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菏泽赋2

 杏坛归客 2016-04-14

    题记:见各地兴起写赋之风,于是想到故乡菏泽,但搜遍网络,只见网名为汖汖的《菏泽赋》一篇,聊聊300字,怎能尽意。遂不揣鄙陋,再作一篇,以慰乡思。其间借用个别词句,在此致谢。

    三皇辟鸿蒙,五帝传道德。齐鲁西南三省接,一大都会倚黄河。菏泽又名曹州府,南有菏山北雷泽。中华民族一摇篮,孕育之功重五岳。董父训鳄为舜帝,雷泽最早为龙穴[①]。伟乎哉,悠悠数千年文明之盛;大者也,历历几百载史书不绝。雄峙列郡兮素昔有名,天下之中兮非此而何?

    六千年岁月埋沧桑,四百里山河孕辉煌。上古之世,四野洪荒,有母华胥[②],率民生养;雷泽岸边,夏猎冬藏。偶履神迹,伏羲以降;结网捕鱼,解民饥荒。后有尧舜,以此为乡;繁衍生息,德泽流长。禅让大禹,都在平阳;治水于斯,万世称强。夏后成汤,立国为商;莘黎两国[③],史载甚详。是故伏羲桑梓在此处,尧舜故里无他方。夏商圣地留简牍,“天下之中”美名扬。

    皇天后土英贤育,灵山秀水龙虎藏。帝王之师,商代贤相,伊尹耕于有莘之野;孔门十哲,一门三贤,冉雍世居菏泽之阳。辅越灭吴,弃官经商,范蠡定居陶县境内;变法强兵,屡建奇功,吴起诞于曹州之壤。道家庄周,隐居南华乐逍遥;兵门孙膑,生于阿鄄威名扬。巨野彭越,辅刘灭项封王梁地;单父吕后,弄权临朝女中豪强。农学家汜胜之,躬耕三辅,汉成帝谷麦实仓[④];理财家刘士安,指挥调度,唐王朝财政无恙[⑤]。三千里河山,义军领袖黄巢,曾取李氏天下;八百里水泊,梁山好汉宋江,据此扶弱抑强。巨野人王禹偁,诗文素雅,首倡北宋诗文革新;大义镇晁补之,文画俱佳,学归苏门声名远扬。至于元末义军领袖郭子兴,明代抗清名将史可法,堪称人杰;抗战革命烈士赵登禹,爱国民主人士何思源,人民难忘。而今科教文体,百业千行,菏泽之地灵人杰,英才济济,何可胜道也哉!

    有好事者问:“古代历史文明,中原腹地优势,悠悠几千年,日趋式微,而今安在哉?古之灿烂文明,有谁知之,菏泽徒有落后之名耳。”此一语道破心伤,予不禁怆然涕下。盖世代战乱摧风流,黄河泥沙掩辉煌。菏泽地处中原腹,自古兵家争战忙;东汉末年天下乱,官兵黄巾作战场;三国混战兵未销,八王之乱新创伤;隋末唐初十年战,赤地千里又遭殃;安史之乱大浩劫,黄巢起义主战场;金兵南下兵燹重,里邑荒废为榛莽;元明更迭户口减,清军入关满目疮;忍看民国军阀争,生灵涂炭人尽亡。兵火不熄人祸重,天地不仁河泛黄;东汉黄泛一甲子,人民流离土地荒;元明洪水二百年,文明遗迹尽埋藏;四泽八水皆被淤,黄河改道屡遭殃。菏泽啊,吾家吾乡;曹州啊,历尽沧桑。悲夫,万代风流兵火毁;痛哉,千载文明泥涂丧!
     
    所幸天翻地覆人间换,旧去新来气象新。菏泽人民浴血战,推翻压迫建设勤。更喜改革开放东风吹,欣迎国泰民安幸福临。省委手握乾坤含日月,突破菏泽百姓信;政府心怀民生有志气,抓住机遇多创新。科学发展进步快,环境保护抓得紧。丰富矿藏,油、煤、气、水尽山川之精华;千里沃野,麦、棉、蔬、果织时代之彩锦。林木基地,数百里苍翠遮云蔽日;畜牧优势,三国宝牛羊科技精品[⑥]。牡丹发华姿,幽香溢满天下;木瓜沁肺腑,风味驰名远近。单县羊肉汤,五湖四海啧啧回味;曹县烧牛肉,举国上下人人称心。武术健身,尽显菏泽儿女豪强尚勇;书画戏曲,不缺曹州人民墨香诗韵。君不见城区旧貌换新颜,高楼便道迎来宾;冬夏常青之树葱葱,四时不谢之花馨馨。君不见长龙卧波,京九铁路天涯接;飞虹横空,日东高速四海近。君不见国色牡丹,谷雨前后开盛世;科技催花,四季芬芳随人心。君不见出城而东,千里赤英霞灿灿;逶迤连绵,万朵冰壶玉粼粼。美哉菏泽,水净天蓝,世风淳朴,投资乐园兴百业;壮哉菏泽,衢通九州,物阜民丰,经济腾飞惠万民。
     
    呜呼!天行无常,盈亏之数难测;人强不息,盛衰之事可为。煌兮哀兮,往者已不可谏;瞻也望也,来者尚且可追。薪火相传,先贤之灵慧有继;弦歌不绝,我辈之壮心无畏。春来时雨,润泽宇内芸芸生灵;岁逢盛世,闪耀碧落熠熠星辉。吾乡吾民,已驾和谐之风,奋贤达之智,集万民之力,为建好家园,而鞠躬尽瘁。如我者,一介书生,才寡力微;惟不揣鄙陋,歌赋助威云尔。

    诗曰:

    华夏文明摇篮地,人杰贤士出此间。百年战火基业毁,千里黄泛风流掩。

    翻天覆地一甲子,改革开放三十年。菏泽儿女多奇志,再创辉煌谱新篇。

注释:

[①]在史籍记载中,最早见到关于龙的文字记录是在山东菏泽市所辖的古雷泽,古菏泽。《左传》就记载尧舜时董父在菏泽定陶为帝舜养龙的事。(今人祁庆富先生考证,豢龙即养鳄。)因此,菏泽是龙的故乡,是中华龙文化的发祥地。
[②] 华胥是中华先民见诸史籍的第一位有姓名的始祖母,是距今6400年前后,母系风姓氏族的领袖,带领先民在雷泽周围渔猎、采集、生息。
[③] 商代境内莘国在今菏泽定陶与曹县之间,黎国在今境菏泽鄄城与郓城之间。
[④] 汜胜之,我国古代农学家。又名汜胜,西汉汜水(今山东曹县北部)人。汉成帝(前32-前7年)时为议郎。曾以轻车使者的名义在三辅(关中平原)提倡种麦,获得丰收。由于所传农学名著《汜胜之书》而闻名于后世。
[⑤] 刘晏(716-780年)唐理财家。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人。广德元年(763年)任吏部尚书、同平章事。他选用人才,制定法令,理财达二十年,改善了安史之乱后财政紊乱的状况。
[⑥] 鲁西黄牛、小尾寒羊、青山羊是驰名中外的地方畜禽良种。通过中科院技术鉴定,被专家称为“国宝”。

◆辞赋编辑家·千城赋总设计师·潘承祥统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