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车为何能风靡非洲市场

 老沈阅览 2016-04-14
走进非洲之一:日本车为何能风靡非洲市场  

             徐静波      2016-04-14

  对于我们亚洲人来说,非洲是一个十分遥远的地方,我从东京羽田机场起飞到肯尼亚,中途在迪拜转机,前前后后总共花了20个小时。来一趟非洲真的不容易。



  这一次的非洲之行,我和深圳卫视摄制组一起将走访肯尼亚和埃塞俄比亚这两个东非国家。我和我的伙伴们为什么要去这两个国家,是因为东非目前已经成为整个非洲市场中,日本企业和中国企业竞争最为激烈的市场。而在这几天的采访中,我深深地感觉到,中国企业如果想在非洲长期发展的话,就必须向日本企业学习他们在非洲几十年的发展经验,因为在肯尼亚,日本企业的信誉远远高于中国企业。

  我到达的第一个城市,是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内罗毕被称为是非洲最富裕的城市,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就在这里。内罗毕以前是英国人的殖民地,因此在内罗毕的街头,我们到处可以看到穿西服的白领。


  内罗毕的气候跟中国的云南十分相近,海拔有2000多米高,一年是四季如春。内罗毕最有名的特产是玫瑰花,不仅颜色鲜艳,而且花朵也很大,十朵玫瑰只需要10元人民币。鲜花是肯尼亚出口世界各国的最大宗商品。其次是旅游业,几处国家森林公园,野生的狮子、斑马、长颈鹿等动物游荡于森林和草原之间,是人们猎奇的一个好地方。但是肯尼亚还是一个农业国,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甚至一些小家电都需要从海外进口。

  抵达内罗毕的第二天,我去采访了肯尼亚国家总商会会长拉奥先生。他告诉我,在肯尼亚,韩国企业的投资最大,不仅有三星,还有LG,都已经在肯尼亚建厂。日本企业当中,像本田在肯尼亚建有摩托车工厂,丰田汽车公司建有委托生产的合资企业。而中国企业中,最响亮的是华为,不仅在内罗毕的许多街头都能看到华为的广告,而且华为的口碑在肯尼亚,乃至整个非洲,都十分良好,是中国企业的一个形象代表。







  拉奥会长告诉我,许多人都把肯尼亚市场和非洲市场,说成是中日韩三国的一个竞争市场,其实对于非洲来说,都是一种商业机会。肯尼亚欢迎各国前来投资,也恳切希望各国对肯尼亚提供特别的援助。

  在肯尼亚采访中,印象最深的是,满街都是日本车。在80年代的时候,中国曾经流行过一句广告语,叫“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但是在2015年度,丰田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只有10%左右。但是在如今的肯尼亚,无论是在马路上,还是在停车场,我们看到的丰田汽车的占有率,至少在80%以上,可以说在肯尼亚,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都是丰田车”。我感到很奇怪。像内罗毕的一般白领和公务员,每月的工资大概在1500元人民币左右,他们怎么买得起这么高级的丰田车呢?带着这个问题,我又去拜访了日本丰田通商集团肯尼亚公司的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告诉我,丰田汽车去年在肯尼亚的销售量为11万两。其中,新车的销售量只有1万5000,其他的都是二手车。由于肯尼亚政府允许车龄在7年以内的日本二手车的进口,因此,品质良好,使用长久的丰田车,成了肯尼亚人最受欢迎的汽车。肯尼亚政府对于二手车的进口关税实行了优惠,因此,一些车龄超过在5年左右的丰田二手车,最便宜的价格只有2000美元不到,也就是1万元人民币左右,对于肯尼亚的白领来说,用半年多的工资去买一辆小汽车,还是买得起的。



!!
  我不相信中国汽车在肯尼亚会没有市场,这几天一直在街头搜寻中国品牌的汽车,始终未能找到。

  丰田车在肯尼亚之所以可以一统天下,除了其优异的性能和耐用之外,还有丰田公司在肯尼亚所作的社会贡献。丰田通商公司在内罗毕开设的技术培训学校,原来只是为了免费培养一些汽车修理工,但是因为社会需求很大,这一所培训学校还开始其他技术的培训,并出资帮助贫困的农村开展义务教育,捐助医院等,在肯尼亚形成了很好的口碑。

  给我们开车的肯尼亚司机汉森也说了一个丰田车在肯尼亚风行的理由:因为有很好的维修保障系统,其他品牌的车,维修保养很困难。

  在肯尼亚人如此喜爱日本车的背景下,中国的奇瑞、吉利等品牌的汽车,要在非洲,尤其是在东非这样一些比较富裕的地区,要击败丰田,并从丰田占据的市场中获取一部分的份额,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存在着很大的挑战。

  那么,中国制造的汽车有没有希望在非洲挑战日本汽车?我跟三井物产驻肯尼亚首席代表高濑智规先生进行了交谈,他说到一个问题:对于发展中的非洲市场来讲,是不是一定需要高品质、高价耐用的产品?或者这种高品质高价产品的市场需求到底有多大?是值得研究的。许多时候,反而是价格适中,质量保证的产品,在收入不高的非洲能够打开局面。所以,从这一个意义上来说,日本车会有它在非洲的高端市场,但是,中国的汽车也一定会获取中端市场。当非洲人用了二十年的日本车后,在那时再来选择购买自己新车的时候,中国车的质量和性能也一定会追赶上日本汽车,所以,中国汽车目前以性价比的优势进军非洲市场,虽然会对日本车构成一定的威胁,但是,也有利于中日两国企业互相优化销售和服务的功能,更好地为非洲市场服务。


  在肯尼亚,日本企业大概有370家,其中像丰田通商公司早在1922年,就已经开始在非洲收购棉花开始做生意。日本人在肯尼亚的总人数,只有700多人。而中国在肯尼亚的人口,已经达到了4万多人。总体来说,日本企业在肯尼亚做的是长线的生意,因此善于和政府沟通,积极为当地社会和底层的民众提供帮助和服务。同时,日本进入肯尼亚的企业,大多数是大中型企业,而且世界500强企业居多,因此很重视企业信誉的培养和对所在国家的社会贡献。而中国企业,做短线生意的居多,尤其是一些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国企业,做完工程就离开,很少会考虑去为肯尼亚民众多一点什么事情。所以,今后中国企业要在非洲扎根,日本企业几十年来在非洲市场积累的一些做法和经验,确实很值得中国企业学习。

  中日两国企业在非洲市场的竞争是必然,但是,我们期待这一种竞争,是良性的,合作的,更期望两国企业能够在非洲市场开展合作,用日本的技术和中国人开拓市场的能力,来为非洲的发展做出努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