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谱释义 “ “ “ “ “ “ “ “ 题解 世有逸客、高卧青山,优游林下、枕石听泉,心无凡尘俗事相扰,长与白云、松鹤为伴。闲来弹琴吟啸,高歌入云。本曲正是这样一首表达山居隐逸情怀的精致小品,又名《双鹤听泉》。这首小曲与其说是描写听泉,不如说是在抒发枕石听泉时的一种自在心境、一种超脱红尘万千羁绊的洒脱。常抚此曲,能让人一洗俗耳、心脱尘累。 技术难点 本曲在技术上有几处稍有点难度,在演奏中需要大家多加留意与练习:一是第一段第6小节,从名指十徽勾二过渡到十徽八分注勾三时,无名指要同时按住二弦与三弦,中间不能的断裂感。二是第10小节,名指需要同时于十徽按住七、六、五三根弦,这时要将名指伸直以左侧面压弦(见下图)。第17小节,大指需同时按住六、七两根弦。第二段第13小节,左手需同时按住三、四两根弦,这样才能保证音乐能充分衔接。还有在演奏时要注意节奏的舒缓,注意多种吟猱的不同。 音乐提示 1-2小节乐曲以散挑七、大九勾四的打圆开始,这两小节,要弹的舒缓、放松。接下来的3-6小节应弹的幽深一点,仿佛一人在山中寻幽觅胜,7-9小节,有高吟入云之致。10-13小节,曲境峰回路转,有跌宕之趣。14-17小节,音乐随之如向远高歌,天籁般的吟唱随风致远、无拘无束,抒发了山居的愉悦、自由。19-22小节,歌声在山间水滨回荡、缭绕。 第二段开始,音乐由高歌转入了慢吟,音乐委婉动听。1-8小节,这几句应弹的细腻一点,注意吟猱的运用,至第8小节,情绪缓缓收住。第9小节,曲境又一转;10-17小节,同样的旋律稍作变化后,在中低声部进行,音乐变的更加幽深,歌声在沉静、浑厚中慢慢消失在山间。 18-22小节,音乐逐步放缓,这三句犹如山居者的内心独白,意犹未尽。最后音乐在泛音中结束,山水苍茫、意象渺远。 古谱评价 《醒心琴谱》:明曲,作者不详。其曲宽转平和,音节大雅,有置身空山,涧流清韵之妙。以此曲洗涤尘嚣,安心空灵,大为妙哉。 《指法汇参确解》:听泉短曲耳。宽转平和,音节大雅,静夜以中音奏之,何异置身澄间,听山溜清韵,洗涤尘襟?大愚识。 《琴学初津》:是操有分二段,未给命名之义,然其气韵是三非二,採自远堂与大还阁合参,以符其气韵也。盖小曲之传,必有妙义,勿嫌其小而轻弃之。千里志。 作者简介 |
|