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话 | 许行:从素材到写成作品是一个审美过程

 不能割舍的爱 2016-04-14

  许行(1923-2006),辽宁义县人,满族。曾任《长春》文学月刊第一任主编、吉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著有短篇小说集《第四片枫叶》《春天,没有老去》,小小说集《野玫瑰》《许行小小说》《许行小小说自选集》等,曾获小小说金麻雀奖和小小说创作终身成就奖等。


  任晓燕(以下简称任):许行先生,在庆祝《小小说选刊》创刊20周年的首届“金麻雀小小说节”上,您被授予“小小说创作终身成就奖”,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您的小小说名篇《立正》、《天职》、《小白鞋》等,在当代小小说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感受到,您的作品中透出很强的人道主义精神,您注重对人性、人格的审视,在这方面,请您谈谈体会,或者说经验。

  许行(以下简称许):感谢对我的祝贺和鼓励。

  人道主义,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命题。《立正》、《天职》、《小白鞋》,都是在强烈的心灵震撼下来抒写的,绝非什么“玩文学”的游戏笔墨。它是血泪的控诉,灵魂的呼唤。由于过去苦难的经历和磨炼,我的许多作品里都充满对人性、人格、人生向往的追求与渴望,这也是我一贯的艺术思想。人道主义的力量以及它深层次的意蕴,往往在这时得到释放。

  也有些表现人道主义的生动素材,由于匆忙成篇,没有写好,这是我的一个遗憾。有好素材不等于就能写出好作品,从素材到作品要经过一个复杂、甚至艰苦的审美过程。越是要表现重大内涵的题材就越需要含而不露,要含蓄,曲折甚至折射或影射出来才好。这就要求作者有很高的艺术概括能力,甚至攫取读者灵魂的功力。那年我写了篇小说《画像》,寄给了《新观察》,很快被发了出来。后来我同老友从维熙一说,他说这个材料叫你给糟蹋了,本来还可以写得更好一些。这件事至今还刻在我的记忆中,没有泯灭。

  任:您丰富的人生阅历,在当代作家中较为少见,您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建国以后的风风雨雨。您认为生活与创作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哪一段人生经历给了您最多的创作动力?

  许:小说是作家编的,不然就不叫创作了。绝没有一盘现成的蛋糕,可以直接摆到读者的餐桌上。作家生活经历再丰富,人生的阅历再广泛,真正创作起来,也要对吃进去的生活,一再反刍,咀嚼出它的精华和深意来。作家咀嚼生活的过程,也就是作家对作品提炼和升华的过程。生活中绝没有不经大脑,不费一点神思的现成作品。即使是原生态的作品,也得写出点儿生活滋味来,让读者多少有点嚼头。

  在我的人生的风雨旅程中,我最珍爱的、感奋的,还是青少年时那一段生生死死的流亡生活,它太惊险,太刺激,也太艰苦卓绝了。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去闯关,提着脚镣子在囚室里锻炼,这既是对人生意志的一种检验,也是对做人品格的一种铸造。

  我太珍视这段生活了,它给我的东西太多,也太深刻了。

  任:小小说能否像中长篇小说一样,以“以文载道”的文学精神去反映重大历史事件、揭示社会问题?如何达到“以小见大”、“以一目尽传精神”的境界?

  许:“文以载道”。“道”是什么?就是作品的思想内涵,换句话说就是作品的灵魂。旅美时得到一个生活素材,是一个亚裔的打工仔,辛苦地挣了一个月的工钱,在回寓所的路上,被人抢走了,他很懊丧,也很窘迫……这如实写了,也只是以同情或怜悯的角度,写了一件社会见闻,没有多大意义。后来我遇到另一个打工仔,他也有近似遭遇,于是把二者糅合在一起,在他们之间引发矛盾冲突,这就使作品有了戏,有了更复杂、更深刻的内涵。自然地赋予了它积极的意义,作品也就这样在读者中站立了起来。

  要充分理解,有“道”才有灵魂,不管是善良的还是丑恶的,都是无可避免的,要有一种思想观念注入作品。有人硬要把《沙家浜》中那个受人喜爱的光彩人物阿庆嫂改写成为荡妇,这多令人作呕,这是由他的思想观念所决定的,他认为只有这样写才符合生活实际,这也就是他的文中之“道”。

  任:既然生活素材很多,还用得着去挖空心思编故事吗?对创作而言,是生活积累和体验重要,还是想像力或虚构能力重要?这个问题理论界有不同认识,您的看法如何?

  许:近年由于年老精力不济,读书少了。我不知文学理论界关于生活积累、生活体验和想像力或虚构能力孰重孰轻的争论。在我看来生活是基础,没有生活想像何来?只有在生活的基础上才能展开想像的翅膀。《西游记》是一部神话小说,但它并未脱离人间烟火,它是在许多故事传说的基础上编织的,那个亦猴亦人,广受人们喜爱的孙悟空,是充满人性地走向人间的。

  当然现在也有人主张抛开生活,去写思想中狭隘的意念,并自认为前卫或新潮,其实这是本末倒置的。最近看《老年文摘》上有一篇介绍罗中立的文章。罗中立说他的代表作《父亲》是他几十年与农民打交道的积淀。不与农民打交道哪来《父亲》?现在我们小小说中就缺少这样的作品。以小小说这种艺术形式,不是没有可能出个《父亲》来的,问题是作家肯走进“父亲”才行。但这一步很难的。

  现在,话说回来,只有生活而没有想像的翅膀也不行,生活和想像是交相为用的,想像的翅膀尽情翱翔,作品的高度才会提升。在创作上,生活与想像缺一不可,只抓住一只吊环是荡悠不起来的。


选自海燕出版社《对话小小说》(2012年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