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李鱓《天中小景图》(秋园双禽)

 雪小石 2016-04-14



清 <wbr>李鱓《天中小景图》(秋园双禽)

清 李鱓 天中小景图 上海嘉禾2005秋拍 估价2200万元



作品鉴赏

笔底纵横抒己臆
—由《天中小景图》看李晚年的绘画风格

刚刚罢官的时候,许多人非议李的画,李说:“薄宦归来白緑新,人言作画少精神。岂知笔底纵横甚,一片秋光万古春。”所谓“笔底纵横”,而且要“甚”者,即突破成规、另辟蹊径,以自己的个性色彩充斥于丹青水墨之间,而且达于极致之谓。这是写给正统派画家及朝堂诸公看的,“卖画不为官”,饱受排挤的懊道人正是要反其道而行之,不拘绳墨,放浪随意,无复拘拟。
这样的境遇和心情,在《天中小景图》里可以找到影子。
是图作于“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即公元1756年。对于李复堂来说,这是途穷卖画的晚年。这一年,他定居扬州竹西僧舍。后来,他在家乡筑了升仙浮沤馆,作终老之所。
画面很丰富,有石榴、蜀葵、萱花数株,穿插生于石隙间。石榴树俯仰生姿,枝头娇蕊吐艳,石榴裂籽;二白头翁聪于疏枝,似窃窃私语,沐露迎风,巧得生机;树下怪石方硬,以阔笔侧锋横扫为皴,墨色浓郁;兰草舒叶生花,争奇斗艳,清风徐来,暗香四溢。全图丰富而不凌乱,浓丽中透出淡雅,令人怡然。
“笔底纵横”的个性,首先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他的用笔上。《天中小景图》中,李把阔笔放纵与细笔勾勒结合起来,画面显得淋漓酣畅,清新动人,体现了强调个性抒发为显着特色的画风。他特别善于用水,此图中石榴、萱草、蜀葵在两百多年后的今天展现,依然显得花叶滋润,墨彩欲滴,这充分显示了他的用水功夫。
李鱓的笔底纵横,最鲜明的莫过于他的题画。他晚年的题句大有由绚烂归于平淡之势。如本幅题文:“一拶生红照乘珠,双禽如向老天呼。事关小草论忠,此是人间好画图”,文如行云流水,又明白如话,韵味深长。他的题款位置亦不拘一格,或于青云之上,或于兰草之间。这张图,他的题文在左上角,凌驾花鸟之上,又似与花鸟相接,亲密无间。书也是画,画也是书,浑然一体,显示出中国画特有的风神和面貌。
看得出,他很清高,这甚至在扬州八怪里也是首屈一指的。他不能象郑板桥那样承认“吃亏是福”,也不能做到“难得糊涂”。他把在宫廷、在官场所不能充分表达的个性色彩充分表现在他的画页上。李曾是赫赫的宫廷画师,可是晚年的画风却令人如此不可思议,与传统宫廷及世俗富贵一派大相径庭,格格不入。宫廷里越是需要规矩、刻板、拟古、华丽的东西,他越是在他的画页上表现笔墨的放纵;世俗越是崇尚贵族化,他则越是要生活化、平民化、通俗化,他在他画页的自由天地里,用不拘形式的笔墨表现他内心的寂寞与痛苦。领略笔底纵横的美,看了此幅《天中小景图》,当叹为观止了吧!

在中国绘画中,色彩美是早期花鸟画的重要特征。就如童书业所说:“人物画代表线条美,山水画代表水墨美,花鸟画代表色彩美。”尤其花卉翎毛所表现出来的丰富色彩变化,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十分适合装点宫室,并与雕梁画栋的宫殿建筑相协调,非常符合皇家的审美情趣。因此,工致精妍的花鸟画一直在宫廷中占据主导地位。清代宫廷也不例外,十分注重具“庙堂”富贵气的花鸟画创作。如李鳝的老师,清代中期重要的宫廷画家之一的蒋廷锡,擅长花鸟,以逸笔写生,奇正率工,敷色晕墨。点缀坡石,偶作兰竹,亦具雅致。但同样曾身为宫廷画家并受教于蒋廷锡的李鳝,却不拘于长久以来形成的创作规范和审美习惯,而是顺应时代潮流,广采博收,注重花鸟画中的水墨表现。
画面中,树石形象粗拙,皴擦老辣,绕石而生的植物和兰花,生动娇艳,不仅反衬出石头的古拙朴素,更丰富了画面。树上栖息的鸟儿顾盼生态,盘绕垂挂枝头的花朵国色天姿,明艳动人,粉态含露,娇姿解语。岩石背阴处有兰草几丛,幽贞王种,翠佩送香,呈现出意趣横生的和谐景象。此画工整细致,设色雅致,既有他后期豪放宕逸的风格,但自有清雅秀润的韵味。众多物象的有机结合,构成了统一的整体。整幅画以色彩为主,又有墨色的必要点缀。实际上他是结合了元人的双钩白描,徐渭、石涛、高其佩的水墨大写意和清初兴起的没骨小写意。这正表现出了李鳝技法丰富,大小写意结合,写而兼工、放而能敛、雄中带秀的个人风格。
李鳝的绘画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首先,他大大拓展了写意花鸟画的表现领域,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也一一摄入画中,其题材之广泛多样远远超过了前人。第二,在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技巧上,他亦有新的突破,努力学习石涛破笔泼墨的画法,酣畅淋漓,笔墨奔放,富有动感,充分表达了作者的创作激情。同时,他又吸取了没骨花卉的表现方法,工细严谨,色墨淡雅,变化丰富,形体富于立体感,在作画时,他经常能做到二者并用,自然浑融,灵活多变,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纵观李鳝一生创作,他是一位富有独创才能的画家。李鳝诗才书法成就也堪称卓然。李鳝书法古朴,具颜。作画时喜欢在画幅上长题满跋,于质实中见空灵,使整幅画面气韵更加淋漓酣畅。在题画上,由绚烂归于平淡,明白如话,书画浑然一体。反映了文人贴近现实生活而又风雅脱俗的独特精神世界。
说明:
1.李(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又有懊道人、木头老子、里善、中洋、苦李、滕薛大夫诸别号,江苏兴化人。康熙五十年举人,官山东滕县知县,忤大吏罢归。花鸟为蒋廷锡弟子,又得高其佩传。供奉内廷数载,以不容于画院,乃卖画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画笔纵横弛骋,不拘绳墨,多得天趣,书法古朴,具颜筋柳骨,作画题款随意布置,另有别趣。
2.“中洋父”一印,参见《中国书画家印鉴款识》391页,第64号印。
3.题文“一拶生红照乘珠”中“拶”字,查康熙字典,“子末切,逼也,相排迫也。(韩愈雪诗)漰滕相排拶,龙凤交横飞。”此处当作“紧凑”解。
4.此轴曾经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旧藏。
题识:一拶生红照乘珠,双禽如向老天呼。事关小草论忠,此是人间好画图。乾隆二十一年岁在丙子夏五写,复堂懊道人李。


作品资料

作者  李鱓  
尺寸 171.5×93cm
作品分类 中国书画>绘画
创作年代  1756年作
估价  RMB  18,000,000-22,000,000
成交价 流拍
专场 中国近现代书画(三)暨中国古代书画
拍卖时间 2005-12-02
拍卖公司 上海嘉泰拍卖有限公司
拍卖会 2005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出版:
1.《中国美术全集》绘画编第11册作品第53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年
2.《中国古代书画图目》第12册第27页,沪5-12,文物出版社,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一致认定为真格),1993年。
3.《中国绘画全集》清11册63页,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年。
4.《中国名画全集》第四卷93页,光明日报社,2002年。
5.《中国古代画家辞典》第491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6.《艺苑掇英》第六十一期,图版19,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年。
7.《中国古代绘画价值汇考·下卷》第294页,辽海出版社,2002年。
钤印:李生、中洋父、吾老矣、难再得




清 <wbr>李鱓《天中小景图》(秋园双禽)

阴山箴言 阅画千卷,不如读透一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