉一首(明·黄省曾) 落日惠山生紫烟,参差龙刹俯江天。 清觞碧草金岩上,潇洒春空挥五弦。 [作者介绍]黄省曾(1490—1540), 明苏州府吴县人,字勉之,号五岳。通《尔雅》。嘉靖十年,以《春秋》魁乡榜,而会试累不第。从王守仁、湛若水游,又学诗于李梦阳,以任达跅弛终其身。有《西洋朝贡典录》、《拟诗外传》、《客问》、《骚苑》、《五岳山人集》等。 周文伯载赐中泠慧山泉水赋谢(明·于慎行) 过江曾酌南酃水,恨隔毗陵第二泉。 何意双罂来远道,并教五月失炎天。 香疑露下金茎夜,色忆冰分王井年。 小试龙团俱妙品,清风两腋总泠然。 [作者介绍]于慎行(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隆庆二年进士。累迁礼部尚书。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登惠泉寺(明·张萱) 昨来江上啜中泠,更汲名泉贮玉瓶。 万斛流悬双宝碧,一泓寒浸九峰青。 曾随月色花间去,宜杂松声雨后听。 已乞金茎苏病肺,还从水品试茶经。 [作者介绍]张萱 (1459—1527),明松江府上海人,字德晖,号颐拙。弘治十五年进士。官至湖广布政司参议,主粮储。 次侯明府九日游惠泉(明·邵宝) 病不登高数负秋,却怜令尹此閒游。 清知流水山中出,远见云飞海上浮。 僧具袈裟惟茗供,客过方丈有诗留。 秪应稼穑关心在,莫话忘机欲对鸥。 [作者介绍]邵宝(1460—1527),明常州府无锡人,字国贤,号二泉。成化二十年进士,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拜南礼部尚书。诗文以李东阳为宗。谥文庄,学者称二泉先生。有《漕政举要》、《慧山记》、《容春堂集》等。 陆子泉(明·秦璠) 达人不作千年计,志士常怀万物情。 陆子自能耽此水,二泉吾得濯其清。 明明夜月亭涧竹,日日秋风谷底铛。 头白一瓢知冷暖,抱琴高卧听松声。 [作者介绍]秦璠,字景美,号东皋,明无锡人。著有《东皋集》。 出唐安寺寻蒙惠二泉(明·区怀瑞) 山桃吐火柳含烟,二月桥光更可怜。 翠幕不遮江汉女,银罂争挈惠蒙泉。 空闻桂楫沧浪咏,实少莼丝罨画船。 乞与军持那得尽,只应饮马过流年。 [作者介绍] 区怀瑞,明广东高明人,字启图。少有才,天启七年举人,授当阳县知县。有《趋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 雪夜郑太吉送慧山泉(明·文徵明) 有客遥分第二泉,分明身在慧山前。 两年不挹松风面,百里初回雪夜船。 青箬小壶冰共裹,寒灯新茗月同煎。 洛阳空说曾驰传,未必缄来味尚全。 [作者介绍]文徵明(1470—1559),明苏州府长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善诗文,工行草,精小楷。画尤胜,擅山水、花卉、兰竹、人物,有室名玉磬山房。既卒,私谥贞献先生。有《甫田集》。 修褉惠泉次韵(明·谈纲) 桃花欲尽柳枝妍,春色将归正可怜。 郑俗采兰当上巳,晋时流水悼群贤。 溪光锦缆迥罗绮,山色琼楼沸管弦。 我亦汤盘同袚褉,漪澜亭畔酌清泉。 [作者介绍]谈纲(1438--1507)字,宪章,号勿轩,更号秋云。明无锡人。成化五年(1469)进士。初官刑曹,有政声。后授南京刑部主事,出守广信、莱州,敦尚教化。 过锡山同张奠夫访第二泉用濓溪先生萍乡诗韵(明·刘宗周) 牛斗斜横剑气寒,第来泉品让儒酸。 道心一掬尘开镜,仙掌孤撑露在盘。 满地江湖悲寂寞,半天猿鹤可平安。 匆匆指点山亭上,留得宗风几许般。 [作者介绍]刘宗周 (1578—1645),明浙江山阴人,字起东,号念台,晚改号克念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累擢左都御史,有《周易古文钞》、《圣学宗要》、《刘蕺山集》等。 游锡山二泉偕素峰叶长官(明·庞嵩) 赢得看山共胜游,漫携斗酒放仙舟。 石龙嘘沫香云湿,铁马敲风古寺幽。 葵蕊向阳初到夏,竹阴笼午颇疑秋。 脚跟摆脱尘缘外,俯仰飞潜总自由。 [作者介绍]庞嵩, 明广东南海人,字振卿。嘉靖十三年举人。二十三年官应天通判,在官常集诸生相与讲习。后复从湛若水游。有《刑曹志》。 惠山泉用坡公韵(明·邵名世) 名泉天所钟,能浣诗人腹。 大哉乾坤内,支泒凡几族。 剑池与龙池,渟泓石潭蓄。 中泠逼建业,大江波相续。 谷簾音清壮,如击渐离筑。 盘纡蝦蟆口,郁若蛟螭蹙。 第二名兹泉,特以谤语凟。 试步漪澜堂,箬裹圻新绿。 数椀通仙灵,至味胜飱玉。 众泉胥朝宗,俯首甘臣仆。 圆池郭若盆,玩之才一掬。 岂知千古人,齿颊余芳馥。 天随玉川徒,游屐山中熟。 诗肠瀹灵源,泱漭流万斛。 [作者介绍]邵名世,字翼兴号空斋,明无锡人,壬戌进士,除南京兵部主事。 薛又洲携杖山行图(清·李兆洛) 黄海安期宅,青山太白祠。 何如九龙坞,小酌二泉池。 涧畔多瑶草,松根足伏芝。 无因小儿女,却负向平期。 [作者介绍]李兆洛(1769—1841),清江苏阳湖人,字申耆。嘉庆十年进士。任安徽凤台知县七年。主讲江阴暨阳书院二十年。专精史学,尤嗜舆地。有《养一斋集》、《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历代地理沿革图》等。 月下观惠山泉 其一(清·赵熊诏) 此夜清辉好,来寻第二泉。 影分扬子月,光近太湖天。 古砌涵秋色,空亭带晚烟。 半轮愁滴碎,斜照石栏边。 [作者介绍]赵熊诏,清江苏武进人,字侯赤,一字裘萼。康熙四十八年状元,授修撰,入直南书房。工诗文,通籍后,研治天文数学。有《裘萼公剩稿》。 惠山寺品第二泉(清·元璟) 山水洵有缘,兹行爱风便。 帆峭五两轻,百里如劈箭。 爰访惠山泉,先游惠山院。 惠山青崔嵬,泉声绕殿转。 华桷吐云霞,朱甍映藻茜。 古树发新绿,竟体里苍藓。 径造泉上亭,鉴斯癯仙面。 渟泓窦方满,小汲瘿瓢溅。 碧乳花尚浮,寒玉香不卷。 一酌已洒然,再漱泠然善。 平生淡泊肠,尽化为冰霰。 昨过扬子江,中泠浑莫辨。 僧寮曾瀹试,虚名怪独擅。 鸿渐昏老子,舌本何其谫。 错品落第二,千载徒扼腕。 况我枯槁人,回首重眷恋。 定携折脚铛,住老龙山涧。 竹炉煮松风,雪瓯点秋片。 月取三百斛,日与诗魔战。 [作者介绍]元璟,清僧。浙江平湖人,字借山,号晚香老人,初名通圆,字以中。早年出家。工诗,平生游历南北,居杭州时,曾结西溪吟社,与诸名流唱和。有《完玉堂诗集》。 第二泉(清·陶沅) 吾邑惠山泉,芳美故无匹。 列名为第二,实不让第一。 金山中泠泉,其味似苦涩。 不特在江中,求之不易得。 昔人言之详,文庄有特笔。 陆子妄置喙,千载被屈抑。 从来是舆非,品评每失实。 岂徒一勺泉,位置任胸臆。 [作者介绍]清·陶沅,字佩芬号兰皋,无锡人。道光壬午恩科进士,贵州余庆安化等县知县,有惠政,著有《五柳堂诗文集》。 春申涧观泉歌(清·唐德亮) 九峰驱云峰欲低,寺小烟封鸟不啼。 一夜山中长新水,岩前飞瀑骄雌霓。 声如雷轰色如雪,随凤散珠碎玉屑。 高低乘山山势平,石排牙齿水为啮。 褰裳绕足生波澜,登高复作临深看。 长啸激越斗奇绝,惊湍怒卷天风寒。 匡庐石梁在何处,我欲乘风不能去。 黄公涧水今如兹,漫说巴江争滟滪。 忽然迥首西冷西,岭是风篁亭过溪。 蜿蜒其间十八涧,理安桥下涛声齐。 逝者如斯应识此,江山今昔烟霜里。 一为俯仰一惘然,惟有潺潺犹在耳。 不知黄歇来何年,九龙宛颈喷珠泉。 [作者介绍]清·唐德亮,字采臣,无锡人。壬辰进士,官户部员外郎。 惠山第二泉试武彝茶歌用商丘先生韵(清·缪沅) 寒泉九曲梦未到,瑞草一束丛生岩。 气苍味厚色转朴,雪烦驱滞心为忺。 庙山萝芥苦柔媚,配此风格方相兼。 闽僧前时裹寄我,日夕蒸焙夸茅檐。 行缠南溯不忍弃,驱屐白硾标红签。 朅来试茶山水窟,獠奴蒻叶劳包缄。 松响飕飗风鼓浪,泉音琤琮水拂帘。 云垂绿脚渗遥碧,香浮翠乳凝空岚。 泉清石白正映发,夫岂尤物横碱砭。 从来万事尚标格,咀啜至味无人探。 斯水煮茶合第一,虚评浪语空议谗。 是时山空岩骨露,一尘不动含晶盐。 余甘漱齿喉吻润,恍在武曲搊吟髯。 胸中腥腐涤欲尽,茗柯妙理搜丛谈。 [作者介绍]缪沅(1672—1730),清江苏泰州人,字湘芷,一作湘沚,又字澧南。康熙四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官至刑部左侍郎。有《馀园诗钞》。 望江南 其五 杂咏(清·刘琬怀) 江南好,最忆二泉亭。远树倪迂新色画,清茶陆羽旧时经。塔影锡山青。 [作者介绍]刘琬怀,字韫如,一字撰芳,阳湖人,刘汝器女,嗣绾妹,金坛虞朗峰室,有《问月楼集》。 忆王孙 其二 小鬟捧茶(清·董元恺) 二泉初汲碾旗枪。火沸松声路沁香。郑重双鬟手自将。敢先尝。春风滋味怯萧郎。 [作者介绍]董元恺,字舜民,号子康,清初江苏武进人。顺治十七年中举,第二年即因“奏销案”被黜,故千端心曲,悉寓于词,结成《苍梧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